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郭淮给了我们一个样板

 生物学家讲历史 2020-06-28


郭淮,就是三国后期那位抵挡了诸葛亮和姜维北伐的魏国名将郭淮。在三国类游戏的人物设定中,他有个很独特的设定,统帅、智力、武力、魅力和政治这五项评价指标都被列为中上等。作为一个武夫,魅力和政治评分都还那么高,一定程度上是依据于他在《世说新语》中的一个段子。
      郭淮的妻子是朝中重臣王凌的妹妹王氏,两家都出自太原,门当户对,交情甚好。王凌不满司马懿专政,意图举兵推翻司马氏,结果事败身死。司马懿借机清除异己,以朝廷的名义诛杀王凌三族,王凌的妹妹王氏自然在罪犯名单之内。
朝廷的使者很快来到郭淮的驻地,要拘走王氏。郭淮多年坐镇关中,威望甚高,军民皆听其号令。手下不少人都劝郭淮反了得了,哪有拱手交出发妻的道理。郭淮没听,而是马上准备行装,让妻子跟使者上路。
很多人都觉得郭淮这是不想和司马懿起冲突,再起战事,连累关中百姓,只是委屈了王氏。在王氏上路这天,数万百姓自发上街,为王氏送行,哭声震天。
王氏走了得有几十里后,郭淮突然后悔了,派人将王氏追了回来。随后写信给司马懿解释,几个儿子不舍母亲。母亲去了,儿子也就去了,儿子没了,他郭淮也就没了。司马懿感念郭家之义,遂上奏朝廷免了王氏之责。

郭淮的微操可谓登峰造极,先是在使者面前秉公无私,甚至一刻都不耽搁,立即和使者商定好妻子上路的日子。郭淮之所以不为难使者,一是知道这种小人物决定不了什么,二是能好好谈谈后面的条件,即我可以放人走,但是什么时候走,得听我的。
郭淮头脑一直很清楚,使者只是使者,他再扭捏,也改变不了使者带来的诏命。他想的是如何在使者职权范围内营造最有利的形势。
     这个道理几乎大街上所有的摊贩都懂,你再求城管,他也不能让你一直占道,但他可以放宽你离开的时间。
     人与人交往也是这样,求人办事一上来就提超出其职或能力范围的事,后面估计你降低要求人家也不敢答应了。说些人家能办到的小事,你好我也好,至于后面的变化那叫情势所迫。
郭淮有了时间让舆论充分发酵,在关中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司马懿要拘走郭淮妻子的时候,郭淮送妻子上路了。这才有了郭淮被迫追回妻子的一幕。
     郭淮回绝朝廷诏命的缘由很有意思,说的不是糟糠之妻情深,而是母子之情。换句话说那就是孝道,孝在汉魏晋年间,是绝对的政治正确。中华历史二十四孝大多出自这段时期,为了省出粮食供养母亲,都可以选择杀死襁褓中的孩子。从西汉人们就把在地方选拔人才称作举孝廉,孝是评价一个人是否为人才的首要标准。郭淮用儿子们的孝说事,而不是自己的私人情感,让朝廷我、和司马懿无法责备和反驳。
     看似方正的郭淮实际上鬼精鬼精的。他没在自己身上找理由,而是从无法悖离的孝道入手。虽失恳切,但合义理。总之事是我干的,但锅不该由我背,我是支持朝廷的。朝廷和司马懿都想不出反驳孝道的言辞,他郭淮也想不出。
     郭淮先是一心奉公,然后再来一出情法两难,给各方都留了情面,司马懿就顺坡下驴。面子是任何人都要的,司马懿的面子是郭淮你得低头听话,郭淮的面子是司马懿你不能来真的。

     司马懿是何等人物,老谋深算。两年前高平陵政变,司马氏彻底掌握了魏国大权,刚刚又消灭了意图割据淮南的王凌,司马家的权势已经不能用滔天来形容了,司马懿若是真想用强,郭淮估计也不是对手。而王凌一案牵涉甚广,很多人都被族诛,获罪的母亲远不止王氏一人。司马懿何以要卖郭淮面子呢?
     这不得不说郭淮背后的太原党,曹魏后期已没有曹操时兼容并蓄的气象,朝廷官职基本由士族垄断。而在这些士族里面,太原士族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代表正是位列三公的太尉王凌。这次王凌出事,太原令狐氏也牵扯其中,亦被族诛。如果司马懿再和太原郭氏闹掰,就将宣告太原士族已不被司马氏信任,恐怕闹不好会再掀起倒马潮。
     司马懿是想争取郭氏支持的,尤其是在这夺权的关键时刻。没有直接给王凌的姻亲郭氏定罪,而是仅仅抓捕王氏,就是一个试探。郭淮的态度也是给司马懿的一个信号,我不反马,也不亲马。
    司马懿跟曹操一样,猜疑成性,之所以容忍郭淮骑墙,不是忌惮兵力还没王凌雄厚的郭淮,而是他的身体熬不住了。王凌案发于四月,司马懿病逝于当年六月。司马懿这当会儿不想再给司马家树敌了。
郭淮拯救妻子的微操固然精彩,而根底还是源于自身的实力和背景,以及对方的配合。一般人切勿轻易模仿。
郭淮救了妻子,尊了王命。堵住了悠悠众口,顶回了有司的诘难。
     当然代价不是没有的,司马氏虽没再向郭家发难,但也未敢信任郭淮。之后一代名将郭淮再没有领兵的机会,五年后郁郁而终。
     做什么事都是有代价的,爱情也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