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文卫|从挖野菜说起

 西宁的表情 2020-06-28


从挖野菜说起

闲暇中打开手机看百度,农村野菜很上眼,先看看"400农村野菜图片",翻了一下,高清图片一路一路的目不睱接,再仔细看了看,除了蒲公英、灰条和苦苦菜外,都好像没见过,比如马兰菜、鸭脚菜、野磨芋、苋菜等连名儿都不曾听说。

于是想到了野菜具有地域性,便兴味盎然地罗列起自己家乡的野菜来,也由此引起了关于野菜的一些琐事。

压着拍头数,我们家乡的野菜也挺丰富,不比内陆那些地方差,并且是真正的冷凉作物啊!夏天调饭或煮好后炝油吃的有苦苦菜、马银菜、莆公英、花花菜、娘娘菜、大耳朵杂菜、灰条菜、鹿角菜,菌类的有地衣,蘑菇,腌制的有苦尕菜,做成群巴吃的有活萝卜、荨麻、齐艾,饭里炝味道的有野葱、蒜泡络、野葱花,娃娃们从地里挖出来擦掉土了直接吃的有辣辣盖、蕨蔴、羊奶头、水平平、芝麻、,白吉,还有马鸡肉、麻傻傻、鸡大腿、鹿茸角、木梳花根,还有盛夏以后到山里去吃属于高山地带野果一类的有地皮、酸瓶瓶、鸽子嘴、野樱桃、梅子、滚巴郎、红丢丢,黑刺果,十字果。

这都是田野的味道啊,可见大自然待我们真不薄。

在盘点家乡这些野菜的时候,见物思旧,触景生情,难免不勾起我对往昔岁月的淡淡的牵连。在家乡野菜里提到的地衣,当地人叫地娃,跟黑木耳很相似,木耳是树木的耳朵,地衣也该是大地的耳朵吧。只要是能生地娃的那一带,一场大雨后,第二满地满滩都是地娃。那是六零年生活困难时期,大家都吃"代食品″,各地"代食品"配料不尽相同,我们那时的"代食品″由麻渣、麦麸子、木梳花根、还有地衣等,磨成粗䂦子可撒拌汤,也可蒸馒头,形似土疙瘩,味似中药渣。那时我们在学校是低年级,早早放学后就有一个老奶奶领着到泉儿滩里去拾地娃,雨后的地娃颤嫩嫩儿的,亮晶晶儿的,比姆指蛋蛋大,太阳晒干了的,跟羊粪蛋蛋分不清。不论湿的干的,我们得拼命拾,拾上了就交到生产队食堂换饭吃。

在家乡野菜中,唯有地娃给我的印象最不好。

说到苦苦菜,那是我和我们这一代(当然还有前辈)人宠爱的一种野菜,有这样一句歌词对苦苦菜作了全面诠释:"苦苦菜,根根黄,它是穷人的救命粮"。旧时的农村隔三差五就遇荒年,旱灾涝灾虫灾雹,常使农田颗粒无收,庄稼人闹饥荒的时候,是苦苦菜救了他们的命,还有野胡萝卜也是。家乡野味虽多,但遇到荒年能指得着的只有苦苦菜和野胡萝卜,这两样煮着吃、调饭吃,不伤胃,很填饭,可以说是百吃不厌。其他野菜野果只能吃鲜吃风味,常吃不行,伤胃口,弄不好会中毒。

人们对旧时皮包骨头的穷人养命的苦苦菜经过科学研究,从医药学、营养学方面给予这样的定位,医学方面认为苦苦菜可以清热解毒、凉血,可以治疗乳腺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蜂窝组织炎。苦菜水煎浓缩乙醇提取液,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都有抑制作用。营养学方面认为苦苦菜新鲜爽口,清凉嫩香,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脂肪、纤维素,以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

烹调方面也有研究,说苦苦菜生吃略带苦味,用开水烫一下加热制熟,苦味可除。苦菜可炒肉、炒蛋、做汤,或加些大豆粉做成小豆腐吃,也可以用水烫后蘸面酱吃。

不过当地人普遍的吃法是扬到青稞面巴鲁里吃最实在,煮好菜炝上青油当梢子吃青稞面搓魚、长面特色风味十足。 

马银菜是农历三月初就可以去挖的野菜,是这里透出地面最早的野菜,比苦苦菜早二十多天。生长的地方也不一样,苦苦菜长在庄稼地里,土壤肥沃又不板结的地方,刚出土的菜芽是紫红色,下面埋在土里的茎又白又嫩,有的筷子一样粗,二寸多长,调饭吃没苦味,尽香。马银菜主要长在水沟边、河滩里、塄坎上,喜欢与小草为伴。早年没有反季节蔬菜,吃了整整一个冬天的巴鲁,调饭的只有洋芋、萝卜、酸菜、干菜,碗里没一点绿影儿。挖上马银菜调饭,吃的是春天的味道,享有春天的感受。马银菜是药材,调饭有一种淡淡的药味。根可入药,性热,治肠胃阴冷腹泻。

苦尕腌制后食用别有风味,其功能如同豆腐乳,是调胃口,增加食欲。喜欢吃腌苦尕的人,吃饱了放下碗的时候,如果见了腌苦尕,准会再就着苦尕吃一碗。

以前农村烧野灰种田,土地肥力不足,地里的野菜也又瘦又小,还没有,挖不上,所以刚透出地面的蒲公英挖来调饭,车前草也是,车前草我们叫大耳朵杂菜,这两样野菜地边、路边、场边、墙根等随处可见。

现在好像不太爱吃这些了,挖蒲公英的人还有一些,开花了也挖。说是医书中记录,蒲公英具有味苦,性寒入肝,花粉含有维生素、亚油酸,枝叶中则含胆碱、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它的功能是清热解毒,消肿、利尿,具有抗菌的作用,能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利胆和保肝的作用。人们就挖来晒干泡茶喝。

车前草房前屋随地可挖,拿来调饭使只调洋芋萝卜的面条不再白生生的,多少有了绿色,味儿也淡淡的香。后来人们懂得了车前草具有利尿、止泻等作用,也就去挖来做汤、做粥或凉拌、做车前草肉片汤、车前草叶粥等。

野葱花用来炝饭特别香,能增加食欲多吃饭,拔野葱花六七月里到深山的草坡上去不有,过去挡羊的、砍柴的、打猎的,时而拔来两三把挂在梁头,来客人了,揪下几朵炝在饭里以示招待。现在小孩们不吃,说是小虫,非从碗里拣掉不可。

据说在农耕文明之初,蔬菜也曾是野菜。相传自神农尝草之日起,植物也同样在人类发展中进行驯化。有些曾经的是滩里、山里的野菜,被驯化种植成了如今的蔬菜。然而挖野菜和吃野菜一直都伴随人们的生活。人们食用的菜依然来自野外,采摘之风依旧盛行。“参差荇菜,左右采之”,诗句描绘了当时的民俗民风,是当时人们普遍挖野菜的写照。以至于到了唐代,专门为采摘野菜而设了民俗节日,听“挑菜节”。这一天,几乎家家户户的妇女儿童都要提着笼子,拿看铲子,到麦田、山野中去挖野菜。《诗经》中提到的可以吃的野菜多达二三十种,挖野菜是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当时还有春季遛百病的说法:“春季田间游,百病不露头”,"阳气吸在身,百病不缠身”。这种挖野菜的民俗,正好是踏青、遛百病的活动。而且挖野菜的民俗大多在麦田中进行,可以借此除去田间的杂草,保证麦苗的正常生长。

明清时挖野菜是为度饥荒,野菜在这时几乎与饥荒画上了等号。挖野菜是一种苦难生活的表示,不再是一种生活的情趣。当时大部地方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比较恶劣。“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这首旧民谣就反映出当时挖野菜已经是饥荒所迫。

历史进入新千年,人们的生活好了,餐桌上的牛羊肉、鸡鸭鱼内多了。“过去在碗里拣肉吃,现在在碗里拣菜吃。”野菜开始成了餐桌上的一道菜,吃野菜不再是度饥荒,野菜不再是苦日子的一种象征。吃野菜变成了时尚,变成了养生之道。挖野菜、吃野菜又像当年盛世唐朝,成了一种情趣生活。


作者简介

马文卫   19485月生于青海省门源县,从事中小学教育35年后退休,现被门源县志办公室聘为方志编辑。中国作协会员,撰写出版文学书籍13部,300余万字,以小说创作见长。

     联系地址 青海省门源县志办公室

欢迎广大作者投稿,摄影作品,游记,散文、小小说、诗歌均可。文责自负,自行校对。投稿时请附作者简介与需要配图的照片。西宁表情平台发布的均为原创作品,请勿一稿多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