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若夏沫的西安印象(三)

 西宁的表情 2020-06-28


西安印象(三)

文图:浅若夏沫(青海) 

浅若夏沫的西安印象 (三)

去华山是在去年的暑假,陪着孩子,专门找了一个非旅游旺季的日子,以免把时间都浪费在排队等候了。

 之前就有朋友对我说,华山不如黄山美,若是去过黄山,华山可去可不去。如此,我对华山并无多大厚望。然而世间之事往往如此,山下服务大厅的保洁员告诉我们,前几日一直下雨,没法登山,这几日天气放晴,山上雾气大,别看山脚下白茫茫一片,到了一定的高度,就可以看见云海了。我内心一阵狂喜,那正是我梦寐以求的场景。

开始登山了,我旁边一个小女娃一听说既要摆渡,又要走索道,高兴得欢呼雀跃。2000多米的海拔对我来说不算什么,但拔地而起的陡峭却令我望而生畏。摆渡途中,山道迂回蜿蜒,挺拔如削的山体在浓雾的笼罩下模糊了线条,平添了几许神秘。我拿起手机,想把这些难得一见、充满意境的迷雾华山拍下来,可惜车辆在颠簸、车窗不清洁、山中多雾霭,需何等高超的技术啊!摆渡结束后就开始走高空索道了,缆车里不断听到女孩子的尖叫声,那是缆车突然加速后兴奋的尖叫。可惜缆车外雾气如白乳弥漫,上不见天,下不见地,周遭更无山体围绕。此时便有一种无形的遗憾在心中鼓荡:华山啊华山,就算你没有黄山的肥美与丰饶,没有黄山的灵秀与变幻,你也总该露露脸,让我看看你的线条吧……同车的人皆有遗憾,可遗憾之余便调侃着华山,调侃着迷迷茫茫的白雾,其中一位老人特别有趣,他说:偷懒偷对了,就该坐缆车,不然怎会成仙……他友好和善,笑声不断,处处是一个过来人的豁达和风趣。大家说笑间,缆车突然改了节奏,慢如蜗牛,稳如泰山,最后竟然停止不动了,诧异间,世界突然大变:群山巍峨,云海蒸腾。我们一愣,继而欢呼:华山,真真奇妙也!亦真亦幻也!不用说,大家一阵狂拍,仿佛跟时间赛跑,争分夺秒。

    啊,善解人意的缆车停了下来,我们飞速下车,往西峰可劲地攀登。西峰,海拔2082.6米,已近咫尺,到顶之时,风呼啦啦地吹,峰顶的游客们,长头发的一律变成梅超风,短头发的统统变刺猬,站立之时,被劲风摇荡,惶惶然唯恐献身云海坠落成仙。可群山宠辱不惊,巍峨耸立,一任云海缭绕逍遥,仿佛伯牙子期,琴瑟和鸣,全然不顾游人的拜膜和狼狈。

    在西峰,我们狼狈了很久不肯离去,只为了这千载难逢的一望再一望,毕竟这里是我们今日所登的最高目的地,再高一点的南峰(2154.9米),因为时间和体力我们放弃了,人生亦往往如此,必要时,总得给自己留点遗珠之憾。

    从西峰的观景台上一下来,风好像突然变得猥琐了,我们按照既定的路线赶往金锁关。上攀下行途中,景观无数,云海变幻莫测,山峰如刀削就,古松相应,偶有妙石布阵,洞窟成舍,真真饱我眼福,悦我心怀。到了金锁关,太阳也爬上来了,然而他似乎收敛了万丈光芒的气势,不愿做华山的主角,仅仅凭借着有限的光窥视着这云山云海。我曾一度渴望太阳公公拿出他应有的气势给华山一个更加灿烂的云空,那一定是最最令人震撼的美!当然,最震撼的美也会以最快的速度消失,云飞雾尽,华山也只能在独孤中以挺拔险峻夺人心魄。所以,世界上有很多种美不是个体的存在!

    下午三点多,我们上了北峰平台,北峰倒是空旷,只有两块大石头,一块刻着金庸手书的“华山论剑”,一块刻着他那幅著名的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对面的山崖有一条长蛇般蜿蜒的小路,一个个人影蚂蚁一般在上面蠕动着,看上去凶险无比。那就是“自古华山一条路了”,通向掩映在云雾飘渺中的华山顶峰。

看看时间是该下山了,北峰也依然云雾笼罩,我们从这里坐索道下山,玻璃窗外一座座孤峰兀立,让人胆战心惊。看来华山索道的角度极陡,上下落差也极大,因为我居然耳鸣了。索道运行时间也远比想象的短,一会就到了山脚。而我虽然体力尚存,膝盖却有些疼痛难忍了,儿子搀扶着我走下山的台阶。云海慢慢地在我的视线中消失了,雾气已不是上山时那般浓重了,松木影影绰绰,石壁上的刻字在雾中自有一番润润的湿意,偶有黄色的野花在石牙上诗意的绽放,一座尖顶的瓦房挂着被雾气润过的红灯笼,在迷雾中隐隐约约,和松树相印成趣。

    终于回到古城西安,已是夜色沉沉,城墙上灯火璀璨,虽是新砌的墙,亦是很有古韵。

    就写到这里吧,再见,华山!

欢迎广大作者投稿,摄影作品,游记,散文、小小说、诗歌均可。文责自负,自行校对。投稿时请附作者简介与需要配图的照片。西宁表情平台发布的均为原创作品,请勿一稿多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