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照片背后的故事——龙门古舆图四:遐陬之胜地

 昵称36403512 2020-06-28

龙门大地,万山磅礴、河流蜿蜒,在这山水环绕和拱卫的龙门古城,充分显示出古人建设城市的智慧。

明清两代的龙门古城,开始大规模地营建,县署、学宫、城隍庙等一县最重要的建筑,几乎统统集中在七星冈,与山冈相融相生。明弘治九年,知县创建县署于枢精冈之南,坐北向南,县治在山隩隈处,后山圆翠,名枢精冈,为县中枢,故以名之。从西南逶折起一圆岭,在学宫后,名璇冈;又自学宫后拖转而西起一圆岭,名玑冈,临河而止;又自枢精冈东出而南起一圆岭,名权星冈;复转而北起一圆岭名衡冈;自北逶折而东北起一圆岭,在城隍庙后,名闿阳冈,城隍庙前有石牌坊,镌有“保安疆圉”四字,拾级而上,大殿雄伟,气势非凡;自庙后右折而东起一圆岭,名摇光冈。

龙门古城遗址

在这珠联不断的七星冈中,还陆续出现浴暑亭、清风亭、阜成楼、七星楼等亭台楼阁,堪称集纳一城之胜景。此外,有仓库、监狱、义学等重地。

能在此办公和生活,当然是美事。比如,工于诗文的龙门第二任知县柴申,在《浴暑亭》诗中称:“小园裁竹且徘徊,忙里偷闲日往来。惜树不磨修月斧,爱花须起避风台。引些渠水添池满,盖箇柴扉傍石开。谢尔有情沙上鸟,暂时飞去又飞回。” 县署旁边的浴暑亭,给这位掌管一县之事的官员无限的自然野趣。再比如,明嘉靖十七年知龙门县事的举人吴宗元,在公事之余流连清风亭,还以一首《清风亭分韵》表露超脱世俗、操守高洁的情怀:“落叶满庭嫌昼短,晚芳倚岸赛春荣,儿童也学吹横笛,欲比沧浪咏濯缨。”

龙门古城遗址

城市的设施也逐步完善,庙坛、书院、桥梁等一应俱全,城内七星冈下有李宅、廖宅、郑宅等民宅,城内也逐渐划分出南门街、学前街、九里香街、横街、东门街、北门街、冚尾街、古龙街、学贝街、西关街等街道。在东门外,有大量民居以及一块特殊的场所东较场——此地北有演武亭,南有照壁,中间有跑马道,练兵、演武、选取武秀才时较量骑射的场所。

此外,龙门县城东北有东廓圩,在县东一里还有太平圩。十八堡环城,城北多而南少,东西各半,城郊一派“堡约严而人自为卫,村圩盛而家渐可封”。

虽然与增城、番禺诸大邑相比,龙门资历较浅、城池较小,但龙门古城群峰环卫,城内又有“七星映斗”之奇观,因此,自建成起,龙门便禀赋不凡,虽是“滨海之偏隅”,但却是“遐陬之胜地。”

作者:侯县军


惠州档案

(微信号:hzdawx)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