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教学需要尊重“文路”的思考(十七)

 陈林细谈教育 2020-06-28

语文教学需要尊重“文路”的思考(十七)

语文教学需尊重“文路”的思考(十七)

——环境类的文章其实要注重的关系

今天阅读《沙漠中的绿洲》(苏教版小语教材第八册),这是一篇通过迪拜人民在沙漠中建造绿洲的叙事试图引起大家对环境的重视的文章。关于呼吁重视自然环境的文章,在小学教材中不是很多,但也确实值得研究。

大体上讲,在人类的内心深处有一个核心地带,这个核心地带贮存着人类生存的原始状态,这个原始的状态,就是对大自然的依恋。所以每每来到森林,来到无边无际的绿色的大自然,人类都有一种回归的感觉。所以,总有人说,只要回到大自然,便恍若隔世,仿佛忘记了由我们人类凭着理智而创造出来的世界。

人类无限的创造力,使原本大自然的,发生了太多的的变化。我们确实离大自然越来越远,而离人类的理性的极致越来越近。然而吊诡的是,这个时候,人类却越发依恋起大自然来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到大自然旅游的势头越来越旺盛,可能就是一个证明。

这也恰恰证明了课文中阿拉伯朋友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的观点。而迪拜人民不惜重大的代价建造绿洲,可能也正是这样的观点使然吧。因为,他们可能比我们现在这些物质上逐渐或者而精神上却感觉越来越或者的人,更感到绿树、鲜花和小草的重要。

首先是,可能由于祖辈的阴差阳错或者着实是生存的需要,他们长期生活在沙漠地带,一代又一代,但他们内心深处的那个核心地带,原始记忆从来没有消失过。

其次是,越来越富裕的迪拜人民,更是无法忍受物质带来的越来越理性的生活,而离那人性原初需要越来越远的人性折磨。

因此,他们才如此地呵护绿色: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他们才如此地爱绿色:眨眼工夫,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园林工人高兴地笑了,做了一个洗脸的动作,说:你看,它们更漂亮了!’”

因此,他们才会如此地不惜代价,这方面,课文写了很多很多。

也许他们这样做,也有保卫国家、营造生存环境的的目的。但前两个方面的原因应该是最最重要的。当然,它们也是相辅相成的。

毋庸置疑,尤其是我们国家,也正在朝着越来越富裕的境况大踏步前进着。然而,富裕带来的问题其实不只是环境污染的问题,更多的是,我们的生活被规约化了,被控制了,我们被手机控制着,被工作效率控制着,被对工资的渴望控制着,被可能因为富裕而发生的战争的恐惧控制着,也被人与人之间的算计控制着……这些,都是所谓人类创造出来的无形的网,现在这张无形的网的经线、纬线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密,给我们像在大自然里自由呼吸的空间也越来越小了。

所以,作者最后说“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或许,也在告诉我们,在这之前,他们虽然富裕,但却没有良好的生存环境。那么,这是不是在告诉我们,我们的国家或许可以在逐渐富裕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忘记绿树鲜花的培植和养护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