分享

这篇文章2000字,为你概括中国最重要易学文化事件和举措,请收藏

 渐华 2020-06-27

上古时期

包牺之世,龙马负图,始作八卦,重之为六十四卦。按《易》:系辞,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 神农演六十四卦,为《连山易》之始。

· 夏

· 夏后氏作《连山易》。

· 殷

· 殷王之世,作《归藏易》。

· 周

· 文王周公作《周易》

· 敬王之世,孔子始作十翼。

这篇文章2000字,为你概括中国最重要易学文化事件和举措,请收藏

圣贤雕塑

· 始皇帝焚书,《易》以卜筮之书不废,唯失《说卦》三篇。

· 汉

· 武帝元光元年,杨何以《易》徵为博士。

· 宣帝甘露 年,以梁丘贺,待诏黄门入说《易》。

· 甘露三年春三月己丑,诏立梁丘易、博士。

· 黄龙元年,立京氏博士。

· 宣帝   年,韩生以易徵。

· 宣帝   年,河内女子得说卦。

· 元帝   年,令五鹿充宗与诸儒论易,以朱云为博士。

· 元帝   年,复立京氏易、博士。

· 成帝河平三年,刘向校书,考易说。

· 平帝   年,苏竟以明易为博士。

· 后汉

· 光武帝建武元年,立易经四家博士。

· 建武二年,范升迁易经博士。

· 建武四年正月,朝公卿、大夫、博士,见于云台,议立费氏易、博士。

· 建武 年,戴凭以习京氏易,徵试博士。

· 灵帝熹平四年,刻石经周易立于太学门外。

· 三国魏少帝(曹芳)正始六年,诏以王朗《易传》,令学者课试。

· 少帝甘露元年夏四月,帝(曹髦)幸太学,与诸儒讲《易》。

· 晋

· 武帝咸宁五年,得汲冢竹书、易经二篇。

· 元帝太兴四年三月,置郑易博士。

· 宋

· 文帝元嘉三年,赐沮渠蒙逊《周易》。

· 明帝泰豫元年,命侍臣于华林园含芳堂讲《周易》。

· 南齐

· 武帝永明元年,以陆澄领国子博士,国学置郑王《易》。按《南齐书·武帝本纪》不载。

· 梁

· 武帝年,上于文德殿释《乾》、《坤》文言。

· 北魏

· 太宗永兴元年,敕崔浩解《周易》。

· 献文帝皇兴 年,与程骏讲《易》义。

· 隋

· 炀帝大业元年,以陆德明为《易》博士。

· 唐

· 太宗贞观十二年,孔颖达等奉诏撰《周易正义》十六卷。

· 高宗永徽四年,颁孔颖达《易经正义》于天下,明经依此考试。

· 元宗开元元年,诏中书令张说举能治《易》者。

· 天宝十二载,诏令选举加《周易》。

· 代宗永泰二年,国子学成,释奠,使鱼朝恩说《易》。

· 大历八年,归崇敬请以《周易》为小经,置博士一员。

· 文宗太和八年九月甲午,以李仲言为《周易》博士。

· 太和九年秋七月甲子,以《周易》博士李训为兵部侍郎。

这篇文章2000字,为你概括中国最重要易学文化事件和举措,请收藏

五代时期生活画卷

· 宋

· 太祖开宝三年,召见王昭素,令讲《乾卦》。

· 太宗端拱元年八月,幸太学,命博士李觉讲《易经》。十月,孔维等所校勘《易经》,板成以献。

· 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六月,上作《周易诗》三章,赐群臣和。九月,《易经》重刻板本。

· 天禧元年,以冯元、查道等讲《易》于宣和门北阁。

· 仁宗宝元二年,陆秉奏《周易意学》十卷。

· 庆历元年,吴秘献刘牧《易》十卷。

· 皇祐元年九月,所镌《周易石经》毕。

· 皇祐三年,评事孙坦上《易经析蕴》十卷。

· 皇祐四年五月,田况上代渊所著《周易旨要》二十卷。六月,上《周易节解》二十卷。

· 至和元年,宋咸上《注周易》十卷。

· 仁宗   年,御延和殿,诏讲官听卢士宗讲《易》。

· 英宗治平三年,皇甫佖上所著《周易精义》。

· 神宗熙宁九年,宗子克頠进《周易开奥图》。

· 高宗建炎二年,上亲书大有、大畜二卦于屏,出示宰执。

· 绍兴五年,上亲书《周易》否泰卦,赐张浚。

· 绍兴六年,林倏上所著《易说》。

· 绍兴八年,李授之上《易解》。

· 绍兴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内出御书《周易》,宣示馆职。

· 绍兴十五年,刘翔进《易解》。

· 绍兴十六年,吴沆进《易经璇玑》,郭伸上《易解》。

· 绍兴十七年,吴适进《大衍图》。

· 绍兴二十五年,书乾卦赐秦梓。张浚进所著否泰卦解义。

· 绍兴二十七年,彭与上《周易义解》。

· 绍兴三十年,宋大明上《周易解》。

· 绍兴年,都絜进《易变体》。

· 孝宗乾道二年,以张行成进易可采,除直徽猷阁。

· 乾道九年,诏胡铨进所解《周易》。

· 乾道年,晁昭德上《易故训传》十八卷。

· 淳熙八年,吕凝之上《易书》四十卷。

· 宁宗嘉定元年,御书易泰卦以赐辅臣。

· 理宗淳祐十一年八月辛亥,上览林光世《易范》,诏赴阙。是年,讲《易》终篇。

· 度宗咸淳六年六月,诏以《易传序》,天下士子宜肄其文。

· 金

· 废帝天德三年,置国子监,《易》用王弼、韩康伯注,其书自国子监印之,授诸学校。

· 世宗大定二十三年九月,译经所进所译《易经》。

· 元

· 世祖至元八年,取《易经》乾元之义,国号大元。

· 至元二十四年,定国子学制,以次读《易经》。

· 仁宗皇庆二年,诏经题易义以程、朱为主。

· 明

· 太祖洪武三年,诏乡会试易经,主程朱注古注疏。

· 洪武十七年,颁行科举程式,《易》专主程朱传义。

· 成祖永乐元年,杨士奇进讲《易经》。

· 永乐十二年十一月,诏纂修《易经大全》十四卷。

· 永乐十三年九月己酉,《易经大全》成,上御殿,受之,群臣表贺。

· 仁宗洪熙 年,敕修《周易直指》十卷。

这篇文章2000字,为你概括中国最重要易学文化事件和举措,请收藏

周易文化影响方方面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