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板搭台,员工唱戏!任正非:我并不够聪明,但我容得了优秀的员工与我一起工作……

 老方说 2020-06-29

在一次央视节目上,董明珠问余承东,任正非是怎么激励他们的,余承东说,“任总给我们最大的激励就是:要不满足,要不断的挑战,要不断的奋进,要做得更好......”

他自承以前觉得只要完成自己的工作就可以好好玩乐享受,但在老板的潜移默化之下,他才转变过来,能够主动去追求优秀,“因为总觉得我们做得不够好,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

还有新员工曾当面问任正非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任正非说,「最大愿望就是希望你们年青人快快长大、成熟。公司花这么大的代价不断地培养你们,就是希望你们能挑起“天下兴亡”的责任来。」

现在企业界流行说格局,但什么是格局?更大的规模,更高的利润,更多的员工,更有名气......这些就是大格局吗?

真正的格局是利他主义,是不以自我标榜为原则的成就他人,这才是大格局。

从古至今,从伟大的思想家到伟大的宗教领袖,他们的出发点都有一个利益众生的诉求,实际上,他们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们具备那种追求让别人变得更好更优秀的情怀和心胸。

比如孔子、释迦牟尼等。而老师为什么受人尊敬?就是因为他在成就学生。

拿现在来说,华为和阿里巴巴为什么能站到巅峰,笑看风云?这与任正非和马云的老师观念和情怀有关系,任正非说自己是“文化教员”,马云一直以是老师为荣,他表示,“天下所有的老师都希望成就别人,期望学生超越自己。”

看他们的团队和组织架构,事实也很明显,任正非和马云早就做到了“良将如雨”、不需要他们具体插手企业的管理运营,他们更像是一面精神旗帜,激励员工奋发有为。

华为从1987的几个人,到现在的全球员工19万+,可以说,“帮助别人更优秀”,才是任正非领导华为人成功的底层密码。

老板搭台,员工唱戏。

做企业,老板要有自己的人格力量。要是你一心让自己当英雄、做明星,那你的企业根本就不具备吸引、留存人才的土壤。

眼光还是要放长远,企业要持续经营下去、基业长青才算是真正的成功,而不能仅仅是衬托、支撑老板光环的道具。

都说中国缺少“百年老店”,可看看过去、现在的那些知名企业,命运前途完全是系于一人,老板不行了,企业也就完了。包括上个世纪全国闻名的企业家,都是这个样子。事实上,也不是他们不尊重人才,而是人才有了更好的去处。

马云早期有“18罗汉”,后来阿里巴巴有36个合伙人。任正非初创华为时候就吸引了郭平、郑宝用、徐文伟、李一男等顶级人才,而华为的组织架构又是精英民主制,最高权力轮流执政,这才是华为能够吸引人才、发展壮大的底层逻辑。

“我的知识底蕴不够,也并不够聪明,但我容得了优秀的员工与我一起工作,与他们在一起,我也被熏陶得优秀了。”

任正非说,他们出类拔萃,夹着我前进,我又没有什么退路,不得不被“绑”着、“架”着往前走,不小心就让他们抬到了峨眉山顶。我也体会到团结合作的力量。这些年来进步最大的是我,从一个“土民”,被精英们抬成了一个体面的小老头。

因为我的性格像海绵一样,善于吸取他们的营养,总结他们的精华,而且大胆地开放输出。

优秀总是相互的,一个企业的成员如果能够保持开放、奋进,那么身处其中,人也自然就容易变得优秀,互相激发,彼此促进,企业也必然变得卓越,这就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循环。记住,这就是团结合作的内涵,它在企业内外都可以运用。

高明的企业家都明白这个领导密码,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就曾说过,“我的工作是带领一群优秀的人们,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俗话说,学坏容易,学好难。说的就是优秀人人都能做到,但人人都难以战胜自己贪图安逸的怠惰天性。

“我可以告诉你我是怎么学习的,如果是坐两个半小时到北京的飞机的话我至少是看两个小时的书。”

任正非曾对员工说,“我这一辈子晚上没有打过牌、跳过舞、唱过歌,因此我才有进步。你要有时间表,从来没有神仙皇帝,也没有什么救世主,要靠自己努力才能提高自己的成绩。”

进步完全靠自己的内因变化。要知道,优秀是一种习惯,虽然这很难养成,但非常值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