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老师,我们要多教“认识”而不是“知识”

 陈林细谈教育 2020-06-28

         探索教育闲适性,探索语文教学闲适性。欢迎关注公众号“小陈语林”,或者通过加我的微信号“yulinjushi”(“玉林居士”的全拼)的方式,加微信群“教育的闲适性探索群”

语文老师,我们要多教“认识”而不是“知识”

NO.1

前天写了《语文越来越好,是不是好事?》引发了老师们的一些共鸣,当然大家都明白,这里“好教”指的是,语文教师已经沦为了在文本中提取知识,然后跟孩子一起反复咀嚼的母猪了。教师越教越迟钝,孩子也越学越愚昧,这真的不是一件好事情,很多教育有识之士,有时把教师,甚至是可称为教育家的老师叫作教愚家,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常有家长或者网友讨论这样的话题:我孩子很喜欢读书,平时也挺有想法的,怎么语文考试就考不好呢?而且还尤其是那阅读理解题,写作文也跟记流水账似的。

NO.2

是的,我们得承认,我们老师有时候确实做了一些让原本可能发展得聪颖的孩子变得愚拙的事情。我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当然是应试教育所逼迫的。应试教育这个罪魁祸首经常会说自己没有错,因为孩子学习必定是要经过考核的。然而,它从来没有想过自己都考了一些什么。这么多年来,我们看到的,几乎所有的卷子都是在考知识,这是毋庸置疑的。其实,出卷人也知道考这些真的是会愚钝孩子的,然而,出卷人也是没办法的,因为能在纸质卷子上写出来的,不是知识又是什么呢?即使有些初衷是能力素养的题目,因为大家要应试,也将那最好的能力素养的样子固定化格式化了,而知识就是这种固定化、格式化的东西。

所以,从这方面讲,老师又是没什么错的,是应试教育将老师变成教愚家了。一方面,只要是纸质试卷考试,知识化倾向就一定无法避免;另一方面,孩子语文能力或者素养的形成,又不能是知识化的。

NO.3

然而,或许,这里应该有一个折中的方法。我以为,那就是,语文老师要尽量多教孩子发生认识

认识知识一字之差,但意义却有所不同。

知识是倾向于既成事实的,是一种定论的东西,有时候会类似于概念。“认识”倾向于个性化,是一种不确定新的东西,有时候会类似于某种有待验证的思想。“认识”倾向于名词,认识倾向于动词;知识会让人墨守,认识会让人探索。比如《父亲、树林和鸟》(牛汉)这篇课文,我们可以推测牛汉牛汉当时在思考什么?他为什么写这篇文章?他是不是在探索人与鸟的关系?是不是在探索人的世界和树林的关系?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他们可能也会推测出树林是鸟儿的家,给它们栖息,让他们享受安全。或者父亲带着儿子在小树林边散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因为既看到了鸟,还明白了不能随意攻击清晨刚振翅飞翔的鸟儿。这个过程,就是教孩子发生认识。孩子揣测的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但表达的其实是属于自己的认识

而对于文本中一些句子或者词语,也应该鼓励孩子通过不同角度来表达自己的认识,而不是给孩子某种固定的东西。在鼓励孩子发表认识的时候,即使是与老师内心中相反的认识,教师也不要轻易否定,因为只要孩子说出的,我们都应该认为是有道理的,除了孩子说了某种违反人性的,如果坚持会引来错误甚至犯罪的认识。

曾经有人问我用不一样为题怎么样写一篇作文?我说:太好写了,你就是跟别人不一样的呀,写你自己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难道不行吗?其实,在任何人的眼里,世界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文学批评家说任何文学创作理论与创作实践都不会一致的,理论只能启发实践,绝不能套牢实践。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尽量让孩子发生不同的认识,或者敢于表达属于自己的认识,这样孩子才不至于变成没有想法的人,而且能保持这种不一样想法的个性。

NO.4

但我们又如何应试呢?因为肯定有一种“认识”会与考试所要的答案不谋而合的,教师只要点出来:如果考试,大家可以用某某同学的认识写答案就可以了,如果所有孩子都与考试要的答案不一样,老师可以自己说出来的嘛!

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我们一方面要保护孩子的聪颖的大脑,一方面还要让他们把试考好,也只能这样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