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林山水中的清真寺 旅途中的清修地

 西宁的表情 2020-06-28

qingzhenzi
旅途记忆
旅 途 记 忆

题记:举世闻名的旅游城市桂林的甲天下山水勾勒出一幅唯美的中国画卷,乘一叶竹筏漂荡于漓江之上,犹如置身百里画廊,充满着诗情画意,而游桂林市七星公园码坪清真寺是画卷中的点睛之笔。

回族戴着白帽可以直接进入七星公园,如没戴白帽,可以凭身份证进入公园。

西宁的表情

多年前,初次带着母亲随穆斯林旅行团前往桂北海旅游,我们这个团一行七人,五位老人,两个年轻人随团照顾老人。

当举世闻名的城市桂林旅游结束,大家早早的用过晚餐

由于是老人团,每天结束旅游的景点较早,自由活动时间相对充裕。大家已经满足于白天导游带去的景点,回到宾馆,再也不出房间,惟有独往转悠。

我独自出门前,遇到了一位青海籍定居在桂林市区的一位穆斯林,他告诉我桂林市七星公园码坪清真寺值得一看,并告诉我回族戴着白帽可以直接进入公园。如没戴白帽,可以凭身份证进入公园也可以告诉入园处的工作人员,回族身份前去清真寺,即可省去入园费75元。

宾馆到清真寺乘坐公交车也就四、五站路。

这座有点特别的清真寺,门前有一条小河,顺流而下就是骆驼山。在清真寺的大殿门口可以看到骆驼的头和驼峰。幽静公园里面的幽静寺院,在国内及少见。先有寺院再有公园。我到的时候已经是昏礼时刻,大小门敞开,寺内静悄悄的人迹罕见。

在七星公园码坪清真寺内拍摄的走路响动声引来寺内一位小姑娘,从室内出来探头张望,我发现寺内有人,赶快敲门询问小姑娘:“你家的大人在吗?”小姑娘看着我说:“我就是大人!”我们相视而笑。

然后我又询问寺内的阿訇去那了。小姑娘回答:“外出办事!”我问道:“那你是阿訇的女儿吗?”

小姑娘的回答让我有些尴尬:“我是阿訇的妻子!”在我们简短的交谈中得知,阿訇是来自于云南,小姑娘是本地人,当我提出给她拍摄图片时,她有些犹豫,我解释说拍摄的图片将使用发表在伊斯兰网站上时,她同意拍摄。

桂林市码坪街清真寺在桂林市区七星公园骆驼山西侧,该寺始建于康熙十年(1671年),次年完工。占地面积3亩多,原寺为一典型四合院式建筑,大殿为民殿式,是一幢四合院式建筑, 有大殿、经堂、望月楼、邦克楼、水池房、塔布房等, 可容纳500人礼拜。寺既在桂林,风景自殊,漓江绕流,水如绿绸,四山秀色,出手可悒。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1月桂林论陷时,整座寺院为日兵焚毁。1948年得善后救济署补助和回民乐捐,便简单重修了大殿、宿舍、净水房等,于是开门恢复礼拜和讲经念经。

1959年开辟七星公园时,寺被圈入公园之内。1985年-1987年桂林市政府两次拨款2O.8万元重新建造。现该寺大殿、宣礼楼、宿舍、净水堂等一应俱全、建筑形制中阿结合,又采用现代建筑工艺施工。青砖绿瓦,金碧垂辉,为桂林山水又增添了风格迥异的一处名胜。

游人到此,必驻足观光,每日络绎不绝。

传说中修建清真寺的缘由,原本回回清真寺在桂林东郊的穿山脚下,因初建的清真寺太小,一到聚礼的日子只好分批礼拜,大家都希望再建一座大清真寺,但是周围的地主不卖地给他们。于是回回们迁移到了骆驼峰下,用一夜时间填平了山下原来的水塘,官府批准建了清真寺。

现如今骆驼峰下一片开阔的观景坪,估计就是当年填池塘留下的。

昔日,码坪头居住的是回族同胞,也叫码坪街,1959年七星公园扩建时,此地回回全部被搬迁,只留下了码坪清真寺,形成了现在的公园内的清真寺,公园外回族居民附近极少,更没有清真饮食服务。参加礼拜的是几位老人。

从桂林市七星公园码坪清真寺出来不是华灯初上,已经是夜已深,人已尽,赶快乘坐最后一班车回驻地。

桂林市七星公园码坪清真寺宣传栏。

桂林市七星公园码坪清真寺墙上悬挂的繁体字书法“寿”视乎是用阿文书写的。

桂林市七星公园码坪清真寺阿訇的书房。

桂林市七星公园码坪清真寺阿訇的墨宝,阿訇为云南籍来此地开学。

旅 途 记 忆

如果你的一生中没有一场正经的旅行,你就不算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活过。

在这里,形形色色的人,来来往往。

把影像留在这里,如若岁月偷走你的记忆,磨损你的容颜。

那么你就回来这里,寻找你曾经留下来的痕迹。

旅行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一种生活常态。

我们有一半的时间,都是走在路上。

西宁的表情

乐途带您转美丽中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