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漂洋过海,远嫁中国68年,谱写史上最美中奥爱情故事

 奥国那些事儿 2020-06-28

导语

她是降落人间的维纳斯

为爱,嫁给中国大半个世纪

她只身远渡重洋

根植中国68年

她的爱情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奥地利

她是数亿中国母亲与妻子的楷模

她和中国人民一道经历了

八年抗战、三年内战和那之后的艰难岁月

中国成了她的家,她的故乡

她和中国血肉不可分离

她是中奥两国友谊的使者和象征

是两国人民共同的亲人

她就是

奥地利女人 格特鲁德·瓦格纳(Gertrude Wagner)

中国的好媳妇 华知萍。

(瓦格纳·瓦格纳Gertrude Wagner)

为爱远渡重洋

1931年1月,来自名医鸿儒荟萃之乡——浙江东阳湖沧的杜承荣抵达维也纳警官学院参加培训。在维也纳溜冰场他结识了金发蓝眼,善意而坦诚的瓦格纳。她拉着他的手教他滑冰,虽隔着手套,但仍无法阻挡两颗年轻跳动的心。

(杜承荣在维也纳警官学院接受培训,前排右一即为杜承荣)

一次中学班聚会上,瓦格纳以惯有的安静方式对女友们说道,“我要嫁给一个中国人,我父母反对,但我要这么做!”

1934年12月,瓦格纳带着父母的祝福,孤身一人登上了的里雅斯特远洋公司的“玫瑰号”轮船,前往上海,追随先期回国的恋人。历经26天9小时,承荣将其紧紧拥入怀中。

那年她18岁。

(瓦格纳在前往上海的轮船上)

1935年2月24日,他们在西子湖畔结为伉俪。这一天,格特鲁德·瓦格纳变成了华知萍。“华”即为中华,“知萍”乃“萍水相逢,人生知己”之意。

(杜承荣夫妇结婚照)

从城市姑娘到地道的东阳农妇

度过婚后最甜蜜的两年时光,面对内忧外患的中国,“苦”与“乐”构成了瓦格纳全部的生命乐章。

(杜承荣夫妇和孩子们)

抗日抗战期间,她跟随丈夫历经了战乱、带病逃难和频繁的调任,到处颠沛流离,辗转于杭州、福州、重庆、江西百水、温州等多个城市。

三年内战,局势动荡不安,承荣拒绝撤往台湾,决定回自己的家乡为国效力。回到老家湖沧后一家七口住在父亲分给他们的两间小屋里。等待他们的却是另一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瓦格纳与杜承荣居住的湖沧老家)

由于丈夫经常被拉去接受改造,瓦格纳从一位城市姑娘蜕变成了地道的东阳农妇,肩挑腿扛,操持各种家务、农活,同时抚养5个子女。

1953年村子里建起了农村合作社,承荣一家不准入社。为了防止丈夫和孩子们挨饿,她充分发挥了作为一位母亲的想象力。她将维也纳母亲送给她的手镯截为三份,一份供孩子交学费,一份买肥料,一份买粮种。她为每月的开销做了精准的计划并严格执行。

她饲养起了鸡、鸭和安哥拉长毛兔。如果村里流传鸡瘟,她就把鸡搬到卧室里去养。她将剪下来的兔毛卖给收购站,为家人织毛衣,给孩子顶学费。

她在池塘边洗衣,在石槽边喂猪,在昏暗如豆的油灯下为丈夫、孩子们补衣、做鞋,读童话故事给孩子们听。

(瓦格纳与子女们在一起)

许多年后,女儿特鲁蒂回忆道:“周围很静,人们可以听到母亲做鞋时拉线的声音。外面被风刮得很凶,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夜,在一个寒冷的没有炉子的老屋里。天是那么冷,屋子里光线是那么暗。但是我们坐在她身边,感受到她的爱,仿佛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我们置身在一片暖融融的像童话一般美丽的风光之中。”

为了让家人能够过上一个美好的圣诞节,她提前数月便开始节约开支,并为孩子们准备圣诞礼物。她上山背着人砍了一节松枝,用布盖着拿回家里。这一点是唯有一位欧洲母亲才能做到的。

她尊老爱幼,从未在长辈面前顶过嘴。承荣父亲得病期间,她不分昼夜地守护料理,差点累死。公公含泪说道,“你真是我的亲女儿好女儿!”

三年自然灾害,严重缺粮,她总是让干重活的丈夫和处于生长发育的孩子们吃上,自己偷偷的饿着。

文革时期,她家受到了残酷的迫害,她甚至被严禁用德语与家人交流。承荣被当做活靶子受尽折磨和屈辱。

1972年,瓦格纳的母亲去世,她悲痛欲绝。当年分别时,她答应母亲5年后便回去看望他们,而当时却已整整过了38年。

(瓦格纳与子女们)

无论生活有多么艰难,她永远都是那么坦然、安详,坚强而质朴。自始至终无怨无悔,甘之若饴。她与丈夫携手走过了严冬的漫漫长夜,终于迎来了人世间料峭的初春。

1979年,承荣终于翻了身。夫妻俩似乎又回到了青年时代。每天一早,他俩相互搀扶着走去东阳河边散步。历经44年,她再一次从收音机中听到了多瑙河圆舞曲。

命运的最后一次考验

仅沐浴了10年的恬淡时光,命运再次向他们发起了考验。

1989年7月,承荣被查出患有癌症。承荣对妻子说,药的味道跟尿一般,他吃药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想陪妻子再往前走一段。

(瓦格纳与奥地利家人的互通书信)

或许老天是想让承荣走得轻松一些。瓦格纳在维也纳的弟弟找到了奥中友协常务副主席、奥地利著名汉学家格尔德·卡明斯基教授,向他诉说了姐姐瓦格纳在中国的境遇,希望可以得到他们的帮助。

(瓦格纳与丈夫杜承荣)

瓦格纳的奥地利国籍证明在卡明斯基教授、华人领袖鲁家贤等奥中友协成员的各种催促奔走下,终于办妥。1990年4月,承荣脸上带着幸福和满足,将卡明斯基和燕珊带给他太太的国籍证明紧紧拽在手中,然后便永远的离开了与他相濡以沫55年的妻子。

(瓦格纳与汉学家格尔德·卡明斯基教授初次见面)

(瓦格纳手持奥地利国籍证明)

来自维也纳的召唤

1990年10月底,时隔56年,瓦格纳在维也纳市长齐尔克博士的邀请下重返故里。市长不停地擦拭着泪水,问她是否愿意留下时,她回答,维也纳是她的出生地,但她已经嫁到了中国,所以中国成了她的故乡。她还要回到中国去,她的孩子们在等着她。

(奥地利教育文化部部长伊·吉勒尔向瓦格纳授勋)

(奥地利下奥州议长哈姆佩尔向瓦格纳授勋)

1995年初,在多方劝说下,瓦格纳终于同意接受电视台的专题采访。奥地利电视台和浙江电视台的成功合作,是由卡明斯基教授一手促成的。纪录片播出后,在两国引起了巨大反响。各种信件铺天盖地般地涌向瓦格纳。面对各种媒体的“倾盆大雨”,她始终平静而谦和地说,“我并有做什么事。”

(卡明斯基教授向瓦格纳致意)

1997年10月,奥中友协和经济社会博物馆共同筹办了有关瓦格纳的生平事迹展览会。

(卡明斯基教授向笔者展示之前在瓦格纳个人生平展上展出的部分物品)

11月中旬,由卡明斯基教授撰写的瓦格纳女士个人传记德文版《Verheiratet mit China》(《嫁给中国》)的首发式也在维也纳举行,次年,中文版《苦乐人生》在中国出版发行。

(瓦格纳传记《苦乐人生》)

奥地利总统托马斯·克莱斯蒂尔在接待一位国王和一位总统之间安排时间同瓦格纳女士会晤。瓦格纳作为中奥两国的民间使者,向总统呈递的国书便是她心中怀有的爱与忠诚。

卡明斯基教授告诉笔者,瓦格纳在看完根据她的故事改编而成的电影剧本《芬妮的微笑》后,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因为剧中有两个情节与事实大有出入,一是说她初到东阳时在河里裸体游泳,但事实上她是穿了衣服的;二是说她与公公吵架,事实上她从未在长辈面前顶过嘴。她希望卡明斯基教授可以帮忙联系剧组修改剧本,一是不希望观众误解,二是这样的画面对于她的丈夫和村人来说都是有失颜面的。

“一再坚持,我愿,我能!”

瓦格纳上中学时,一位名叫克吕莎斯托玛的女教师曾赠予他们一句格言:“一再坚持,我愿,我能!”教会他们一旦立志,便矢志不渝。瓦格纳显然是从中汲取了力量,帮助她走过了日后那段漫长而艰辛的岁月。

(瓦格纳上中学时的照片)

她深爱着他的丈夫及他足下的土地。她曾多次断腕拒绝了回奥的机会。她说,她一生的情愫都属于她的丈夫,他去世后,自然也就属于他的国家了。

“我一点都不后悔!”她对每一位询问者说:“因为他是一个好丈夫。他从未让我失望过。”

2003年2月26日,她永远的陪在了她的中国丈夫身边,守在了这份她坚守了一辈子的爱情边上,这块载着她一生苦难与幸福记忆的土地上。

(瓦格纳与卡明斯基教授之间互通的书信)

作者:饶芳萌

醉玲珑人间最美是清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