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孩子,不求深度学习,但求多方理解

 陈林细谈教育 2020-06-28

          教育,从来就是为着人生,是为着所有的人生的,无论是学科教学还是思想引领抑或是人格塑造,一定是适合大众的人生的同时,也能给予每一个个体的滋养的。因此,教育是社会的,生活的,而更多的,则是细节的。本公众号“小陈语林”探索的更多的,就是教育细节。本公众号增添了语音播报,欢迎关注。

对孩子,不求深度学习,但求多方理解


今天,与一位远方的朋友聊到“深度学习”,于是想到了当前教育界很多人都在谈的“深度学习”。提到深度学习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大数据”。我们已经处于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功用之一,便是所谓深度挖掘。一个数据提供一系列信息,多个数据可能不仅仅是提供信息的问题,而是提供了一种准确理解的问题了,而且数据越多,理解的准确度越高。

然而,我们目前所提出的深度学习更像是将问题弄得越来越深的学习。比如,一篇课文,原本作者讲的是一层意思,但我们偏要让孩子发生某种臆想,以至于弄出一些象征意义”“映射意义等等。如果仅仅这样,或许也是可以的,因为阅读阐释理论,有时候也提倡“一切理解皆误解”的。然而,我们最怕的,还是老师事先有了一种“深度理解”,然后想着法儿地引导孩子暗示孩子往老师的深度理解那边靠。我们有时候美其名曰揣摩上意!这其实不是深度学习,因为理解的单一性,所以实质上还是一种浅表学习。

我以为,真正的深度学习,应该是属于那种自由、自觉、自我的学习。《深度学习》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便是研究儿童,虽然这本书对儿童如何学习的观点我不一定接受。但,研究儿童确实是必要的。比如,研究者认为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往往基于形状规则,对词语的把握往往是对音素辨别理解的结果,儿童对数字的认识是一步步建立的……这些研究看起来很有实践证明,然而,儿童到底是如何学习语言的,如何学习数学的?其实真的是一个未知数,很不确定。这在我们成人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比如,一所学校,校长提出一个文化理念,不要以为所有老师都一下子接受了,实践证明,每一位老师对一个理念的接受都是不同的。这是真实的现象,因此,学校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其实是需要几年的功夫的,而这统一的理解,其实就是诸多大数据合成的深度理解

学习,往往并不需要太多的统一理解,学习更需要的是一种对知识的个性化融入,也就是学习的结果,越是多样化可能是越好的。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对儿童基于充分的理解。笔者曾经提出过一句话:任何儿童在课堂上的表现都是对的。你认为他不对,其实是因为你没有理解他。他感到委屈和失败,有时候也是因为他没有被理解。

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儿童呢?当然也是要建立数据库。也就是,你平时就应该有理解儿童的习惯,并且将不同儿童的认知方式能够记在大脑中,最终形成一个庞大的记忆库。这样,你就会发现,一个特殊的儿童为什么这么特殊地回答问题,而不是那样一般地回答问题。也只有这样,你的课堂上才会显示出某种自由,从而使孩子发生自觉地学习,最终让孩子真正看到自我。

这对我们的家长朋友也应该有启发的,家长朋友们也要思考:你是不是首先想着你的孩子正确的一面,而不是想着自己认为正确的一面呢?你理解得越多,孩子越会发生深度学习,不信你试试看哦!

如果您阅读到了结尾,烦请您再一点下面腾讯自动提供的广告,谢谢!另,公众号最近推荐的图书,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大家可以放心在当当网里购买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