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国存 | 光棍背锄

 聚力阅读 2020-06-28

■ ■

心情音乐  边听边读 

记得小时候,每到暮春初夏,天边便传来了布谷鸟的叫声:“布谷布谷”,“布谷布谷”……

      在田野里割草撒欢的孩子们,一个个便不约而同地仰起头向四下里瞅……当瞅见那个款款飞翔的翅影,便遥望着那个方向扯起嗓子应和着喊了起来:“光棍背锄,蚕老麦熟”“光棍背锄、收麦种谷”……

      记得 一天早上,我睡得正香,父亲大声叫我说:“光棍背锄都叫几遍了,赶快起来把地里的麦子捡回来!”贪睡的我很不情愿起床,埋怨光棍背锄为什么叫得那么早,把我从床上叫到地里。那时我还小,哪里会体谅大人的辛苦。

      我曾好奇地问过奶奶:“为啥叫光棍背锄?”

      奶奶耐心地解释说:“称布谷鸟为光棍背锄是祖宗留下的名字,每年到了收割麦子的季节,它就站在树梢叫,‘光棍背锄’‘光棍背锄’ ……就是催促那些平时不下地的懒汉和光棍们,赶快起来吧,背上锄头,该下地管理庄稼啦。”

      母亲在一旁插话说:“布谷鸟叫的是‘光棍背锄’,意思是如果不背起锄头下地劳动,那长大一定会讨不上媳妇打光棍。”

      我听了似乎明白又似乎不明白,但常常用奶奶和母亲的话鞭策自己,勤奋学习,踏实劳动,希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灿烂的幸福,目的也许不在于使自己告别光棍,而在于给自己的人生一份满意的答卷。

      长大了我才明白,光棍背锄是布谷鸟叫声的音译,它象征了丰收的使者,预示着金灿灿、黄澄澄的丰收季节到了,催促人们要勤劳,赶快投入到收获的忙碌中。同时播下秋季的种子,开始耕耘下一份收获和喜悦。

      在我心目中,光棍背锄是吉祥鸟、益鸟。它不但叫人勤劳,而且每天从早到晚不停地捕捉庄稼地里的害虫。在田野里,我曾近距离地仔细观察过地头那棵树上栖息的一只光棍背锄。那是一种漂亮的鸟,头是翠绿色的,两颗黑珍珠似的眼睛,流露出机灵的神情,像镶嵌在翠玉上的黑珍珠,闪闪发光,一张小嘴是鲜红色的,一见人就“布咕,布咕”地叫,它的身子是碧绿色的,尾巴长长的,绿绿的,油光闪闪,美丽无比,它的腹部是天蓝色,真像是涂了一层油似的,光滑光滑的。一双黑红相间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绿油油的树枝。

      那时候我还小,不知道怎样去保护鸟类,就知道光棍背锄很好玩,在乡村随处可以看到,甚至可以随时抓到。我们这些顽皮的孩子,有时会把抓到的光棍背锄用细绳子拴起来,然后往空中一抛。这时,光棍背锄就会飞起来,我们一拉绳子,它会重重地落下来。这样反复几次,光棍背锄就会精疲力尽。光棍背锄并没有错,真正有错的是我们这些不谙世事的乡下孩子。

      每年四五月份,光棍背锄站在高高的树枝头,用一种村民熟悉的声音告诉村庄,马上就要春耕了。这时候,农民赶着牲口,踏着湿漉漉的露水走向田野,把深耕的犁铧插进苏醒的土地。那些日子,村民们在光棍背锄的叫声中展望着一年的收成,在一种祥和的气氛里,听着光棍背锄的委婉的歌声。

      春种已结束,乡村很快就进入夏忙了。麦子黄的时候,光棍背锄的叫声此起彼伏,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一片鸟语声中。田野如一首香甜的歌谣,荡在金黄的麦浪上。村民们忙着磨镰,修理农具,准备夏收的一切用品,开始了一年最忙碌的夏收。那时候,我总是看见父亲早早起来,很晚才回家。母亲每天都会煮一些咸鸡蛋,让父亲补充营养,说是收麦太累人,身体吃不消。母亲把平时不舍得吃的咸鸡蛋留在收麦时吃,也是对出大力、流大汗的父亲的一种补偿吧!

     光棍背锄是依附于村庄生活的,它属于村庄和田野。村庄是它生命的摇篮,离开村庄它就失去了生活的根基。就像出生在村庄的我,虽然已经居住在喧闹的城市,但是离开村庄,心里总是空落落的。城市里的光棍背锄都是被囚禁在笼子里的,离开了村庄,离开了田野,离开了蓝天和大地,它们怎么能快乐起来呢?远离了村庄和田野,远离了农耕文明,人类是否会落得和光棍背锄一样的命运呢?

      我常常想,我又何尝不是一只飞离村庄的光棍背锄。只要村庄还在,我的记忆永远不会泯灭。

作者简介

杨国存,河南省内黄县二安乡大寨村人,内黄县卫计委干部,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安阳市散文学会理事。

1971年参加工作,先后在本村学校、后安联中、二安乡中任初中语文教师,1986年调县政协办公室搞文秘工作,1989调县委宣传部任新闻干事,1994年调县计生委任党组成员。从1986开始,坚持业余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到2005年,在国家、省、市级新闻媒体发表新闻通讯1000多篇,并有50多篇先后荣获国家、省、市级好新闻奖。

2005年退居二线后开始从事散文创作,10多年来曾在《奔流》《莽原》《文苑》《邺下散文》《河南农村报》《青年导报》《河南新闻出版报》《安阳日报》、《安阳晚报》、《濮阳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散文300余篇,并有多篇获奖,出版了散文集《散落的花瓣》《一亩心田》,第三本散文集正在结集中,参与了内黄县老区《革命故事》《革命人物》,《内黄文化》以及《走进内黄》系列丛书的写作编辑工作。

是一种鼓励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投稿须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