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蒜能治很多医院治不了的病 | 马悦凌

  平凡的人 2020-06-28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记得5年前的中秋,我母亲买了几斤螃蟹,一家人围在一起边吃边聊,母亲一个劲地鼓动我们多吃, 否则放到第二天就不新鲜了。那天我因受凉患了轻度感冒,流清水鼻涕,按理应该少吃寒凉的食物, 可经不住母亲一再劝说,又抵挡不住螃蟹独特的鲜香,就吃了4只。晚上回到家,有些咳嗽,也没当 回事就睡了。到了半夜,觉得胸闷,吸气很费劲,只能浅浅地吸,正常吸就会剧烈咳嗽,而且痰液很 多,都是稀白痰,气管里发出“呼呼”声。我判断自己一定是患了哮喘,可是在此之前,从未有过此 病,家里也没有准备相关的药物,半夜里又不愿往医院跑,只好自己折腾,拍胸、捶背、刮痧、拔火 罐都用上了。虽然咳嗽有所减轻,但胸闷、吸气困难并没有明显好转,还是不能平躺,只能坐着。

  我想此病很可能与白天吃螃蟹有关,可能是吃螃蟹过敏吧。因为由过敏引发的哮喘是很普遍的,可家 里又没有抗过敏的药,后来想到螃蟹是寒性的,再加上原先的受凉感冒是寒上加寒,会不会就是受寒 过重呢?我想,那就试试用暖性的食物中和一下吧。

  我就取了7瓣大蒜,拍碎,放入小碗里,再放入半碗水,加上盖子,放到锅里蒸,蒸好后趁热喝下, 喝下后暖暖的,很舒服。没过10分钟就感觉呼吸舒畅些了,而且咳嗽明显减轻,痰液也突然减少。看 来是治疗对路了。于是半小时后我又蒸了一碗蒜水喝下去,很快,所有的咳喘症状全部消失,痰一点 也没有了,我就舒舒服服地睡到天亮,第二天也没再犯,以前遇到风寒咳嗽时都是用蒸蒜水的方法治 好的,没想到大蒜水治哮喘也这么管用。

  通过这次亲身体验,一是了解了哮喘病人发作时的痛苦,二是感觉到哮喘的诱发因素与寒凉有直接关 系。那么,在哮喘的预防和治疗上,重点就应是避免受凉,避免吃寒凉的食物。我把自己的经验告诉 了许多哮喘病患者,事实证明,平时只要禁忌寒冷,就很少犯病,而如果一旦犯病,以喝大蒜水为主 ,并配合调理脾胃、补肾、补肺的温热食物一同食用,很快就能控制症状。

  有的人经常早晨起床后会流鼻血,但是捏住鼻子或用干燥棉球塞住鼻腔,血也就慢慢地不流了。我从 小就多病,流鼻血对我来说就如同家常便饭,直到前几年我用生泥鳅祛掉身体内的虚火并大量进补后 ,流鼻血的现象就再也没发生过。以前别人都说爱流鼻血的人是沙鼻子,不结实,其实不是鼻子不结 实,是身体不结实造成的。当气血补足了,体质增强了,鼻子再怎么碰也不流血了。

  可容易流鼻血的人如果阴虚火旺,就“补”不得,这时,你就要先让他将火泻掉,吃泥鳅可以,用大 蒜敷脚心同样有用。方法是将一头蒜剁碎后分成两份,敷在脚心处,然后用塑料薄膜将脚缠绕起来, 固定住。成人最好是敷到脚心发辣为止,小孩只敷半个小时就可以了。越是感到脚心辣的人,说明气 血充足,脚心对辣的吸收速度快,这种人一般敷过大蒜后,虚火很快降下来,鼻子也就恢复正常了。 有的敷了1~2个小时都没有一点辣的感觉的人,虽然同样能降虚火,鼻子不再流血或明显减少了,但 是气血两亏现象比较严重,要通过食疗及时补足气血。

  还有,大蒜敷过脚心后,一定要洗干净,有的人非常敏感,到第二天脚还会辣得很痛。有的人用大蒜 敷过脚心后,鼻流血的次数只是减少,但并未完全杜绝,这类人先要及时用食疗补足气血,半个月后 再敷一次就可以了。如果不只是早晨起床后流鼻血,而是经常流的,最好去吃2~3条生泥鳅,就好了 。

  大蒜敷脚心不但能止鼻血,还能止浓鼻涕。有的小孩总是流浓鼻涕,吃药、打针效果都不明显,给他 用大蒜敷一次脚心,第二天浓鼻涕就会减少,几天后就奇迹般地消失了。但应注意,此法只是对流浓 鼻涕有效,流清鼻涕时则不能用,用了只会加重。扁桃体发炎的人,我也让他们用大蒜敷脚心降虚火 ,再配合两个手臂上肺经的按摩,效果就更好了。  按摩肺经加大蒜敷脚心,能降肺的虚火。

  这种疗法也可以用在患多动症的孩子身上。那些多动、脾气急躁,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同样是阴虚火旺 造成,大蒜敷脚心2~3次后,孩子的虚火就明显泻了,脾气不急了,虚汗也少了。这时再给孩子多吃 补血的食物,每天给他搓脚心20~50下,很多躁动的孩子都会平静下来,睡眠质量也明显提高,上课 也能注意听讲了,学习成绩也会明显上升。

  大蒜敷脚心还可以治疗那些性早熟的孩子。坚持1周左右,孩子提前发育的现象就会减轻,家长要注 意观察,如效果明显,可减为3天一次。连续敷2~3次后,孩子就应该有明显的变化,如果没有明显的 变化,就不要再敷了,因为敷多了泻气。

  另外,此方法只用作应急处理,最多半年用一次就行了。

文源:民间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