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戏对百家姓(345——360)

 杏坛归客 2020-06-29

345

暨(Jì)

察吏选曹招獍祸;

知音识律钓鳌才。

  上联典指三国时期暨艳(?-224年),字子休,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暨艳是由张温引荐的选曹郎(相当于人事部长),至尚书。其有耿直刚正个性,希望改革郎署,弹劾多位官僚,重选三署,引起怨愤声积,被诬陷为专用私情爱憎,办事不根据公理,被孙权逼迫自杀。据《名贤我族言行类稿》提到,张温推荐吴郡人暨艳为选曹郎,至尚书,担任选用官吏的要职。暨艳为人狷直自负,不肯随俗浮沉,喜为清议,品评人物,企图改革当时选用人才不分贤愚、徇私舞弊、清浊混淆的种种恶习,于是“弹射百僚,核选三署,率皆贬高就下,降损数等,其守故者,十未能一,其居位贪鄙、志节汗卑者,皆以为军吏,置营府以处之”。当暨艳不计个人得失,毅然要沙汰贪鄙时,著名大臣陆逊、朱据、陆瑁等都曾劝阻,认为事情办不通,且会招致祸患。暨艳只从刷新政风考虑,而没有顾及个人安危得失。结果招致了许多人的反对,他们用各种手法在孙权面前告状,“竞言艳及选曹郎涂彪,专用私情,爱憎不由公理。艳、彪皆坐自杀”。《三国志》卷55《陈表传》言:“后艳遇罪,时人咸自营护,信厚言薄,表独不然,士以此重之”。可知暨艳不仅不是坏人,并且还为正人君子所同情。暨艳著有二卷文集传于世(据《隋唐书经籍志》)。

  下联典指北宋崇安人暨陶(生卒年待考),元丰年间状元,擅长于音律,他的赋很有名,在朝廷任奉议郎。

【注】此处对引用的网上资料存疑: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共出过三个状元,元丰二年己未科状元为时彦,元丰五年壬戌科状元为黄裳,元丰八年乙丑科状元为焦蹈,此前也是神宗的熙宁九年(1076)丙辰科状元为徐铎,此后的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戊辰科状元为李常宁,纵观北宋朝的共六十九场殿试,均无状元姓暨。如果有可能的话,那就是特科状元,也称特奏名科状元。特奏名科进士,为北宋新增科举名目,即在正奏名科进士之外,扩大录取的本科进士。这是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如果暨陶真是元丰年的状元,那极有可能就是特科状元了。

346

居(Jū)

干济才高碑载道;

端方德厚竹盈门。

  上联典指元代居理贞(生卒年待考),袭父荫官平定州同知,有干济(治国济世)才,为人称道。至正年间任监管州,善政更为显著,百姓为他立“去思碑”。(见《万姓统谱》原文:唐元人初承父廕迁平定州同知以干济称至正间监管州善政益着民立去思碑)

  下联典指明代的居仁(生卒年待考),他的学问很精深,行为也很端正。洪武初年,朝廷因为他的品行征他出来作官,他不去。在家隐居,种竹子,成天读书度日。晚年的时候,他自号“瞻盦”。这个号的寓意为看着绿色的竹子自得其乐。

347

衡(Héng)

口有辩才承五鹿;

权膺禁卫捍三宫。

  上联典指两汉期间学者衡咸(生卒年待考),字长宾,齐国(今山东济南)人。他博学多才,曾经在当时最有辩才的著名学者五鹿充宗门下学习,精通经史,辩才过人,并当过王莽的讲学大夫。后自成一家,开宗立派,所以后来梁丘氏(梁丘贺)的《易》学就有孙、邓、衡的流派。

  下联典指衡方(?-168年),字兴祖,东汉平陆人(即山东汶上县人)。举孝廉,除郎中,即丘侯相,胶东令。后任会稽东部都尉,右北平(汉朝郡名,今河北省)太守,颍川太守。在汉桓帝时为保卫皇宫的卫尉,统六师之帅。著名的衡方碑就是他的门生故吏朱登为他立的纪功碑。《衡方碑》全称《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碑高2.40米,宽1.10米,厚0.25米。原在山东汶上县西南十五里郭家楼前,现在山东泰安岱庙东碑廊。

348

步(Bù)

贤德门徒趋孔圣;

清风相国赛鸿儒。

  上联典指春秋末年步叔乘(生卒年待考),字子车,齐国(今山东济南)人。乃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以贤名配祀孔庙。

  下联典指三国时吴国右将军左护军步骘(?-247年),字子山,临淮淮阴(今江苏淮阴)人。最初避难江东,于孙权统事后,被召为主记。后游历吴地,又任海盐县长,还任东曹掾,出领鄱阳太守。转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将,率军接管往交州,追拜使持节、征南中郎将。次年,以平定交州功,加平戎将军,封广信侯。后迁右将军、左护军,改封临湘侯。孙权称帝后,拜骠骑将军,领冀州牧,后因冀州分与蜀汉而解牧职。又都督西陵。赤乌九年(246年),代陆逊为丞相。次年,步骘去世。步骘驻守西陵二十年,曹魏的边境将士都敬仰他的威信。他性情宽弘,很得人心,喜怒不形与声色,无论对内还是对外总是表现得十分恭敬。其人生活简朴,学识渊博。孙权称帝后,升骠骑将军,领冀州牧,后拜丞相。但他的起居住处,仍像是个儒生一样。

349

都(Dū)

仕途黜陟炎凉见;

爻变阴阳义理存。

  上联典指北宋大臣都贶(生卒年待考),字君锡,陵川(今属山西)人。博览经籍,长于史学,以明经得中进士。哲宗时官朝请大夫、鸿胪少卿,出为梓州转运使。徽宗崇宁三年(1104),坐议弃湟州,降授承议郎,权发遣坊州,再贬监抚州酒税,入党籍。后五年复朝散郎。佞佛,为圆通旻禅师法嗣。后因不愿做官,隐居义门村锦屏山中,结芍药会。当时文人谷汉臣、高子美等经常往来山中,流连山水,诗酒度日。县令吕由庚曾再三举荐他出外做官,他都婉言谢绝。

  下联典指北宋大臣、学者都絜(生卒年待考),字圣与,江苏丹阳人,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间以左朝请郎知德庆府,历官吏部郎中、太府少卿、淮西总领。絜父都郁,字子文,尝为惠州教官,平生留意于《易》学。絜承家学,与其父处多有所得,自认为卦爻辞义,先儒已多有详论,故撰《易变体义》十二卷,专就《易》的变体用法进行探讨。认为因其动爻,随机断义,不必尽《易》之本旨。在易学的义理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注】“都”作姓氏用时读dū,不读dōu。

350

耿(Gěng)

储粟常平精算度;

挥师决胜著功勋。

  上联典指西汉天文学家,理财家耿寿昌(生卒年待考)。宣帝时,任大司农中丞,曾建议在西北各郡设置常平仓(即谷贱增价收进,贵时减价卖出,以平抑物价并免伤农),用来稳定粮价兼作为国家储备粮库。后封关内侯。对天文历法亦有研究,曾以铜铸浑天仪观测天象。精通数学,修订《九章算术》,又用铜铸造浑天仪观天象,著有《月行帛图》等。《日月帛图》232卷,《月行图》2卷,惜今皆不存。

  下联典指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耿弇(3-58年),字伯昭,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人。西汉末,从刘秀起兵,任大将军。刘秀称帝后,任建威大将军,封好畤侯。此后,耿弇败延岑、平齐鲁、攻陇右,为东汉的统一立下赫赫战功。建武五年(公元29年),奉诏率军击灭称雄于济南郡地的割据势力张步。在当时,张步的军队实力相当雄厚、兵多将广,非常难对付。在两军交战的时候,耿弇的右腿被敌箭射伤,血流如注。但耿弇仍率领军队攻打张步,终于把张步打得落败而逃。刘秀知道后,高兴地对耿弇说:“你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建武十三年(37年),耿弇上缴大将军印绶,以列侯身份列席朝会。刘秀每遇四方有不同意见,经常召见耿弇顾问筹策。永平元年(58年),耿弇去世,谥号愍侯。在云台二十八将中名列第四。

351

满(Mǎn 滿)

不蓄钱财清太尉;

昂然启奏戆郎中。

  上联典指三国时魏国将领满宠(?-242年),字伯宁,山阳昌邑(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人。最初在曹操手下任许县县令,掌管司法,以执法严格著称;转任汝南太守,开始参与军事,曾参与赤壁之战。后关羽围攻樊城,满宠协助曹仁守城,劝阻了弃城而逃的计划,成功坚持到援军到来。后曹丕篡汉即帝位,他又大破东吴于江陵,因而拜将封侯,名显当朝。魏明帝时,他老当益壮,再度以前将军的身份代曹休都督扬州诸军,屡次在合肥击入侵之师。后因年迈调回中央任太尉,数年后病逝,谥号景侯。他曾为魏国立下显赫战功,为官廉洁奉公,生活俭朴。《三国志》对满宠十分推崇,说他立志刚毅,勇而有谋,不治产生,家无余财,满宠之子满伟、孙满长武亦有名。满宠、满伟父子二人都曾封为昌邑侯。

  下联典指明朝大臣满朝荐(1561-1629年),字震东,湖南麻阳县人。万历年间进士,授咸宁(今属陕西)知县。他手下的税监梁永派人谋害巡按御史余懋衡,被满朝荐发觉,梁永害怕满揭露他的罪行,带领军士闯入县府,企图杀害满朝荐未成。梁还私养甲兵数百,城中传言梁将谋反。满朝荐协助余懋衡捕拿,恶党趁机逃跑,在追捕时死伤了一些人。梁永入京诬告满朝荐抢劫贡物,杀死多人投尸河中。皇帝将满朝荐投进监狱。朝廷内外自大学士朱赓以下百余人上疏营救,直到万历四十一年秋,才被释放。光宗即位,将满朝荐提升为南京刑部郎中。不久,又调任尚宝卿。天启初,辽东地区全部失陷,加上农民起义、市民反抗,国家形势很危急,而朝廷内部党派之争激烈。满朝荐向皇帝上疏,奏言“时事十可忧,八可怪”,语言激昂,切中时弊。不久,调任太仆寺少卿,又向皇帝上疏论朝政,说:“朝廷政令乃颠倒日甚。”并列举事实,说明朝廷纲纪已坏,阉党专政,是非颠倒,忠奸不分,祸起四方,恳求皇帝与阁部大臣“更弦易辙,悉轨祖宗旧章”。奏折呈上去后,被削职为民。后来,魏忠贤又指满朝荐为东林党人,遂不复用。大学士向高申相救非常出力,但皇帝始终不采纳。崇祯二年,满朝荐被恢复原来官职,未及上任就因病去世。

352

弘(Hóng)

痛哭葬肝酬国主;

奇闻吞石变通儒。

  上联典指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弘演(生卒年待考),很被国君器重。他奉命远使未归时,狄人突然攻卫,追卫懿公到荣泽,把他杀死,把他的肉都吃了,只剩下一个肝。卫大夫弘演前往荧泽为卫侯收尸,但见血肉模糊,尸体零落不全,只有一只肝尚完好。弘演大哭,对肝叩拜,说:“主公一世风光,如今无人收葬,连个棺木也没,臣仅且以身为棺吧!”说着拨刀剖开自己的肚子,手取懿公之肝纳入腹中,从者只好把弘演的尸体当作懿公的棺材,草草掩埋。

  下联典指西汉著名的儒家学者弘成子(生卒年待考),向学生传授齐论语和梁丘易,五鹿充宗就是他的得意门生。据《西京杂记》载:弘成子少时,好学,尝有人过门授一文石,大如燕卵。吞之遂明悟,而更聪敏,为天下通儒。又五鹿充宗受学成子,成子一日病,乃吐此石。充宗受而吞之,又为名儒。

353

匡(Kuāng)

道成有术居庐在;

诗说解颐义理明。

  上联典指周武王时代的道人匡裕(也作匡俗),字子孝,相传生下来就有神灵,成年学道,得神仙术,隐居在南障山,结草庐而居。他一共有兄弟七个,个个都有道术,一同结庐住在山里。后来都成了仙,只剩下一个空的草庐。定王曾派人去征召他,却只见草庐。当地人便叫此山为“匡山”,又叫“庐山”。后世奉为神,立庙以祀之,后来汉武帝特别封匡裕为庐山君。

  下联典指西汉经学家匡衡(生卒年待考),字稚圭,东海郡丞邑(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人。匡衡幼年家贫,勤奋不辍,少时当过长工,早年求学中迁居邹邑(今山东省济宁邹城市),十七岁时升入太学,师从经学家后苍。由于勤奋学习,他对《诗》的理解十分独特透彻,当时儒学之士曾传有“匡说《诗》,解人颐”之语,是说听匡衡解说《诗经》,能使人眉头舒展,心情舒畅,可见匡衡对《诗经》理解之深。元帝时位至丞相,封安乐侯,总理全国政务,匡衡曾以“凿壁偷光”的苦读事迹名世。

354

国(Guó 國)

猛宽相济铸刑鼎;

稼穑可屯聚佃农。

  上联典指春秋时郑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国侨(?-公元前522年),姓姬,氏公孙,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号成子。他是郑穆公的孙子,郑国贵族,所以又被称为公孙侨,与孔子同时,孔子曾称赞他是“古之遗爱也”。他自郑简公时(前554年)被立为卿,公元前543年到522年执掌郑国国政,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政治家。他把自己所制定的刑书铸在鼎器上,开创了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在统治劳动人民的方法上,子产第一个提出“宽”、“猛”相济的策略。“宽”即强调道德教化和怀柔;“猛”即严刑峻法和暴力镇压。后来,“以宽服民”由儒家继承和发展,“以猛服民”则由法家继承和发展。根据《史记·郑世家》记载:“声公五年,郑相子产卒,郑人皆哭泣,悲之如亡亲戚。子产者,郑成公少子也。”

  下联典指三国时期曹魏官吏国渊(生卒年待考),字子尼,乐安郡盖县人。他是后汉经学大师郑玄的学生,曾跟从管宁、邴原避乱辽东,后来回归中原,曹操任其为司空掾,而国渊亦忠于职守,在朝议上讨论问题时,经常厉言疾色,敢于发言,正直无私。东汉末年,由于连年战乱,大批农民脱离土地,流落四方,大量土地荒芜,无人耕种,粮食极端匮乏。曹操根据谋士们的建议实行屯田制度。国渊忠于职守,勤政爱民,认真贯彻执行屯田制度,使农业生产得到较好的恢复。后来国渊任职太仆,位列九卿,最后卒于任内。

355

文(Wén)

奇谋九策兴于越;

正气无双感禹天。

  上联典指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越国大夫文种(?-公元前472年),也作文仲,字会、少禽,子禽,楚国郢(今湖北江陵附近)人,后定居越国。越王勾践的谋臣,当时越国被吴国击败,勾践困守会稽,随后入吴为人质。勾践用文种奇计,卧薪尝胆,刻苦图强,终于灭了吴国。灭吴后勾践听信谗言,赐给文种宝剑,说:“你当初给我出了九条对付吴国的策略,我只用了三条便打败了吴国,剩下六条在你那里,你用这六条去地下为寡人的先王去打败吴国的先王吧!”文种被逼自杀。

  下联典指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1236-1283年),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二十岁中进士第一名。曾组织义军抵抗元军入侵。1276年任南宋右丞相,封信国公。被派往元军营中谈判被扣留,脱险后,南下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联合抗元,三人并称为“宋末三杰”。1278年在广东海丰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期间作《过零丁洋》诗示以抗元之志。后被押送元大都,迭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在大都狱中所作《正气歌》,尤为世人传颂。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823年1月9日),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注】越国也被称为“于越”。

356

寇(Kòu)

爱如煦日央君借;

温若春风解友愁。

  上联典指东汉名臣、河北上谷郡昌平县人寇询(生卒年待考),字子翼,出身豪强大族家庭。王莽末年任上谷郡功曹,辅佐太守治理郡事,以才智出众、刚强果决深受太守耿况的器重。光武帝(刘秀)时拜河内太守,后因功封雍奴侯,食邑一万户,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建武七年,代朱浮为执金吾。次年随光武出征再到颖川,盗贼闻风而降,光武未任寇询为颖川太守,当地士绅跪拦御道向光武请求:“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后因以“借寇”为地方挽留官吏之典故。

  下联典指南北朝魏官员寇俊(约479-约561年),字祖隽,上谷郡昌平县(今山东曲阜南)人。永安初年出为左将军、梁州刺史,他大力建学堂、鼓励农民发展农业,修习礼仪,安定社稷,数年之后风俗竟尔改观。大统二年出为洛州刺史。五年携家眷五百余口入关,拜秘书监(国家图书馆官员)。时东魏始建国,图书多散佚,他下令设令史一职,抄集经籍,按经、史、子、集分部搜列,群书稍备。武成元年(559年),选为骠骑大将军,进朝与帝面叙洛阳故事。谥号元。寇俊专注于仁义,家族中的孤儿都加以抚养,衣食用度与自己一样。年轻时为司徒崔光所看重,崔光让自己的儿子崔盛跟寇俊结为好友。寇俊每当拜访崔光,都倾谈很长时间到夕阳西下。小宗伯卢辩因寇俊事业操行都很显耀,就将他当如师长兼朋友一般看待。每有闲暇,都去他那里宴谈终日。并经常对人说:“见不到西安君,烦忧无法排遣。”寇俊就是这样被有学问的人所敬重的!

357

广(Guǎng 廣)

仙家术妙无穷已;

通判官微有政声。

  上联典指广姓始祖广成子,传说他活了1200岁。他是元始天尊的弟子,修行于崆峒山,上古黄帝时候的道家人物。《庄子·在宥》云:“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於空同之山,故往见之。”陆德明释文:“广成子,或云即老子。”据正统道教说法,广成子为黄帝之时太上老君化身。《太上老君开天经》:“黄帝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广成子。消自阴阳,作道戒经道经。黄帝以来,始有君臣父子,尊卑以别,贵贱有殊。”《庄子·在宥》展现了道家对道的认识及道家特殊的认知方式;展现了道家以治身为本、治国为末的思想;并将求道方法落实为具体的修炼之术。这些内容对道家向道教演变和道教修炼之术产生深远影响。

  下联典指宋代广汉(生卒年待考),曾任赣州通判,有惠政,百姓立碑纪念他。

358

禄(Lù 祿)

欢唱鹿鸣魁桂榜;

慰看云丽树旌坊。

  上联典指明代士子禄存(生卒年待考),武陟县(今属河南省焦作市)人。幼年时刻苦好学,永乐年间乡试获第一。

  下联典指清朝时著名的巾帼英雄、云南人二禄氏(生卒年待考),乌蒙土府禄天伦次女,镇雄土知府陇联嵩妻。陇联嵩去世,陇庆侯承袭。二禄氏分居杓佐(现牛场)。1727年,镇雄改土归流,众土目图谋反抗。二禄氏劝说陇庆侯等“不可有他念”,以免“贻害亿万生灵”。众从其言,协力运军粮,镇雄得以安定。1730年8月,乌蒙各寨土目起事,滇东北一带土目尽起兵响应。杀塘兵,劫粮运,施弩放炮,抗击官兵,窥伺州城。情况危急,二禄氏携二女飞驰各寨劝众解散,众土目撕毁逆书,协助守城,运送军粮,剿捕起事土目,再使镇雄得以保全。云贵总督鄂尔泰表奏其功,奏旨树坊旌表,赐“闺一忠臣”名,诰封六品安人,并赐银1000两,彩缎20端,赏田320公顷,以赡其老。

【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唐王朝以后历朝逐步加以完善。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和各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做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试或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中试之举人原则上获得了被朝廷选官的资格(候补官员),亦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359

阙(Qué、Jué 闕)

不求斗米还乡井;

喜搦纤毫绘佛仙。

  上联典指明朝末年的学者、诗人阙士琦(生卒年待考),字褐公,湖广桃源(今湖南桃源)人。明朝崇祯年间进士。曾做过南安知县,上任不足半年母亲就去世了,同时他认为做官太辛苦,便辞官归乡,杜门著书,坚决不肯入仕为官。朝廷因其德高望重,要调他入京担任编修,也被拒绝。逝世后留有诗文集近十种传世。《桃源避秦考》等诗文著作,千古流传。

  下联典指清代著名画家阙岚(1758-1844年),字文山,一作雯山,号晴峰,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客居吴门(今江苏苏州)。善画山水、花卉,尤工人物。画仙佛像妙甚。仕女每作高髻,近宋人定本。又擅写真,所作画宁繁毋略,宁朴毋巧,铺白设色,恪守顾、陆、徐、黄格律(见《墨香居画识、墨林今话、清朝书画家笔录》)。

360

东(Dōng 東)

玉林翰苑栖三凤;

碧水轻舟逸一龙。

  上联典指明代人东升(生卒年待考),博学能文,为官多有惠政。四个儿子有三个中进士,人称“玉林凤群,科第世家”。

  下联典指明朝御史东郊,巡按应天,行部过常州,会武宗南巡,时遇江彬纵其党,横行州郡。推官张曰韬上书于东郊,东郊命登己舟,在危急时救护了明武宗。

作者:梁健

    梁健,南海人氏。上网曾用ID:kent、荒唐一鉴。幼蒙庭训,强习诗文。然而,天资鲁钝,本性乖张。及长,数翻波折,一事无成。迷网络,以玩为上,循道执中;耽诗联,开心灌水,率性存真。嗜茶酒,究求其广,尝不厌精;醉鉴藏,当仁不让,见好就收。每自乐:风骚任我,月旦由人。惟坚信:乾天行健,君子自强。遂自题联曰:空有闲才无用地;难成大器不关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