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游故事】文字的力量:特洛伊之谜(叶平)

 叶老师YP 2020-06-27
【说明】故事取材于作者正在撰写的书稿《文字传奇史话》的一节,将原文图形化并改名为《文字的力量:特洛伊之谜》,并作为“旅游故事”系列文选之一,以飨《美篇》读者。
在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中,确认历史文献记载的古代发生的故事是否真实存在,主要的证据是考证出土文物。然而,如果缺乏同期出土的古文字记录,这一事件就很难被佐证。
在这一节里,我们把探究旅行的目的地转移到小亚细亚安纳托里亚高原,为各位讲讲在土耳其看见和听到的、既有传说又是真实的故事。一个用文字证实的考古研究,用来说明历史文献、文物和文字之间的微妙关系,体会文字在文明和文化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故事发生在特洛伊古城,人们耳熟能详的“木马计”,好莱坞大片《木马屠城》的原型地。
依照《国外旅游指南》提示的特洛伊位置,我们兴致勃勃地远赴地处小亚细亚的土耳其。特洛伊古城遗址在安纳托尼亚高原西北部的恰纳卡莱。山峦叠翠,流水潺潺,满山遍野植满橄榄树,红瓦白墙的农舍点缀其间,一派爱琴海地区典型的农村风光。
橄榄树或许是环地中海区域的一大特点,我们还将在后面章节关于两河流域的文字传奇里,用圣经记载的“诺亚方舟”来说明橄榄树的意义。
隔海相望,希腊伯罗奔尼萨半岛的迈锡尼应该就在海峡的对方。海天一色,欧亚大陆相距遥远,即使视力再好也不可能发现端倪。
面对爱琴海达达尼尔海峡,我们在特洛伊古城遗址,站在了由后人仿制的巨大木马前。
登上木马看古城
意大利画家提埃波罗《特洛伊木马的游行》
特洛伊木马计的故事,出自于古希腊文学作品《荷马史诗》,主要是史诗中的《伊利亚特》。特洛伊究竟是古代的神话传说,还是历史上真有其事?
法国画家勒卢瓦尔《行吟诗人荷马》
伟大的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边走边吟,创作了这部长篇史诗,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并且开创了一个史称“荷马时代”的历史阶段。历时十年的特洛伊之战就是史诗宏大叙事的核心部分。
德国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绘《帕里斯的裁决》
伟大的“众神之王”宙斯举办宴会,没有邀请“不和”女神埃里斯。埃里斯愤愤不平,想出一条诡计。她采来一只金苹果,写上“献给最美丽的女神”并扔在宴会餐桌上。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以及爱与美之女神维纳斯争相认为,只有自己才配得上这个称号。

希腊的神祗之间关系十分混乱,一边是女儿,一边是妻子,谁最美丽?宙斯拒绝裁判。三大女神于是带着金苹果来到伊达山,找特洛伊国王的英俊儿子帕里斯作裁决。
而后,传说中的古代王国各路英雄豪杰纷纷登台,被荷马记录在他的“历史文献”里面。
作者摄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帕里斯把最美女神的称号裁决给了维纳斯(就是那个站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成为“镇馆三宝”的断臂女神),因为她许诺让帕里斯得到人世间第一美女。
电影《特洛伊》 剧照
不久后,受维纳斯唆使,帕里斯趁着去完成国王交代的任务之机,到希腊城邦斯巴达访问。斯巴达王举行盛大的欢迎宴会,王后海伦,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也出席了宴会。帕里斯与海伦一见钟情,海伦为了爱情抛弃了一切,跟着帕里斯“私奔”,偷偷乘船回到了特洛伊。
电影《特洛伊》 剧照
斯巴达王闻讯大怒,急忙向他的哥哥、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求助。阿伽门农连夜召集当年起誓的希腊各城邦组成联军,由英雄阿喀琉斯担任联军统帅,浩浩荡荡地跨过狮子门,带领2000艘战舰横渡爱琴海,发兵征讨特洛伊。爱琴海成了名副其实的爱情海。
电影《特洛伊》 剧照
后半段“木马屠城”的故事,在好莱坞大片中已经被表演得淋漓尽致:希腊联军和特洛伊军队打得难解难分,战争持续了整整10年。最后,希腊人佯装失败,乘船退到海上,留下一个巨大的木马。特洛伊人欣喜若狂,将木马作为战利品运回城庆祝胜利,个个喝得烂醉如泥。深夜,藏在木马肚子里的希腊人纷纷跳出来,迅速打开城门,在城里到处点火。隐蔽在附近的希腊军队如同潮水般涌入特洛伊,古城顿时被烧成灰烬,夷为平地。希腊重新得到了海伦。
听荷马讲完故事,他留下的文学作品(或者说是“历史文献”),很有点像中国明代作家陆西星(另一说是许仲琳)撰写的《封神演义》。我们不能够分辨,姜子牙究竟是历史典籍中的西周太师,还是封神榜中神通广大的老神仙。就像我们不知道特洛伊之战究竟是神仙打架,还是传说中的亚欧国家之间的十年战争。
然而,德国人海因里希.谢里曼对荷马所说一切都坚信不疑,他认定《荷马史诗》就是历史文献。
谢里曼是位有争议的人物。有历史学家说他开创了现代考古学的先河,而有考古学家则认为他是个探险寻宝的文物贩子。无论怎么说,1822年出生于贫寒牧师家庭的谢里曼,从小就痴迷《荷马史诗》,被传奇故事吸引的他认定特洛伊就是真的,并发誓长大后一定要找到它。为此,他居然自学掌握了德语、英语、法语、荷兰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18种语言。
到了四五十岁,谢里曼靠贩卖军火起家成了百万富翁,却始终念念不忘他的童年梦。据说,他手握《荷马史诗》走遍了土耳其西北,寻找符合书中描写特洛伊的地点。1871年,终于在希萨利克(意即碉堡之地)的古老山丘开始了发掘。
谢里曼的挖掘当属“野蛮施工”(以现代考古学家的观点),他让工人挖了一条深约14米的巨大壕沟(至今仍被叫做“谢里曼大沟” ),在遗址中心划出了一道巨型伤口。
好在他真了挖出了“特洛伊古城”——从上至下、从近期到远古,一共有九座之多!
复原的特洛伊古城模型
面对层层堆叠的古城遗址,谢里曼认定倒数第二层就是特洛伊,因为那里有《荷马史诗》中写到的巨大城门“悉安门”。
同时,他在一口铜锅中找到了大量的金银宝藏,包括两顶特洛伊王的王冠、金项链、金戒指和金耳环。
谢里曼喜极而泣,他年轻的希腊妻子索菲亚作为模特,将其中的金首饰佩戴整齐后拍照留影。金首饰被命名为“海伦首饰”,这张照片也成了考古学最重要的标志性形象之一。
谢里曼的发掘震惊了整个西方世界,当时有史学家甚至评价说:特洛伊城的发现,其意义和价值并不逊色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原因就在于谢里曼让人类对自己的文明史找回了丢失的自信。
可惜,后来经过碳14测年,谢里曼找到的这些文物要比特洛伊战争发生的年代早了1000多年。多数考古学家认为,遗址的第七座城市才可能是特洛伊战争摧毁的那一座,但是证据也不够充分。直到今天,很多人依然在希萨利克继续谢里曼的发掘,甚至动用了先进的遥感探测设备。他们同样坚信,在《荷马史诗》的指引下,这九座城的遗址(或者在附近更大的区域),总有一座会是真正的特洛伊古城。
即使在当年,特洛伊探宝并没有就此画上句号。

余秋雨老师说过:“历史上一切试图读解西方文明的著作总是从希腊开头,而要解读希腊文明则总是从大海开头。”与希腊密不可分的特洛伊考古,它的解读更是离不开爱琴海和希腊。
谢里曼的顽强努力在土耳其没有得到完美的解答,自然而然把新的发掘地点放在与特洛伊打了10年仗的阿伽门农的王国——爱琴海对面的古希腊迈锡尼、被《荷马史诗》赞为“铺满黄金的地方”。

我们不可能像余老师那样,携凤凰卫视的美女主持们在迈锡尼四处溜达,然后仰天发出《千年一叹》,只好借助他书中的描述来观察迈锡尼。
希腊的迈锡尼文明比人们熟知的雅典文明早了1000多年,其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被他们入侵的克里特岛人的影响,因此迈锡尼文明可以叫做克里特迈锡尼文明,也可以叫爱琴海文明。

迈锡尼国王中最有成就的就是那位发动特洛伊战争,号称“王中之王”的阿伽门农,若找到了阿伽门农的陵墓就可能了结这件特洛伊“公案”。阿伽门农居住城堡的著名入口狮子门现在还能看到。狮子门的两侧都是坚固的石墙,两根稳健的石柱承载着笨重的略成弓形的石制横梁,横梁上面是巨石砌成的拱门,当中恰好嵌入一块三角形巨石,两只对称的狮子一左一右,用前足踏立在祭坛上,历经三千多年的风霜。
1872年,谢里曼在狮子门附近挖了几个深坑,找到了一个精美的金面具,便深信不疑地认为他“看到了阿伽门农的脸”!虽然他后来又在这附近找到了约800公斤价值连城的黄金制品,但经测年技术鉴定,这些物品也比特洛伊战争要早三四百年。
直到1890年,谢里曼满怀遗憾去了天堂,迈锡尼的考古才有了实证意义上的进展——城堡的最高处挖出了王宫遗存,王宫内部到处都发现了刻在泥板上的文字。
人们惊讶地发现,这种文字就是先前在克里特岛出现过的线形文字B,启用时间也在迄今约3700年左右。
克里克岛是希腊第一大岛,被称为爱琴海最南面的皇冠。同样,克里克线形文字的发现也仰仗于谢里曼的执著。在《荷马史诗》的《奥德赛》,荷马曾经说过:“有个地方叫克里特,在葡萄紫的海水中央,有90座城镇,众城中最大的叫做克罗索斯,米诺王从9岁便开始治理那个地方。”谢里曼渴望以发掘克里克岛为自己的一生画上完美的句号,可惜没能如愿以偿。
1900年,熟读《荷马史诗》的英国考古学家阿瑟·伊文思在克里特岛继续着谢里曼开创的考古发掘。
伊文思从谢里曼看中的地方挖下了第一铲,第一天就挖出了墙和工艺品。不到一个月时间,伊文思便发现了一个新的文明——克里特文明,米诺斯王宫遗址重现在世人的眼前。
更令人不可思议,伊文思不仅找到了王宫,重要的是找到三类古文字:原始的图画文字、线形文字A和线形文字B。
线形文字A与线形文字B中虽然有很多字符相似,但显然是两种不同的书写系统。线形文字A至今尚无人能够破译,它的历史更古老(迄今约4500年),与特洛伊木马已经没有多少联系。
至于线形文字B,到了1952年,英国建筑师迈克尔.文特里斯用迈锡尼王宫出土的泥板破译了这种文字。文特里斯根据它们的字符发音,发现可以用希腊语读出其中的单词和句子。泥板文字恰好提到宙斯、赫拉、阿尔忒弥斯等荷马笔下的“打架神仙”,似乎在向人们暗示,记录特洛伊战争的文字竟然藏在迈锡尼王宫的“木马”里。非考古学家的文特里斯,其学术成就也被誉为“希腊考古学的顶峰”。
自此,笼罩在《荷马史诗》与特洛伊遗址上方的层层迷雾才算是基本消弭,历史文学作品描述的事件已经由考古文物上的同期文字给予了证实,希腊古文字(线形文字B)就是开启特洛伊古城的“钥匙”。
《荷马史诗》与谢里曼等人发掘特洛伊、迈锡尼和克里克的曲折故事,让我们从历史文献和文物探秘里回到了文字,希腊古文字(线形文字B)就是开启特洛伊古城的“钥匙”。同时,文字的发现也把希腊文明的信史,向前推进了1500年到2000年。
与特洛伊木马有类似的例证,《史记.殷本纪》中详细记载了商朝历史,但在甲骨文发现以前并没有直接证据,学者们同样认为商朝只是一个传说中的王朝。
20世纪上半叶殷墟遗址发现,有人在甲骨上看到了商王朝先公先王的名字。王国维先生经过仔细比对,这些名字几乎完全印证了《史记》中记载的商王世系表,从而证实了历史文献《史记.殷本纪》的可信性,商朝才客观地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朝代。
更新于 前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