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罐装饮料感染出血热、引起急性尿毒症,以后饮料不能再这样喝

 华民 2020-06-27

天津市泰达医院 李青

据《财经网》报道,近日,深圳一司机在小卖部买罐装饮料,拉开后直接对嘴喝,事后出现发烧、呕吐症状,引发肾衰竭。送医检查后发现患者感染流行性出血热。医生介绍,这种感染途径基本上与老鼠有关,怀疑饮料盖被老鼠排泄物污染。

据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王丽介绍,这位司机转到肾内科时已经间断发热伴呕吐4天,少尿1天,头颈、胸部皮肤发红,球结膜充血。尿蛋白,多器官受损,血肌酐持续性升高,最高达1025.9µmol/L,已经到了急性尿毒症。经过几次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治疗后,已基本痊愈。

2018年6月,南京市第一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也曾收治过1例因喝罐装饮料后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的外卖小哥。患者自诉喝罐装饮料后一小时出现全身肌肉酸疼,出现畏寒、寒战、发热等症状,体温蹿到了39.7C,入院前6小时出现无尿。后来经过仔细询问,发现存放饮料的地方出现过老鼠屎。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由出血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如不及时治疗常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我国将其法定为乙类传染病。

我国南方高发地区流传着这样几句话:“寒热脸红酒醉貌,头痛乏力像感冒;皮肤粘膜出血点,呕吐腹泻蛋白尿”。这是当地基层医务人员的经验总结,也是普通老百姓认知出血热的基本点,大家可以据此对出血热有个初步的认识。

流行性出血热的潜伏期为5~46天,一般为1~2周。患病早期症状并不典型,常被误以为是“感冒”。

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具体表现为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粘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粘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等。继而出现低血压、休克、少尿、无尿及严重出血等症状。

老鼠是出血热病毒的主要携带者,带毒老鼠的尿、唾液、粪便、分泌物等污染食物和水,然后这些被污染的食物和水通过消化道传染给人类;或者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挥发成细微颗粒,这些颗粒通过呼吸道传染给人,所以令人防不胜防。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不过也不要恐慌,出血热病毒在外界的生命力很差,既不耐热也不耐酸,加热37℃就能把它杀死。常见的消毒办法比如紫外线,酒精,碘酒能很容易消灭它。所以,积极灭鼠,饭前洗手,不吃生食,饮水煮沸,剩菜加热,保持好的卫生习惯就能够预防。

灭鼠是防止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的关键,在流行地区要大力灭鼠。灭鼠时机应选择在流行性出血热流行高峰(5~6月和10~12月)前进行。春季应着重灭家鼠,初冬应着重灭野鼠。

此外,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食物保藏等工作。家中食物不要裸露摆放,以防老鼠的分泌物将食物污染。尽量不吃剩饭菜,如果吃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方可食用。

因为没有特殊的防护,易拉罐在运输和存储的过程中有可能被老鼠污染。所以,喝易拉罐装的饮料前,尽量不要直接对嘴喝,应当使用吸管。

总之,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免于传染的秘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