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色列海法,曾经兵家必争之地,是如何成为游客向往之地的?

 地图帝 2020-07-02

以色列的海法,虽然没有耶路撒冷那般伟大,也没有特拉维夫那样具备特殊意义,但同样的历史悠久,早在公元3世纪就以罗马治理下的一座犹太人小城镇之名而出现在犹太商人的创业典籍《塔木德》书中,这是一本犹太人至死研读的书籍,地位仅次于《圣经》。

曾有人讲,在耶路撒冷标价一千两百个谢克尔(以色列的货币单位)的手工艺品,在这里只需八十个谢克尔就能买到。

    这,就是海法!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这里虽然也属于以色列,但更像是一个贸易城市,而不是宗教城市。

    最初这里之所以能得到古代犹太人的青睐,完全是因为犹太教祭司祭袍上两条肩带上的线,需要在这里染色,而海法就因这两条肩带而兴起。罗马人在这里维持了数百年久远的统治,直至公元7世纪(中国唐朝)波斯人的到来,将此处夷为平地。随后,阿拉伯人控制了此处,海法一度得以复兴,然而十字军又杀到此处。

就在海法湾,人们曾发现了沉船的痕迹,虽然只有木质船体的碎片、龙骨和一些覆盖着压舱物的木板,沉船年代在1062年至1250年之间。而且在船的边缘位置,考古学家还找到了大约三十枚金币,从金币的图案来看,很可能来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也就是说,在十字军的那个时代,欧洲人曾经一度控制了这里,船只拜访此间,带来意大利的金币同时,也带来大量为了信仰来到此间的十字军骑士。而欧洲人带走的,则是香料、糖、玻璃和纺织品。

不过很遗憾的是,十字军的努力最终还是被挫败,起初是来自埃及的萨拉丁控制了这里,后来则是粉碎了蒙古西征的马穆鲁克,他们以号称十万步骑兵的规模向此间发起冲击,绝望的十字军骑士和基督徒们在城破前夕冲向港口,登上船只。然而不幸的是,他们和他们的贵重货物,都在出海后不久,出于某种原因沉没了。

    十字军东征时所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国,最后的都城并不在耶路撒冷,而在海法北边的阿卡古城,当然在马穆鲁克的时代,这里也被穆斯林摧毁,据说是挖掘隧道进入城堡,以至于城堡的地基坍塌,最后的圣殿骑士就被埋葬在此间。

而尘土散去之际,马穆鲁克军队便完全拆毁了这座城。

具体而言,是1265年,中国的南宋尚在坚持抗元的年代,海法这座古老的海滨之城,变成一片颓门败瓦,了无人烟。之后的奥斯曼土耳其年代,这里也没能振兴以往的盛况。甚至1799年拿破仑、1831年穆罕默德·阿里的到来,都未能改变这一状况。

图-航拍海法岸边农田

可以这么讲,近代海法的重新崛起,只能归因于20世纪初铁路的修建,也就是从那时起,海法以一座工业港口城市的面目出现,只不过此时,这里的八成人口,还是阿拉伯的穆斯林,一成半是阿拉伯裔的基督徒,只有不到半成是犹太人。

当然,随着犹太复国运动的兴起,大批犹太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尤其是1918年英国人从奥斯曼手中夺得海法之后,这里便成为了英属巴勒斯坦的一部分。英国人的中东石油管线终点就在海法这边,炼油设施要大力兴建,港口也要大举扩建,作为英国人的海军基地和石油总站,将成为可泊大轮船的深海海港。因此这座昔日已被认为没落的城市迅速恢复元气,并发展起来。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冲突迅速激化。1945年,海法的犹太人已经占据多数,达到47%的人口比例,而阿拉伯穆斯林却只有38%。两大人群彼此敌对。

也正是在这样的敌对情绪之下,联合国的分治决议,虽然允许了以色列国家的成立,并把海法划给了以色列管辖,但是阿拉伯人强硬的拒绝,终于引发第一次中东战争。

这里有一座山,叫做卡梅尔山。海法其实就是卡梅尔山麓突伸于海中的城镇,你若是来到此间,在卡梅尔山麓上,便可望见无数绿地庭园的住宅,这便是以色列的第三大城市。正如地名的希伯来文本义,就是“美丽的海岸”。

至于以色列人的安息日,也就是每周的周五晚上开始一直到周六,全国公交车和火车都会停运,90%的餐厅都不会营业,所以如果你在这个时刻抵达此间,你将充分体验什么叫做礼拜六!

如果我们去以色列的海法,由于中国人大多数是无神论者,对于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纷争,我们只是旁观者,所以大体而言,谁都不会把你当成敌人,当然前提是我们不主动惹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