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云和刘强东——企业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结果!

 老方说 2020-06-29

「这是我的最后一战,我们不比功夫,比想法,你能掰得开我手中的这块饼吗?」

2012年,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上映,北方八卦拳宗师宫宝森想要“南拳北传”,因此到南方搞了次隐退仪式,要找一位南方的拳手搭手,他拿起一块饼对叶问说了上面这句话。

叶问说,其实天下之大,又何止南北?勉强求全,等于固步自封,在你眼中在,这块饼是个武林,对我来讲是一个世界。

所谓大成若缺,有缺憾才能有进步,真管用的话,南拳又何止北传,你说对吗?

结果叶问的“想法”更胜一筹,掰开了这块饼。

宫老爷子临走时说,今天我把名声给了你,你以后要像我一样:凭一口气点一盏灯,念念不忘必有回向,有灯必有人。

“要往远看,过了山,眼界就开阔了。”

宫宝森确实是“一天一地的豪杰”。

“不比武功,比想法”,做企业也是如此。

「那些成功的公司,那些能施加最好影响力并能在竞争中胜出的公司,都在发展的时间线上有长期的愿景。」

全球互联网巨头Facebook创始人马克·艾略特·扎克伯格(Mark Elliot Zuckerberg)说。

在Facebook创立初期,扎克伯格拒绝了多次收购,为此引起了公司管理团队的不满,在很多人看来,Facebook的前景不明,现在有卖个好价钱的机会,马上可以让大家都成为富翁,为什么不卖呢?

毕竟“落袋为安”是实实在在的。

但扎克伯格认为,Facebook创建服务不是为了挣钱,Facebook挣钱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是为了改变世界。

「旅途才完成了1%」

那些收购者不明白Facebook的未来前景和价值,扎克伯格说“我只关注公司的长期建设,”,自己创建公司是为了持久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卖钱的。

扎克伯格想要的是像亚马逊一样,依靠长远理念而使公司走在正确的路上,以避免为了短期利益而丧失了公司的长远发展。

如果当初没有扎克伯格坚信的想法,10亿美金、20亿美金就卖掉了Facebook,又哪有后来4850亿美金的市值?

如果是为了赚钱而赚钱,那只是一个生意,而不能称之为一个事业。

不要以为头脑里的想法是很空很虚的东西,事实上,「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正是你的心理状态和精神世界决定了你和你企业的生存状态。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曾在电视节目中表露对马云的嘲讽,主持人问他怎么评价马云,他说,「(马云)口才很好,讲得特别有激情,然后所有的事情就是要站到最高的高点,都是从人类、国家、社会啊......(去说)」

都是做买卖,天天把“世界”“社会”“人类”之类的字眼挂在嘴边,是不是太假、太空、太虚了?

「我对钱没有兴趣,我根本就没碰过钱。」

你看马云这样的话,很难不让人产生“这话太假”的联想。

可实际上呢,「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一直是马云和阿里巴巴的梦想,阿里巴巴是一个梦想、愿景驱动的公司。

而京东呢?

是「多、快、好、省」,还是「让生活变得简单快乐」,或是「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企业!」

可以说,在“想法”这个维度的比拼上,京东和阿里巴巴不在一个层面上。

如今来看,马云可以说退休就退休,阿里巴巴可以没有马云,因为马云打造的企业人才传承制度实现了阿里巴巴「良将如潮,优秀的人共同捍卫阿里的价值观」的局面。

但京东可以没有刘强东吗?明尼苏达事件缠身的刘强东,还好意思去参加今年的乌镇饭局吗?

近日,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马云和一干大佬热热闹闹地喝茶寒暄,富士康老板郭台铭就盛赞马云,“不能说前无古人吧,但很难有后来者啊!”

世事变幻,让人唏嘘。

「要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最可靠的方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巴菲特的老友查理·芒格说。

你可以对着满世界说谎,但你终不能自己骗自己。

你的“想法”总会在不经意间暴露出你的本性。

是“想法”决定了我们一生的选择和决策,乃至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经营企业,经常会面临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冲突,是要短期的低成本、市场份额和销售收入,还是要长期的产品品质、品牌影响和精益求精的“想法”?

「世界塑胶大王」王永庆早年开了个小米店,他的经营之道很简单,就是让自己的米永远比同行的米干净。

为此他耗费许多时间精力去把每一担米里的小沙石等杂物挑出来,而且他王永庆还率先采用送货上门的策略,一样的价格,这样做自然是吃小亏的,但长久下来,米店生意做到最好的就是王永庆。

如今的许多企业经营者,他们或许比前辈们更聪明更有资源,但他们也是太过于急功近利、想走捷径了。

要知道,世界上哪有什么捷径呢?

2014年4月,美国特斯拉老板埃隆·马斯克(Elon Musk)首次来中国的时候,有个网友曾想按照国内的套路玩“资源整合”,他特意找到马斯克提出利用自己在中石化的关系,将中石化「500个最好的加油站拿出来合作,在加油站建立充电站,加油站有场地、有电、有服务……」

是不是很妙,中国这样的聪明人不要太多。

但马斯克听到他的牛逼方案后,马上叫停,「特斯拉的使命是让世界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和石化公司的合作是shortcut(捷径),我没兴趣。」

什么叫真正的企业家,真正的企业自有“想法”且坚信这点,从来不会被“捷径”所诱惑。看看我们那些一心做PPT、拉投资、上市融资的创业者们,「资本是助推你的,你早晚必须要还回去。」

“捷径”从来都有代价。

钱是一回事,“想法”是一回事。“想法”可以带来钱,但钱买不来“想法”。

没钱可以找钱,没人可以找人,没能力可以去学习,没有技术可以慢慢研发或直接去买,没有市场可以去拼去抢,但如果没有“想法”,创业这条路是注定做不强、走不远的。

世界的一切看得见的物质都可以被抢走,唯有人头脑中的想法是无形无质的,看不见,摸不着,自然也就无法被复制、抢走。

人有了“神”才有灵魂,才是个人;企业有了“想法”,才算是一个有灵魂、可以凝聚人才的组织,也才有生机和进步。

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阿里巴巴集团总参谋长曾鸣说,「当你觉得看不清未来、公司业务陷入迷茫的时候,真正应该花时间琢磨一下未来,对未来形成一个判断,反而能把公司带向一个全新的格局。」

企业竞争到最后,终究还是一个“想法”的比拼!

当然,“想法”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能力让“想法”落地也不行,歌手李健说,「当能力撑不起野心时,所有的路都是弯路。」

但当“能力”已经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实现的时代,“想法”这种能力的作用却日益成为关键。

「不会再有三五年战略规划这种东西了,传统的长期规划正在被新的敏捷战略方式取代。你要有大的战略方向,有长远的思考能力,同时也要有快速反应的能力,具体行动是在不断调整的,而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最后,引用美国著名思想家雷茵霍尔德·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的一段话:

「任何真正值得做的事情,都不可能在此生之内完成;所以,我们必须相信希望。任何真正真善美的东西,在短期的历史环境下,看起来都不太合理;所以,我们必须相信信仰。任何事情,不管多么高尚,都不可能独自完成;因此,我们必须相信爱。」

对企业来说,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行为逻辑。你的“想法”是赚多少钱,还是星辰大海,自然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这并不仅仅是一句鸡汤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