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否?知否?世界上最疼你的人老了!/一朵莲

 西宁的表情 2020-06-28


知否?知否?

世界上最疼你的人老了!

文字:一朵莲 

晚上洗漱时,看镜子里的自己,恍恍惚惚有些陌生,像是看到了父亲和母亲的影子,又不完全是,镜子里的人分明有自己的一些精神长相。

人到一定年龄,容貌声音动作会越来越像自己父母,这是基因遗传的功劳,也是我们历经生活的种种刁难打磨后,向时光妥协,向生命之源寻求安抚的心理倾向。

也是到了这个年龄,我们才会想到父母的诸多不易,开始有反思,有后悔,有弥补,但世上最疼我们的人不是离开了,就是老得哪儿也去不了,就连倾听我们说笑的能力也没有了。

每次去看母亲,我心里总踌躇拿点什么好,感觉拿什么都没有用,一切当初许诺的好东西,对老人来说全是废品,根本没有用。手里拿点东西进门,只是自己觉得非常孝顺和慷慨,也给老人脸上添光,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伪孝顺和伪慷慨!

父母渴望的礼物是儿女的健康和幸福,以及不定时的陪伴和倾听。就像我们年幼时,回到家第一时间找妈妈,看到妈妈就安心了一样,父母看到儿女,和儿女们唠唠,他们的心也会找到安宁,从而心情愉悦,少生病,少吃药。

很多儿女,给父母买最贵的药和衣服,却舍不得花点时间陪父母吃顿饭,聊聊天。父母进了医院,倾家荡产地救治;父母走了,花巨资请阿訇念经,散海蒂耶。其实,儿女的陪伴才是能解父母病痛和延年益寿的良药,父母想要的无非膝下儿孙承欢的天伦之乐。怀念和搭救必不可少,但父母健在时给予他们疼慈和爱,是最圆满的善功。

生命有来有去,谁也无法抗拒。父母健在时,尽到了孝心,当有一日离别的序曲响起,我们才不至于心痛后悔到丧失理智,把父母交给医院做各种抢救。其实,很多抢救措施是无效的,是过度治疗,除了加重病人的痛苦和消除一点儿女的愧疚感之外,别无益处。

我是顶不喜欢和父母待的人,和他们在一起,会浑身不自在,很焦虑。从小到大,就喜欢一个人待着。记得有一年开斋节,一家人都在北屋吃凉面,我一个人在西屋看书看睡着了。突然发生地震,被巨大的动静摇醒,仰躺在炕上,就看到房顶哗一声离开墙面,又哗一声合上。睡眼朦胧地走出房间,父母姐姐哥哥们都在院子里,他们不叫我是习惯我的不合群,以为我自个儿出去了。

成年以后,和父母聚少离多,情感愈发无从表达。直到亲历一次离别,我对自己的无知和对父母的淡漠有了最为深刻的检讨。

有一年冬带着两个儿子去敦煌看望父母,回家的时候,买了便宜点的车票,谁知司机为逃避检票让我们乘坐小车去几里外的地方等候。父亲一下紧张起来,好似有人要拐卖掉我和孩子们,拉上母亲一起坐上小车,到了地方,戈壁滩的风吹得人行走困难,年过七旬的父亲抹下白帽子攥在手里,欠着身子小跑过去拜托司机路上多照顾我娘仨,脸上始终挂着讨好的笑容。我心酸极了,眼泪冰冰凉凉地爬满脸颊,父亲求人的样子终生难忘。父亲心里我是他的掌上明珠,只有托付妥当了,方能安心,可他不知道对于旁人来讲我只是个乘客,没有人会在乎他的殷殷心情。写这段话时,我停下来回忆到底是哪一年?是不是从那以后再没见过父亲?可脑袋里一片混乱,根本理不出头绪。如果是永诀,我就没有机会跟父亲说句我爱他,更别说尽一点孝道……遗憾,是一把比无知更钝的刀,它不会让你瞬间血肉横飞,但一定会让你随时感受锉骨之痛!

当儿女越来越独立地面对人情世故和风霜雪雨,说明已经成长成不依赖父母的大人了;当父母越来越喜欢黏着儿女,凡事征求儿女意见时,说明他们已经老了。父母的老,还在于开始健忘犯糊涂,开始唠唠叨叨,开始爬不动楼梯,开始关注养生,开始放弃以前的爱好和坚持……老去的迹象很多,但很多父母强撑着不愿表露,不愿让儿女为自己分心劳神。可我们不能对父母的变化熟视无睹,残忍地让他们不但要忍受岁月的伤害,还要忍受自己儿女的伤害。

有人说,现在人们对信仰的虔诚和对父母的孝顺,都在朋友圈。实际上,很多儿女已经身体力行在孝顺父母的路上。

有一个姐姐,很美,她对老母亲的孝顺,真的很感动人。她会每天跟我分享和母亲的点滴,给母亲做了什么饭,陪母亲去了哪里。她有好几个哥哥弟弟,但她一点也没有推卸责任,二十年如一日,尽自己的力量让母亲过的安心和舒心。

还有一个哥哥,也愿意跟我分享一些和老父亲的故事,他带领众兄弟姐妹给鳏居的老人娶了老伴,并定期看望照顾。我想,在复生日,他一定会比别人多一份恩赏。有些儿女,阻拦父母再嫁或者再娶,这是不人道的,“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只要老人高兴,儿女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

常和孝道之人打交道,会提升自己的修养,让自己变得更柔软,还有一样最大的保障就是:不吃亏。孝顺父母的人,都很善良,有情有义。

放了暑假,我建议请母亲来家里小住,两个儿子欣然同意,小儿子陪我去小商品买新床单被套,亲自挑选了认为外婆会喜欢的花色。大儿子随时待机展示大力士范儿抱外婆上楼。老话说的好:“前院的水往后院流”,如果我们不想有孤寂病痛的晚年,就趁着天晴,把水路修好。

孝顺,还是一种智慧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2019年1月27日

文作者简介
一朵莲 回族,青海化隆人,一个和孩子们一起享受成长的母亲,一个看透生活本质、依然热爱生活的女人.

欢迎广大作者投稿,摄影作品,游记,散文、小小说、诗歌均可。文责自负,自行校对。投稿时请附作者简介与需要配图的照片。西宁表情平台发布的均为原创作品,请勿一稿多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