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孩子沉迷网络、无心向学,扶禾教育如何调整?

 扶禾心理教育 2020-06-29

本案例已通过家属及本人同意公开

01

学生背景

G同学,15岁初三男孩,入学扶禾心理教育6个月。

经家长入学时陈述以及入学的测试与观察,该同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无心向学

从小成绩一般,上了中学以后学习成绩不断下降,班级排名靠后,被老师无意的批评之后对老师心存怨恨,对于课程的学习更加消极,进扶禾之前,找各种原因的不去学校。

旷课

自述从小就有腿疼的毛病,上了中学以后疼的频率更高,疼痛的感受也更强烈了,因为身体原因,请假的次数越来越多,时间也越来越长。


自信心不足

从小成绩不理想,自认为自己记忆力有问题,很多东西都记不住。

关于学习,认为自己肯定是学不好的。

其次,G同学觉得自己身材偏瘦,相较同龄人,在身体方面得到更低的评价,对自我认同程度较低,影响自信心。

生涯规划不足

入校之前,G同学对自己的未来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很多时候都是听从身边人的建议,学习计算机或者当兵,但是自己对于这些并没有真正的了解。

情绪困扰

因为身体与学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情绪状态较差,入校初期贝克抑郁量表结果显示,存在轻度抑郁


成瘾性的行为(上网)

在家时候上网时间较长,尤其周末,玩的时间更长,玩游戏的过程中,完全不能听取家人的安排与意见,存在抵触或者反抗行为。

02

咨询分析

初中阶段,个体开始进入青春期,其自我意识开始快速发展,此时的他们,具有一定的评价能力,逐渐关注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开始注意自身形象,渴望得到他人的好评。

他们通常会对初中生活抱有美好愿望,但从他们自身的发展水平来看,在这一阶段的知识储备、社会经验还存在局限性,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依旧处于萌芽阶段,神经系统自我调节的功能较弱,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对于青少年来说,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习惯将自己想象为众人的关注中心。

常常认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周围人的关注和重视。

他们身体自我形成的来源主要来自同学、伙伴和老师。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处在这个阶段的个体的世界观受到同龄人的同学、伙伴和作为重要他人们言语的直接塑形。

一方面,进入青春期后,个体对于自我外貌的关注偏高,对外貌的不满意,会影响自信心

另一方面,学业成绩不理想,在老师同学眼中会形成差生印象,也会影响自信心,学生在现实生活、学习中成就感得不到满足,自然转向网络寻求满足。

03

调整历程

调整方向

  1. 关系建立,跟G同学建立真诚、友好和信任的辅导关系;

  2. 提高自我效能感,具体而言,通过日常观察,从点滴陪伴、鼓励,不断增强学生自信心;

  3. 制定人生规划。

通过心理辅导,调整认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孩子近两年因为身体等各方面原因,去学校的时间很少,跟学校请假次数较多。

近两三个月买了手机,开始沉迷网络游戏,情绪波动也比较大,出现跟家人顶嘴、吵闹的情况,除此之外,从小到大都在学校学习。

综合来看,进入青春期之后,随着生理的变化,相应的会引起个体心理上的变化,进而产生一系列行为的变化。

前期心理辅导主要集中在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梳理对自我的认知,包括对现有问题、未来方向等具体问题的疏理,在G同学对自我形成清晰明了的认知。

认知行为疗法:

  1. 结合日常事件,了解自身认知特点及思维方式;

  2. 确认其中不合理的认知,以及不恰当的思维方式;

  3. 寻找合理的思维方式。在咨询过程中,结合面谈、投射测验以及作业等多种形式,针对G同学自信心不足以及压力管理技巧不足问题展开工作。

中后期工作,考虑帮助G同学形成具体计划,将具体计划落到实处,逐步执行,利用罗森塔尔效应,给予积极暗示。

最终目标是帮助G同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积极应对未来生活。

通过一对一辅导,提升对学习的信心

学生自述能够清楚认识自己的学习状态,感觉自己在部分学科的学习中,存在记忆困难问题。

根据摸底考试及学科老师的观察反馈,对于学习,该生学习方法不佳,自信心不足。

课程进度除了英语还在八年级,其他科目基本都在九年级或者复习阶段,(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学习是从七年级开始);

针对G同学的情况,首先,1:1的辅导从兴趣领域入手,将自信心泛化到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其次,文化课学科方面,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

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最近发展区”,即现有水平与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同时,根据G同学现有水平,制订切实、可行、有效的学习计划,将知识点强化、细化、条理化,稳步提高G同学学业成绩,提高学业自我效能感,强化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

最后,根据G同学实际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做到最大限度让G同学吸收知识的效果。

通过行为训练,解决行为习惯差等问题

身体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自理能力有所提升,与同学相处和睦,饮食、作息规律,能够严格按照学校规定执行

行为训练采取行为主义疗法,包括阳性强化和负性惩罚等方法,强化和塑造良性行为,如对时间管理,自己生活的安排等。还包括:

  • 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友爱同学

  • 学会同学间的相互尊重与帮助

  • 在学习和生活上和同学相互照顾、相互帮助

  • 树立独立意识,自我管理生活,遵守学校作息时间

  • 按时起床、出操、上课、养成良好遵纪习惯

  • 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04

后期回访

离校反馈

1、 网瘾方面

现实层面来讲,在校期间没有手机等电子设备可供使用,因此,这一维度上已基本戒断;

心理层面来讲,有了自己的业余爱好,对于网络的需求程度有所降低,也能够认识到沉迷网络的危害,自认为会合理把控用网时间;

2、学习动力方面

G同学基本能够清楚的认识自己,对未来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较为清楚的规划,明白学业对自己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对学习的态度有所转变,能够自觉安排学习;

3、 亲子关系方面

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明确在与父母交往过程中自身行为表现的心理根源,以及该行为模式对于亲子关系的影响,自己会克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也愿意承担一些家庭责任。

后续家庭教育建议

1、客观对待网络

一方面,学生自认为很喜欢计算机,也有想要从事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想法,可以考虑发挥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兴趣;

另外,尝试拓展G同学兴趣范围,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转移学生注意力,巩固现有效果;

2、肯定和尊重

G同学能够清楚认识自己当前学业水平,对未来也有一定的认识,还需家长多一些指导与支持,尤其对G同学自身想法,多一些理解与肯定,个体在被肯定与被尊重的心理环境下,才有更多的心理能量来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潜能;

3、建立自信心

日常观察中能够发现,G同学内在还是有一定担当,只是没有能量或者机会将之表现出来。

简言之,就是自信心不足,自信心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其毁灭却是分分钟就能实现。

由此,一来,父母可以尝试多給与孩子一些承担家庭责任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需要的价值感。

一方面需要设定相对容易执行的目标,将总体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通过小目标的逐渐完成以实现总体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