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些经典的诗词作品中,描写爱情的名篇佳句往往最能打动人心,最能引发人们的共鸣。例如唐代著名诗人 在描写爱情的唐诗中,有不少名篇佳作,例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温庭筠的“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等等。在李、温笔下,爱情是一种执着到底,坚贞不渝、海枯石烂的深情。而元稹笔下的爱情,由于采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浪漫唯美、深情至诚,因而显得非常与众不同。 整首诗虚实结合,飘逸浪漫,采用了许多朦胧唯美的意象来表达诗人对亡妻韦丛的一片深情。诗作首联“ 从表面上来看,这句诗的意思很好理解。它是说:我曾经看过沧海的山水,巫山的云雨。此后,其他地方的山山水水就再难入我的眼了。实际上了,这句诗的意思非常深远。沧海水,巫山云,深广而且美好,用它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真是唯美而又朦胧。 可是,对于这样绝美的景象,诗人毫不留恋。在他心中,妻子韦丛的美丽贤惠才是这世间最美的风景,让诗人难以忘却;此外,曾经看过的沧海水、巫山云有多美,他们夫妻之间曾经的爱情就有多美。 后来,这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不仅被用来描写爱情,还常被用来形容阅历丰富眼界极高。其实爱情如人生,经历多了,看待人事的角度自然就不一样。就像很多人从分手的痛苦中走出来以后,会常常问自己:“当初为什么会爱上那样一个不值得爱的人?” 诗作第二联“ 一个“懒”字,既是诗人对旧爱的厌倦,也是对其往昔荒唐行为的一种摒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古代封建社会,那些闻名于世的大才子,哪个不是阅尽百花,尝尽人间美色?这其中,既有他们本人的天性,也有他们自身对异性的强烈吸引力。孰是孰非,不能用简单的对错来加以判定。 然而,令人庆幸的是,基于文人对美好事物的本能向往,他们中的有些人在阅尽百花之后,终于看破红尘,认识到了真挚爱情的美好。 作为一首情诗经典,整首诗格调高雅,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堪称唐人悼亡诗中的千古绝唱。其中,“曾经沧海”二句更是达到了一种绝佳境界,让所有读到它的人,都忍不住叹息沉醉:情深只愿如初见,不负深情不负卿!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