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孩子,不能从工具的角度出发

 陈林细谈教育 2020-06-28

教育孩子,不能从工具的角度出发

昨天一位挚友让我读一篇关于《中国的教育,缺少阅读、写作和逻辑训练》的文章,并且希望我能写一写读后感。我是不敢写的。但,有一些思考倒是真的。

不能说中国的教育缺少阅读、写作和逻辑训练。中国的教育目前正在大力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中国的教育也对写作——至少在语文教育领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认为语文是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科,中国的教育当然也是讲求逻辑训练的,因为中国的教育自有认为的逻辑关系存在。

我们不能否认,以上的做法是有些正确倾向的。但是,为什么我们依然不能培养出各门学科的大师?只要在各大学术知识文章进行搜索,中国大学生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论文比比皆是,而且也不乏好的观点。但是,依然不能否认的是,在各门学科,我们依然没有大师。

我以为,这里有一个最大的缺陷:那就是,中国的教育通常是将各门学科当工具看,甚而至于,也把我们的教育当工具看。

所谓工具,就是借助了这样的被称为工具的东西,能够达到某种目的,或者让自己处于某一个位置。

这看起来是好事情。

但我们如果来认识这个工具,便会发现,这工具第一个特征便是:它是死的。任何被我们使用的工具:斧头、凿子、铅笔……都不具有生命或者精神的价值。或许,我们可以给它们诗意的隐喻,但工具确实就是死的,而且因为死而伟大。但是,一个活物被当做工具而让别人达到了某种目的,这个活物便显得悲哀了。比如,经常有人说:我被人当工具使用了。

教育,自然是一种活的东西。教育的施动者和受动者都是活物,教育被传动的信息,自然也是活物。比如,语文,所传递的,当然是关于言语对人和世界的传达,这自然是活的;比如数学,所传递的,当然是关于结构和符号的对应过程,当然也是活的;比如音乐,所传递的是,当时是一组组流动的建筑,当然更是活的……

但是,当下的中国教育,可能并不是这样的。中国的教育,可能经常为了某个标点符号用得到底好不好而争论,而忽略了祖传的不以辞害意,要以意逆志,可能为了学生记错了数学概念中的某个词语而惋惜,可能因为孩子记错了某个音乐知识而责备……

中国当下的教育,有阅读,但还不是培养习性的阅读;有写作,但却不是追求真理的思索;有逻辑训练,但一般是概念的相互推理和演绎。因为,它们被工具化了。被工具训练出来的人,当然是具有犬儒主义思想的人,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生理的存在,而不会向精神的殿堂迈进。

比如,语文教育,我们通常会就事论事,让孩子记住某些事情,某种写作方法,但很少引导孩子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用这样的方法?音乐,则是教会了孩子一首一首的歌和一个一个的乐理知识,而不会让孩子探讨,为什么这里会用上一个切分音符?那里会用一个低音,音乐对人的精神和情绪甚至生理特征到底有怎样的影响!这些看起来是逻辑的训练,其实不然,因为中国的教育自有自己的逻辑,也做着自己的逻辑训练。

中国的教育,缺少的,是对学科本质的认识和借此而推动的探索。中国的教育,只是被当做工具看了。

提问:中国的教育最缺什么呢?欢迎交流!若您转发至朋友圈,引起更多人的交流,则更加感谢不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