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平有约】潘小平:新安在天上

 聚力阅读 2020-06-28

■ 

心情音乐  边听边读

今天开始,《小平有约》与您相遇在每周三。潘小平老师作为一名安徽人,对安徽深远文化的解读,对安徽特有的风土人情的描写,让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安徽,还看到了安徽背后的文化厚度和底蕴。而具有大视野、大格局的潘老师,透过安徽文化更多的是对世界、对生活、对文字的感知和认识。对生活细腻的描写,对事物独特的感知,所具有的独特视角让她的文字个性飞扬,读起来麻辣鲜香。

让我们关注每周三,与小平有约。

新安在天上

——关于徽州文化的流域描述

作者:潘小平

滋育徽州文化的新安江,发源于休宁县西南海拔1626米的六股尖,最初的一段称率水,在屯溪汇合横江后始称新安江。这条江的绝大部分,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两岸山峦起伏,河床比降大,峡谷与险滩衔接,水流湍急。清代诗人黄仲则曾发出这样的感慨:

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

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

在新安江流域,集中生活着来自于北方十三省的人口,土地的压力很大。“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加田园”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徽州人深刻的危机意识,为了生存,人们蜂拥而出,求食于四方。徽谚所谓“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由此形成了一支与晋商相抗衡的强大的商业力量,史称徽商。而万山环绕中奔涌而出的新安江,是徽商从皖南和浙西进入杭嘉湖,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一条黄金水道。

没有新安江,就没有后来的徽商。

在这条古老的河流边上,至今还留有许多水码头,比如渔亭、溪口、临溪,比如万安、渔梁、深渡……在历史上,它们都曾经非常非常的热闹和繁华。而且广义的新安江流域,还应该包括它的四大支流率水流域、横江流域、丰乐河流域和扬之水流域,在这个广阔的区域内,分布着无数的乡镇和村庄。旧时,在率水边,一年四季都堆满了如山的木材,放排的山民就住在水边简陋的木棚中,发排的季节,号子声在江面和两侧的深山间久久回荡。

当横水从西北方向,率水从东南方向各自奔流而下,在黄山脚下的屯溪汇合,就成了新安江。此时它已经汇集了数不清的溪流,所以这时的新安江看上去十分阔大。而横水、率水、新安水汇合之处,就叫“三江口”。

站在三江口上,白天倒还不觉得什么,不过是水溪环绕,气息洇润;入夜,则童话一般,美得无以诉说。只见城市的霓虹之下,横水、率水和新安水缭绕变幻,浮光摇影;水中屋宇参差,错落动荡,三江两岸灯火缠绵,景象莫测。尤其是站在横江近江口的老大桥上,更觉夜色轻柔,江水深幽,美不胜收。俗称老大桥的横江老桥,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见诸于文字的名称叫“镇海桥”,为六墩七孔拱圈石桥。它的拱圈、拱脚,用褐红色麻条石交错砌筑,桥面、桥栏则采用屯溪下游浙江淳安茶园镇所产“茶园青石”铺设。昔年,桥下百舟泊留,炊烟袅袅,形成著名的海阳八景之一的“屯浦归帆”。那是夕阳西下时分,鸟儿从水面上飞过,有些倦怠,日暮乡关的愁思,便渐渐笼罩了整个画面。而新建的新安江大桥,则充满了现代元素,看上去巍峨壮观,站在桥上,环顾山崖陡峭,绿树苍苍,山花绚烂,瀑流如烟。流水、街市、人家、帆影,倒映水中,边上,屯溪街市高楼耸立,直入云天。

位于新安江北岸,屯溪盆地中央地带的屯溪市,1700多年前,还是一片广阔的水域,荒无人烟。据《新安志》记载,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战发生的那一年,孙权为清除黟、歙等地的山越土著,派威武中郎将贺齐屯兵于溪水之上,这便是“屯溪”二字的由来。彼时的贺齐将军大约没有想到,他的一次屯兵,会造就一个千古名镇。

因为处于三江口这样水运便利的位置上,屯溪很快发展成为徽州地区一个重要的水陆码头。南宋时期,偏安杭州的小朝廷大兴土木,广造殿宇,徽州木材多由新安江下泛至南宋都城临安,大量工匠也沿新安江被征调入都,宋城建筑风格随之传回徽州。所以同属于古徽州的屯溪,其街道的商埠风格,多沿宋时遗风,被人们称之为“今日宋城”。

俗话说“屯溪美,一半街市一半水”,这里的一半街市,指的是屯溪老街。老街北依华山,南临新安江,处在率水与横水的交汇处,形成了三江汇聚的地理优势。元末明初,屯溪率口人程维宗在三江口一次性建造了47间商铺,用来招徕商贾,囤积货物,为最早的老街雏形。明清两代,徽商崛起,雄震海内,屯溪作为徽州水陆运输的交通枢纽,刺激了老街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镇海大桥建成之后,交通更为便捷。清咸丰、同治年间,徽州炒青绿茶,一律是集中在屯溪精制,从而创制出了驰名中外的“屯绿”品牌。所以旧时的屯溪老街,茶工云集,茶号林立。老街上的很多铺号,都是百年老店:“老翼农”药号开创于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紫云馆” 扩建于清咸丰年间;“程德馨”开创于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同德仁”开创于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到了清末,屯溪老街已发展成为钱庄、典当、银楼、药材、绸布、京广百货、盐糖日杂、瓷器、黄烟、锡箔、纸张、酒楼、饭庄等行业齐全的繁华街市,商肆林立,客栈遍布,百商拥堵,市声腾喧。根据1935年《中国经济志》记载,“休宁商店1200户,屯溪占其半”,可见直至上个世纪30年代,屯溪仍是徽州最大的进口、出口和转口码头。

解放以后,尤其是改革开发以来,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今日老街已经不再是屯溪最中心的地段。它目前所处的位置,是在昔日的旧城中心,依山随水,蜿蜒流转,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集宋、元、明、清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商业步行街,被人们誉之为“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老街两侧的建筑,呈沿街开敞式和内天井式两种,结构有二进二厢、三进三厢,是徽州习见的“前街后河”的大铺面格局,一律鱼鳞小瓦,粉白墙,挑屋檐。这种多进深邃的房屋结构,形成了屯溪老街前店后坊、前店后仓、前店后居,或楼下店堂楼上居的经营兼生活模式,而老街两侧的武举巷、珠塘巷、祁红巷、渔池巷、枫林巷、梧岗巷等等18条巷弄,把老街沿展成鱼骨式形态,和周围的山水人家紧密勾连。青山、绿水、古桥、老街,完美结合,如现代著名文人郁达夫在《屯溪夜泊》中所描绘的那样:

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

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

新安江畔旧有徽城,在今歙县。徽城也是徽州府城,处山水聚合之地,著名的乌聊山斜贯而过,依山势将整个城区分为长青山和斗山两大片区,西片区为古徽州府城,东片区为古歙县县城。府城的东城墙依山而建,山体与城垣融而为一。据史书记载,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歙人汪华据有歙州,将州治自万安迁于此,始筑城垣。此后,这里一直是县治、州治、府治所在地。

乌聊山是徽城的象征,亦是昔日府、县两城人民重阳登临的胜地,登高西望,府城一览无余。徽城城西临河而建,扬之、布射、富资、丰乐四水在此汇合为练水,东出与新安江合流,汇入千岛湖。古人所谓“静江如练”,可知练江天生是条安静的江流。除了每年的六、七月份,正当汛期的时候,练江始终波平如镜,清澈见底。练江也是一条短促的江,全长仅6·5公里。但就在这样局促的流程中,练江却负载了九座桥梁,其中著名的有太平桥、万年桥、紫阳桥,合称古歙三桥。都是中国传统的石拱桥,远远的,就能看见它特有的长虹一般的造型,优美地跨越在练水之上。太平桥位于富资、布射、丰乐、扬之四水汇合处,在从前的日子,它是婺源、祁门、黟县、休宁进入徽州府治歙县的必经之桥。就是今天,也仍然是黄山市的交通枢纽,有三条公路干线交汇于此:往东北通向长江边的重镇芜湖,向东南抵达浙江省会杭州,朝西可达著名的瓷都景德镇,而经岩寺往北,则可以到达“风景天下绝”的黄山。这是安徽境内最大的古石桥,桥中心原先有亭,两边立有碑记,亭内供奉佛像,解放以后,为了便于汽车通行,将碑亭拆去了。 

在古歙三桥中,我个人最为偏爱的是紫阳桥。紫阳桥最初叫寿民桥,桥西的紫阳山麓,因“每将晓日未出,紫气照耀,山光显灿,类似城霞,故曰紫阳。”真是一个吉祥华灿的地方。紫阳山属黄山山脉,当地有一种说法,说是黄山三十六峰,紫阳为第三十七峰。据说朱熹的父亲朱松年轻的时候,在州学读书,时常在这一带散步。徽州的府治在歙州。后来他宦游福建,感念徽州山水,就在印章上刻上了“紫阳书院”四个字。他死后,朱熹便以“紫阳书堂”榜其厅堂,以示不忘父志。公元1246年,徽州太守韩公补疏,建“紫阳书院”,蒙宋理宗赵昀亲笔缮赐紫阳书院匾额一方,寿民桥遂更名为“紫阳桥”。紫阳桥九孔,为歙县最高、最宽的石桥,所用石料为红砂岩,桥高14米,往来舟船可以不落风帆从桥下畅荡而过。桥北端因为是建在山崖之上,站在桥上,东观高眉,西望紫阳,两峰对峙,江陷如谷,看上去就有些气势赫然了。而不远处,水声訇訇,江流渐湍,著名的渔梁坝,以它浩大的声势,轰响于古歙的天地间。

徽州的流水,总是给人以一天一地的感觉。据民国《歙县志》记载,清末仅歙县一县,就存有各式桥梁441座,占徽州古桥总数的四成以上。从这里,远远地能看见一水之隔的紫阳山草木深茂,“新安四家”第一家的渐江和尚,就埋在紫阳深处。渐江是“新安画派”的代表人物。随着徽商集团的声名雀起,徽州文风日益郁盛,一个被后来的人们称之为“新安画派”的艺术流派开始形成。它的开创者和主要成员,一般认为是孙逸、汪之瑞、查士标和渐江,以描绘徽州“峻岭奇松,悬崖峭石”为特点,世人称之为“新安四家”。其中孙逸和查士标是休宁人,渐江和汪之瑞是歙县人,因休宁曾是歙县的一部分,古称海阳,故又称“海阳四家”。“四家”虽都以文人画相尚,师法元代倪云林,却各具特色,画风差别很大。查士标之画,阔笔纵横排傲,狭笔生涩多致,颇具疏散淹润之趣,人称“逸品”;汪之瑞之画,用笔极简,以中锋悬针,运渴笔焦墨,落笔如风雨骤至,独具苍秀卓立之神韵;孙逸之画多用枯笔淡墨,淡而韵浓,简而意足,闲雅轩畅,蔚然天成。而在四人之中,又以渐江的画风,最能代表新安画派的特色,影响也最大。有人说他的画“寸缣尺素,点点墨痕,尽是辛酸之泪”,可算深入画家的内心。他曾于同乡西溪南吴羲的家中,潜心研习倪画达数月之久,然后将旧作尽皆毁去,使艺术上有一个大的飞跃。吴羲是大盐商之后,藏有历代名人书画无数,曾给渐江以经济上的支持。渐江的画风枯劲冷峻,意境幽深,给人一种万籁俱寂的美感,为“新安四家”中的颠峰人物。而且他的画,还不是一般意义的避尘嚣而亲渔樵,出凡响而任逍遥的道佛境界,而是有着更深的政治意蕴。生当明清易代之际,在中原板荡、山河变色的情势下,文人逸士往往由反抗到无奈,最后遁迹山林,用恬淡幽静的笔墨,描绘没有人烟的山水,以表达不与流俗的情怀。明亡之后,八大山人和石涛,也是都遁迹深山野寺,以躲避改朝换代的风雨,用他们手中的画笔,构建起孤独的精神世界。

紫阳深处的渐江墓前广植梅花,冬来颇见风骨。古老的练水从山下奔流而过,流向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在他的坟茔不远处,是继他之后300年,“生渐师之乡、传渐师之艺”的新安画派又一著名画家汪采白的墓茔。经过文革动荡,那里已是碑石俱毁,没有什么痕迹了。汪采白之后,新安画派的又一大家是黄宾虹。明清300年间,徽州共出现有记载的画家767人。黄宾虹的家乡,在歙县深处的潭渡村,其地绿树葱茏,水天一色,新建的黄宾虹纪念馆,掩映在林木深处。

南宋以来,政治中心的南移,使得新安江流域的文化有了迅猛发展的可能性,而其间,徽商的崛起,提供了最有力的经济基础。这就是为什么明清两代,徽州社会的整体文化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其他地区的最根本的原因。徽派版画、徽派篆刻都是于这一时期相继进入辉煌,篆刻中出现了“丁黄巴邓”这样的优秀代表人物。丁是丁敬,黄是黄易,巴是巴祖慰,邓是邓石如。而士大夫文化的繁盛,必然渐次向通俗文化层面渗透扩展,于是促进了徽派建筑(民居)、徽剧(娱乐)、徽菜(饮馔)等等体系的迅速形成。民众生活层面的精致、享乐和歌舞升平,是经济极度繁荣的结果。在这里,“商业”应该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比如刻书业的勃兴,最初就是受到徽州社会商业氛围所带动。像日本东洋文库收藏的《商贾要览》,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徽商便览》,就都是由徽商编写刊行的商业书,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既有实用性,又有科学性。至于说到新安理学和新安朴学的创立,即如当代学者余英时所指出的那样,商业活动或许是儒学向考证转变的一种外缘。

所以梁启超才在他的《清代学术概论》中,把以徽商为主体的两淮盐商对乾嘉时期学术的贡献,与南欧巨室豪贾对欧洲文艺复兴的贡献相提并论。虽然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徽州文化作为区域性文化,不像淮河流域的“老庄文化”那样举足轻重、影响深远,但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史上,它确实盛极一时,值得大书特书。清末民初,安徽之所以出现那么多的思想家和精神领袖,也是明清两代经济文化积累的结果。

说到练江,就不得不说渔梁。渔梁地处练江下游,歙城与歙浦之间,上汇源于黄山南麓的丰乐水、富资水、布射水和源于绩溪县境内的扬之水,流域面积1200平方公里;下经歙浦出徽州至浙江,水运范围上溯可辐射至歙西、歙北和绩南,下泛经歙浦而西南可上溯至屯溪、休宁、黟县;沿新安江而下出徽州,至浙江梅城码头转“直港”可达杭州、湖州和嘉兴,转“横港”可抵金华、兰溪和衢州。考察渔梁的“梁”字,和捕鱼有关,所谓“石绝水曰梁,所以偃塞取鱼者”,可见渔梁的形成,是因渔而梁,继梁而坝,村因梁名,地以坝传。它形成的具体年代,已不可考,据明弘治《徽州府志》收录的《渔梁结屋》诗看,在明代,渔梁村落已具有一定的规模:

石梁之上姚家庄,隔溪指点云苍苍。

飞楼杰阁说华第,翠竹老梅唯我堂。

新丰鸡犬归未得,韦曲桑麻说许长。

三间茅屋投老计,携儿拟拜庞公床。

作者姚琏,字叔器,渔梁人。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朱元璋入徽州,驻扎在歙县的玉屏山,姚琏与朱升、唐仲实、凌庆四等人一同被朱元璋召见,询问“天下大计”,朱升献上了著名的“高筑墙、广蓄粮、缓称王”九字三策。而渔梁坝显然早于人家的聚落,但在最初,也仅是在“紫阳之麓,绝流为梁,潴水为渊”而已。“潴”指水流停聚的地方。隋唐之际,汪华用兵于歙,可能是为了便利军需民用的水上运输,就在这里截江以潴迅流。但当初的工程是十分简易的,“唯以木障水而已。”宋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州守宋济开始在这个基础上设栅聚石为坝。又过了8年,宋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江东指挥袁甫指派徽州推官赵希诉督办渔梁坝工程,易以大石,使其经久。袁甫是名状元,博学而有才干,曾任徽州知州。他提出了叠石为坝的方案,所用料材也有三种,分为“直而方”的眉石、“狭而长”的算石、大块的囊石,用以不同的位置。但此时的渔梁坝也还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现在的渔梁工程是积历代智慧而成。在不断的改进和修葺中,渔梁坝的构筑工艺日趋复杂和完善,“凡叠十石,中立石柱”,并且上下层之间用竖石插钉,各条石之间用石销,将整座水坝固为一体,在涨水的夏季,足以抵御突如其来的山洪暴发。这就是所谓的“纳锭于凿”的技术。在渔梁坝递倾递复的几百年中,徽州人将石质重力滚水坝技术,逐渐推向了高峰。

虽然,歙县因多山多流,山洪暴涨,境内官建民修的古水利工程高达几百座,但渔梁坝至今仍是新安江上最大的石质滚水坝。坝全长143米,断面为不等腰梯形,顶宽6米,底宽27米,高约5米。石砌的坝身坚稳沉固,白亮亮的花岗岩条石上,布满了黑色的碎点。这种石头俗称凤凰麻,是一种强度很高的花岗岩。从新安古道遥望,渔梁坝如同一条巨鳌,雄亘于练江之上。每逢春夏水涨季节,湍急的水流沿坝面飞泻而下 ,造成涛声轰响、雪浪排空的壮观场面。

也因此渔梁古坝,是古歙城外最著名的风景。出西门沿新安古道逶迤而行,不过三五百步,就可以到达梁下。所谓“梁下”,也就是渔梁之下。最好是黄昏,当薄暮的天空中,出现丁香一般的颜色,古坝渔梁的黄昏就如期而至了。这是古老练水一天中最为恬静的时刻,水鸟忽闪着翅膀栖息下来,天光也开始一点一点柔和黯淡,将碎金一般的效果,撒落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鱼鹰在水边冥思,边上,则是被中国诗人们不绝如缕咏叹了上千年的那一叶扁舟。

这是著名的梁下风光,缓流平水,白沙浅滩,在有月的晚上,杵衣声此起彼伏。站在太白楼南首练江西畔的“碎月滩”上,看四水交汇,水静如练,沙白如霜。但是上溯百步,那情景就有些惊心动魄了,只见练江翻越渔梁呼啸而下,湍急的水流在嶙峋的乱石之间卷起如雪的浪花。练江至此,一改“静江如练”的柔情,飞流直下,声震数里,訇訇然响彻于天地之间,给人以无比的惊诧。

俗话说“先有渔梁坝,后有渔梁街”,渔梁坝的兴建,带动了渔梁街区的形成与繁荣。因为石坝“截上流以缓之,则舟楫易上,而挽运不劳”,坝下的一片水面,就成为理想的船舶停泊地,其中,“龙船坞”一带最多时,能停靠300多艘船只。明清之际,这里商旅如云,樯桅林立,船舶沿练江进入新安江 ,可以直达杭州,是古代徽州一条著名的黄金水道。这无疑刺激了渔梁街市的发展。在由唐至明的近千年中,渔梁关厢商埠日益扩大,市井辐辏,盛极一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集商业、交通转运、货物集散和船工聚居地为一体的非农业性村落。所以出新安古道,即是渔梁古镇,商人、水手、脚夫和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于此,使这个据歙城不过里余的小镇异常繁华。而最壮观的,还是在练江的河漫滩上仰望渔梁老街,鳞次栉比的青石屋基高达数丈,重楼叠宇,参差错落,盘踞于江岸的岩石之上,分外雄阔壮观。

就是今天,这座水埠小镇也依然保持着旧时的风貌,滨江而立的青石屋基上布满了水渍和苍苔,越发显出它作为徽州名镇的古老。

当然,你也可以沿着江边那些年代久远的石阶走上去,几转几回,直接进入古风尤存的渔梁老街巷。从地势高峻的老街上,虽然看不见下面的练江,你也依然能够感到,老街是随着江势曲折蜿蜒而建,差不多有两华里长。街面上铺的是鹅卵石,其状如鳞,所以老街又叫鱼鳞街。走遍徽州以后你会发现,在现存的所有徽州老街中,最有味道的是渔梁老街。虽然说是屯溪美,一半街巷一半水,但那是过去,如今的屯溪老街人气太旺,建筑太新,车辆太多,声音太嘈杂;万安老街又过于寥落破败了。唯有渔梁老街,宁静、古朴、悠长,有一种怀旧的色彩。旧式的木板街面上,古店号、古庄号字迹比比皆是,依稀可辨,店面上飘拂着的,还是百年老店布质的市招。街两旁的徽式木楼,也保存完好,白墙青瓦,退色的木门,看上去越发古色古香。

清代徽派篆刻大家巴慰祖的老屋,就位于渔梁街77号,是渔梁现存规模最大的古民居。小镇岁月悠长,居民无多,而且大都还操着古老的行业,织网或者制砚。黄昏,孩子在石卵路上玩耍,老人倚在门上享受着最后一缕阳光,这时,徽州民居那对比分明的白墙黑瓦,渐渐染上了怀旧的暖红,街下的练水也是满江绚烂,如同泼下万斛胭脂。

这是一个充满寓意的时刻,富有徽派建筑风格的紫阳桥,静静地跨越在练水之上,白色的马头墙,也在夕阳下展开它独特的造型,而夕阳,夕阳此刻,正向着古老的练水坠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