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在此在”——我们需要“学生观”的心理学

 陈林细谈教育 2020-06-28

“我在此在”——我们需要“学生观”的心理学

“我在此在”——我们需要“学生观”的心理学

今天跟孩子们一起学习苏教版教材练习里的成语,将不同的成语编织成类似于韵文的样式,并且能表达同一个主题或者演绎成一个类似于故事,这是这个教材在成语练习方面的一个特色。

既然是韵文,便必有游戏的成分。所以,我整个教学就成了游戏的过程,一会儿我读,让孩子们听哪里感觉很顺口;一会儿让孩子们自己准备,我来抽读;一会儿我点名让孩子就一个成语谈谈自己的想法;一会儿又让男女生合作读;一会儿让孩子思考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何以能形容医生这个职业……孩子们为了证明自己“什么都能”,真的是卯足了劲儿,当然最后他们真的“什么都能”了。

然而,现在回想起来,我之所以采用游戏的方式教学,可能不仅仅是因为韵文的缘故,因为我上课本来就喜欢做游戏,我曾经引述维特根斯坦的观点,语言或者言语,就是一场游戏。用游戏的方式教学语言,就是培养孩子们进行言语游戏,从而能够生动表达自己和生活的能力。

这样,我便感到我们老师确实需要一种学生观的心理学了。从以上分析,我之所以采用游戏的方式教学语言,其实是基于孩子们需要游戏,还在学习语言游戏的特征,也只有这样,我的教学才会有更好的效果,孩子们才能真正学到有用的语言,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语言素养啊。

可见,任何的教学方式,都是有着一定的学生观在支撑着的。

眼里有学生,你就会去研究你所教的学科,并力求将学科特点与孩子的学习特点联系起来。而研究的结果到底重要不重要呢?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有其一定的道理。正如我昨天所思考的那位代课老师,他也有自己学生观,同时也有自己的语文教学方式,他的教学方式没有任何花架子,而据我观察,他的学生观也是尽力让孩子多学到东西,结果他真的做到了,而且也家长也认同了,他离开时,很多家长打电话要我挽留,学生也十分想念他,直到今天有的孩子还在讨论谈老师什么时候回来的话题。

这是不是很奇怪的事情呢?我倒没有觉得。我以为这里有一个心理学的问题,也就是无论你的学科观念是什么,你对学生的理解是什么,必须建立同一个心理基础上,那就是为了学生多学一点,学好一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与学生达成某种协议的过程,就是师生之间交融的过程,也就是师生整体发展的过程,教师一心想着孩子好,自然也会促使自己用心发展自己,学生感到了老师的好,也会用心“配合”老师的(我真的不反对用配合这个词,因为对话本身就是一个配合的过程,没有配合,你的教学水平再高也没用)教学效果自然就会好。

海德格尔曾经用生命的整体性来表达人存在的良好状态,他不停地强调所谓我在此在,这里,”“”“此在被用在了同一个句子当中,实现了某种主客观的统一。真的是十分精辟的。试想,很多老师教学效果不好,其实不就是时常将教学当做一种外在的事情吗?时常将自己所教的学科当做与自己无关的客观存在吗?时常将自己所教的学生当作除了跟自己的绩效工资有关之外的客观存在吗?

又想起老子的一句话,老子说大道如鱼在渊中,也就是,鱼是不能离开水的,离开了水的鱼必然是会死亡的。或许,我们的教学,也是如此,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学生观的心理学,让自己时刻想着学生,让学生理解自己,与学生水乳交融,教学效果或许会更好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