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医院中成药使用状况调查| 医学界调研

 茂林之家 2020-06-27
2019年7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发出了《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神经节苷脂、脑苷肌肽、鼠神经生长因子等20种药品被纳入监控名单。

《通知》明确提出,除中医类别的医师外,其他类别的医师,需经过不少于1年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并考核合格后,遵照中医临床基本的辨证施治原则,才可开具中成药处方。业内普遍认为,这条政策将大大限制西医开具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处方。

事实上,西医开中成药的问题由来已久。早在2012年,在人民政协报社主办的“中成药合理使用与上市后再评价”研讨会上,专家就曾提出“中国约七成中成药由综合医院的西医医师开出,不合理使用现象比较严重”。而由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与北京市中医药学会组织的西医使用中成药现状的大规模调查研究发现,临床中成药不合理使用率最高达4成。其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用法用量不当、超疗程开药、药不对症、忽略药物配伍禁忌等,这些问题几乎成了中成药处方里的“标配”。

2019年8月,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对于上述政策做出明确表态:政策旨在鼓励西医学习中医药理论,遵循中医药特点规律和辩证施治的原则规范,合理使用中成药,而非禁止或限制西医开具中成药处方。政策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中成药临床应用水平,促进中医药持续健康发展。

在此背景下,多地积极响应,陆续推动合理用药相关政策的出台实施。时隔一年,该项政策落地情况如何?中国医院中成药使用情况如何?欢迎参与调研!



来源:医学界智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