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疑,是理性与经验沟通的桥梁

 陈林细谈教育 2020-06-28

确实因为导师对我课的建议而产生了准备突破的冲动,但由于时间太紧迫,已经没有可以试教的班级了,于是我便在头脑中运行了新的教学环节的构思。在反复思考之后,我觉得新的教学计划可能做到以下几点:

1.很快能站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2.教师将十分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和自主学习知识的权利,并且帮组孩子采用一种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3.教师也将适当将自己想讲的知识与学生作真诚的交互。

在电脑上敲击了初步的教案,发现还是比较满意的。

但心中依然感到有些疑惑。也就是,孩子的合作学习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吗?孩子虽然能够通过语言的演讲发生思想和思维的碰撞,而引发了顿悟而产生了新的知识,但这样的知识有没有高度或者深度呢?再则,课堂上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之后,如何依然能够让课堂一条时间的河流,而顺畅的行进呢?因为,无论如何,教学环节是不能把时间给割裂的,这样,孩子们会失去了兴趣,也使获得的知识没有整体感。

但另一个声音依然在跟我说话,这样的教案应该是能够完全体现孩子的自主,而且也体现了一定的趣味性的,我大可以放心的。

但,最终我感到,经验的力量的可能会更大一些。于是,在昨天即将要放学的时候,我跑到某一个已经试教的班级中,我迅速请带班老师帮我将孩子们分成了学习小组。我用了另一篇课文提供了学习菜单,让孩子们进行自主学习。

果真发现了问题:第一、孩子并不能说清楚自己已经学到了什么知识;第二、小组合作的发言方式是什么,没有具体明白;第三、学习菜单中的问题有深有浅,怎么分配,没弄清楚;第四、哪一组先发言,发言的同时其他同学怎么办……

当然,对于一些经常开展小组合作的老师来说,这些可能已经不是问题。尽管如此,我对于自己大脑实验室向来是有足够的信心的,但问题依然发生了。

今天的实际操作不仅仅给了我教学上的启发,更是对于工作的启发。笛卡尔曾经这样说,我们一旦有所怀疑,就一定要进行全面的怀疑。而清楚这所谓的怀疑,就是要直接到真实的世界中去调查、实践、分析和综合。

也就是,理性绝不是所谓的概念之间的演绎,也绝不是躺在床上的推理,然而定出一两条行动法则来,理性实际上不仅仅是思维的单向运行,理性需要思维与实际世界之间的互帮互助,相互协调。

这让我想起了培根先生所谓的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主要指的就是要大自然中去发现,大自然里有很多知识,然后我们就能改变了世界和生活甚至改变自然本身,让自然成为人类的自然。培根先生崇尚经验主义,而笛卡尔看起来是理性主义。

这样一想,原来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

怎么融合在一起的呢?对,怀疑的精神,有了怀疑,我们就能走向实践。怀疑,是理性与经验之间沟通的桥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