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统编版教材“批注”教学的认识

 陈林细谈教育 2020-06-28

        竭诚欢迎您关注本公众号,您也可以加作者微信号“yulinjushi”(玉林居士的拼音)进入“语文老师读教交流”微信群聊

关于统编版教材“批注”教学的认识

批注这种阅读方法,可以说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很多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训练过学生用批注的方法进行阅读,且也总结出了一些方法。然而,奇怪的是,直到学业完成,很多孩子并没有养成阅读批注的习惯。但是,很多伟人、名人都有在阅读时进行批注的习惯,最令我们耳熟能详的,可能就是毛主席批二十四史了。这是不是说,一般孩子是很难养成阅读进行批注习惯的?还是说,要想成为伟人或者名人,可以通过阅读进行批注这条途径?两种观点都偏颇,我以为,这说明,养成阅读批注习惯,对任何人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毕竟又有多少人喜欢边拿着笔,边读书呢?大多数人的阅读,都是一种“闲适性”的。现在连“闲适性”阅读还没得到保障,就更不用谈“批注式”阅读了。

然而,批注式阅读确实是让阅读进入到深刻境界的一种好方法,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如果在我们小学阶段,让孩子真正养成批注习惯,这对孩子的终身阅读将是一件重大的利好事件。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统编版教材培养孩子“批注”的习惯呢?

我觉得或许可以这样做:

一、给孩子更多自由

说真的,我们的老师太喜欢讲了,曾经听过一节阅读策略类教学的课,老师挺用心的,他试图通过让孩子学习教材批注样例的方式,让孩子练习批注。他让孩子先看看教材,然后让孩子总结教材中的批注都是怎样的,说说批注一般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我就发现,孩子本来感兴趣的眼神黯淡了下去。要知道,做“总结”,对孩子来说可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我以为,孩子刚刚接触批注的时候,还是多给孩子一点自由,他喜欢怎么批注就怎么批注,喜欢批注什么就批注什么。毕竟批注是他个人的事情,批注是给他自己看的,批注是因人而异的。在教学开始的时候,教师甚至可以出示一两段“有特点”(富有哲理、让人产生疑惑等等)的话,让孩子先自由批注,以使批注看起来并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然后老师要对每个孩子的批注进行肯定和鼓励。接着,再出示教材中的批注,让孩子大胆比较,自己的批注好,还是文本的批注好,说出理由即可。

二、给知识少些限定

当然,经过“专家们”长期研究,对于批注也形成了一些“共识”,比如批注的角度(联想类批注、疑问类批注、感受类批注)比如批注的方式,眉批、旁批、总批……,比如批注的符号,甚至批注的定义等等。这些知识可以摘要跟孩子们讲讲,但一定要把握好时机和尺度。我觉得,讲这些知识的目的在于让孩子自省和选择。一是让孩子看看,自己的批注更倾向于哪一类;有没有可能学习其它种类的批注;二是一些批注方法是不是适合自己,我可不可以选择一两种批注符号为我所用。讲知识,一定要在孩子对批注这种阅读方法已基本认同的情况下进行。但总的一条还是,一定要承认孩子个性化的批注方式,而不“规定”孩子,“限制”孩子,甚至告诉孩子这个批注是错的,那个批注是对的,批注应该是没有对错之分的。

三、给内容更加关注

当然,对于批注,在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习惯之后,我们还是要批注的内容。

怎么关注呢?展示。

老师可以让孩子现场读读自己的批注,或者用实物投影。教师要发挥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对孩子的理解能力,能够及时地、中肯的且是准确地对孩子的批注进行评价,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批注所显示的对文本理解的角度,所显示的孩子的思维特点,让孩子对自己的批注有一个大致的定位,并且巧妙指出孩子批注所预示的对文本理解的方向和进一步理解的可能性。这样,孩子可以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更好地做批注。

此时,我们还可以展示一些名人的批注图片,让孩子产生某种惊羡,懂得批注确实是有好处的,不能成为名人,但名人也有批注的习惯,这也应该是值得学习的。

当然,培养批注习惯的途径确实很多,然而,道路千万条,坚持才最重要,任何好习惯,都是坚持的结果,任何才气,都是坚持的结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