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9)——山西洪洞广胜寺

 静思斋历史文献 2020-06-27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自行拍摄,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寻访时间:2020年6月3日

由于在霍州的“景点”没有用去太多时间,遂决定继续前往洪洞广胜寺,按原计划本是打算明日上午游完大槐树再去的。两县毗邻,一路坦途,不出一个时辰即达。去年12月,广胜寺景区新晋4A,看起来是经过了大规模的精心打造,各种软硬件杠杠的,感觉其雄心并不止此,未来可能还是要再升一级的。我们恰逢其时,率先享受了景区升级的“红利”,而这偌大的场面,又几无其他游人之喧嚣,体验感可谓超级爆棚。 
图1:广胜寺新山门牌坊

购票毕,穿过一个宏大的白石牌坊,即见不远处山头之上,一座宝塔傲然而立,天色碧蓝,画面极美。在车站略候一刻,即乘车直达上寺门口,当这座琉璃宝塔清晰而生动的出现在眼前时,一种迫不及待想近前一观的感觉油然而生。它太美了,美的让人震撼,在它面前,任何辞藻都显得有些苍白了。而这震撼又不仅仅是从视觉的角度,因也实难想象,古人们是如何完成这一件旷世杰作的。
图2:广胜寺上寺全景(家父摄)

趁着这遐思的功夫,简单来介绍一下广胜寺的历史吧。据《平阳府志》等文献载,广胜寺始建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历史可谓相当久远。据说它是阿育王在我神州大地所建的十九座舍利塔之一,但宋代的《平阳广胜寺兴修考》则认为供奉的是东汉一位名叫“慈山”的西域僧人的舍利。此段历史过于古早,又不免流于传说,故不作深究。此后该寺屡经兴废,到了唐代,中兴名臣郭子仪来此游览,见古迹尚存,乃上书建寺,得唐代宗赐名“大历广胜之寺”,取“广大于天,胜名于世”之意,此即广胜寺寺名之由来。

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山西发生特大地震,而震中正在洪洞、赵城一带(据说有8级,震中更是达到了11级,但我很好奇是如何测算古代地震震级的)。这次惨烈的地震使广胜寺建筑几乎荡然无存,故我们如今在上寺之所见,虽在建筑技法上有因循旧制之处,但主体建筑大多为明代复建。而宝塔则是到了明正德十年(1515年)才由当地高僧达连法师募资重建。此工程整整历时十二年,直到嘉靖六年(1527年)方建成,因达连法师号飞虹,人们感念他的功绩,遂将此塔命名为“飞虹塔”。历经五百年风雨,飞虹塔依旧辉煌如昔,在我走访过的古塔中,诚无出其右者矣!
图3:世界最高的琉璃塔——飞虹塔
图4:飞虹塔精妙绝伦的琉璃构件

而飞虹塔却又并非华而不实的,史载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临汾这一带再次发生了八级大地震,这次塔体并未受损,足见其技艺与质量绝对是良心手笔。如此工程怕不是要耗资巨万?一位僧人又是怎样将它付诸实践的?回来查阅了不少史料,终于找到了一条明代晋王家族曾赞助修塔的记载,多少解决了些许关于金主的困惑。
图5:广胜寺飞虹塔远景
图6:上寺天中天殿

然上寺除了飞虹塔,基本每座殿中都有些惊世骇俗的文物遗存,如弥陀殿曾经的赵城金藏(柜还在)、大雄宝殿的光辉万古匾额(雍正亲笔)、地藏殿中的悬塑、“天中天”殿中的巨型三世佛泥塑……着实令人叹为观止。它们中的随便哪一个搁在别处,我想都能单列国保。而广胜寺作为1961年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其尽数囊括,放眼今日,豪气的足以傲视同侪,国保显也有三六九等之分呐。 
 图7:雍正在亲王时期题写的光辉万古匾额
图8: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牌照

在坐车去下寺的路上,我始终在琢磨一个问题,按说这里古今皆远离县治,有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感觉,却为何会有一座如此高规格的寺庙存在呢?及至到了下寺门口看到霍泉,忽有些许感悟,除却传说中佛祖灵骨这一建寺肇始,其中或也有风水方面的因素。霍泉乃山西名泉,自有史籍记载以来,清水就一直汩汩涌出,滋养着一方黎民百姓,千百年来未尝停歇。搁在古时,人们无法作科学解释,自是视其为风水宝地,适合敬奉神明了。

无独有偶,在唐代,一座水神庙也在霍泉边上应运而生了。水神庙同样毁于元代的那次地震,但重建的似乎最早(元仁宗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重建),足见人们对水神的景仰与重视。古时,水神庙无疑是自成门户,虽与下寺毗邻而居,但却并非广胜寺所属。只是搞成广胜寺景区后,将其囊括了进来,如今说水神庙则必在前冠以广胜寺,这不知会让多少人搞错概念,以为水神庙是广胜寺的附庸焉。
图9:水神庙明应王殿

由于此前搜集古代壁画图册的缘故,我对水神庙元代壁画之名如雷贯耳。因时间已略显仓促,下车后顾不上理会下寺,就先直奔西侧的水神庙而去。水神庙的正殿为明应王殿,明应王即此处供奉的水神,当地人谓之霍山神之子。一名小导游善解人意的打开了殿门,我们遂顺势付了二十元讲解费,听听讲解诚然也是好的。
图10:水神庙元代壁画局部——捶丸图

与画册上的相比,真品显得色泽暗淡一些,但画册上毕竟只能“略见一斑”,此番身历其境得见全景,再听人讲讲其中的“奥秘”,无疑感受更佳。如今存世的古壁画多为释道题材,而水神庙壁画中则颇多元人生活场景,卖鱼、踢球、唱戏——这些接地气的“俗事”画面,如今却几成孤本,弥足珍贵。想当年,受霍泉滋养的赵城、洪洞两县画工各作一壁,相互间难免存有比拼之心,不由激发出最高水准,流传至今,实为当之无愧的国宝。
 图11:水神庙南壁东侧壁画——元杂剧

飞虹塔、水神庙壁画与赵城金藏并称为广胜寺三绝,赵城金藏在上下寺都曾驻足过,但已不在广胜寺许多年。至于为啥叫赵城呢?这是因1954年以前,广胜寺这一带一直是属于赵城县。赵城金藏与敦煌遗书、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并称国图四大镇馆之宝,是啥子级别的不用我多说,护宝的故事也快被讲滥了,然既非在此处能得见,我便也不想再多费笔墨啦。只是很感慨,最是柔软的书本,却独能在惨烈的大地震中幸存下来,诚为天意耶?

跟随着小导游的脚步,穿过水神庙与下寺间早已贯通了的院墙。天时已晚,只能在下寺作走马观花之游了。下寺原为广胜寺的下院,所谓下院,并非指山上山下的位置关系,而是大致可理解为分院的概念。也是在元代大地震后,下院独立门户而称下寺,其复建的年份似还早于上寺不少。以此来看,广胜寺的本尊自然还是上寺了,而在元以前,当也并无上寺下寺之称谓。
图12:下寺山门——天王殿

下寺殿中原也有元代壁画,当是与水神庙壁画各有千秋,惜于1929年被下寺住持与当地劣绅联手贱卖给古玩商人,辗转流落到美帝,现由两家著名博物馆所藏。若说不幸中的万幸,则是它至少还存世。因解放战争时期,太岳中学曾迁到广胜寺下寺办学,此时寺中珍贵的元明塑像被毁灭殆尽,壁画如真留在原处,当时又能否幸存?怎么说呢,一提到这事,心中总是有些五味杂陈。

出得下寺山门不久,末班摆渡车即呼啸而至,此时我还未及对霍泉分水亭略作观摩,只好匆匆告别。即便如此,广胜寺仍是本次山西之行最惊艳的邂逅。一般来说,没走访过的地方多矣,已走访过的地方倒不必特意再来。但对于广胜寺,我却是热盼有朝一日能故地重游的,此前有过这般强烈愿望的,似唯有宁波阿育王寺。巧了,那里也是传说中的阿育王十九塔之一啊!
图13:山西名泉——霍泉

路上与司机闲谈,得知霍泉的水量已比早年下降不少,不由隐隐有些忧虑。回来找到些早年的相关报道,这大概与周围煤炭的开采有很大关系,从地图上看,广胜寺旁边就是大型国企山西焦化。所幸如今国家对于环境问题日益重视,广胜寺此前的环境如何我是不知,如今却真是标准的绿水青山,以至当时我甚至都没有感觉到山西焦化的存在,这总归是可喜的。但愿霍泉水长流,青山能永在。



                           静思斋 于岳
                           2020年6月27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