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正非谈接班人:有错能改,没有面子观,这样的人以后也好找……

 老方说 2020-06-29

任正非已经75岁了,很多人都在关心任正非的退休、接班人问题,但具体会有谁来接班,一直是个迷。

经过仔细梳理任正非的公开表态,我觉得任正非前不久所说的“7人核心精英团队”最有可能,他表示将把自己手里的一票否决权交给这个核心团队。

如此说来,那么华为几位轮值董事长和常务董事梁华、郭平、徐直军、胡厚崑和丁耘、余承东、汪涛等人,都有可能。至少从职务上说,他们都是华为近20万人的最高领袖。

而以任正非的空前威望,华为暂时也没有能够与任正非相提并论的高层领导,本来孙亚芳可以,但她已经退休了。

实际上,以任正非的睿智,做一步想十步的风格(备胎计划可不是突然想出来的),接班人的问题他早已明里暗里说透了。

“一个企业的魂如果是企业家,这个企业就是最悲惨、最没有希望、最不可靠的企业。我是银行,绝不给他贷款。为什么呢?说不定明天他坐飞机回来就掉下来了,你怎么知道不会掉下来?”

任正非表示,他从来都不想当什么英雄,这点是从他创立华为之前就确定无疑的——个人渺小是人生的真谛。

那些人中精英,在时代的大潮中,更会被众人团结合作抬到喜马拉雅山顶。希腊大力神的母亲是大地,他只要一靠在大地上就力大无穷。我们的大地就是众人和制度,相信制度的力量,会使他们团结合作把公司抬到金顶的。

任正非殚精竭虑、千辛万苦,用了数十年的工夫才建立起这样一个制度,他为的是什么?

可以说,就是为了摆脱企业受制于、受限于老板个体的痼疾,尽可能的让企业实现永续经营。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人用生命浇灌出的事业之火却是永恒的,薪尽火传,这也可谓是生命不朽之道了。

宗庆后曾说娃哈哈就是他生命的所有意义,其实很多企业家都有这种执念,如万向集团鲁冠球,魏桥集团张士平等人,都是把生命寄托在了企业当中。

如果说书画是艺术家流传后世的作品,那么企业就是企业家延续自己精神的作品。

而任正非的高明或伟大就在于他做到了更彻底的“大我、无我”,“万不可把一个人神化,否则就是扭曲华为的价值创造体系,公司就会垮掉。”他在1999年与新员工交流时就曾强调,“员工认为自己在创造价值,积极性就会很高,如果员工认为只是某一个人在创造价值,积极性就会丧失。”

任正非还说过华为不展示历史,他也没有荣誉感,“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

这样一个人,是超越了狭隘的自我的。很多老板聪明才智都很厉害,但就是因为战胜不了自我的虚荣心和英雄主义,从而在格局上差了一筹。

有人说,任正非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就是一个胶水、浆糊,他把所有有用的要素都粘合在一起了,形成了新的成就”。而任正非也承认这点,他说,“我什么都不懂,我就懂一桶浆糊,将这种浆糊倒在华为人身上,将十几万人黏在一起,朝着一个大的方向拼死命的努力。”

能够把自己看透,把企业和未来看透,这样的人真的很少见,张五常说任正非是商业天才,是可以打进史书的人物,说的并不夸张。

“我也不担忧我的个人安全问题,我这么大年龄,也没有多少年了......”

任正非从避讳自己的年龄和退下来的问题,「一直有继任计划。继任不是交给个人,而是交给一个群体,群体下面还有群体,一群群套着这个群体,像链式反应一样,是一个庞大的继任计划,不是一个人的。不然,万一这个人生病了怎么办?何况我们还是一架“烂飞机”,所以继任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这也是让很多人头疼的一个问题,因为他们面对的不是一个英雄式的对手,而是一个把领袖融入到集体海洋当中的伟大组织体。

说实在的,我认为华为的组织机制和企业架构、方法论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管理经验、瑰宝,它的光芒还没有完全闪耀出来。

中国一旦企业家没有,随着他的生命结束,企业生命也结束了。就是说中国企业的生命就是企业家的生命,企业家死亡以后,这个企业就不再存在,因为他是企业之魂。一个企业的魂如果是企业家,这个企业就是最悲惨、最没有希望、最不可靠的企业。

企业命运寄托在老板身上,和老板把命运寄托在企业身上,这完全是两种企业管理的层次。

“当一个公司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一个人的身上时,那是很危险的,很脆弱的。我们不能把公司的希望寄托在一个人的生命和智慧之上。华为公司通过贯彻集体委员会制度后,在管理上进一步完成了体系转变,走上了良好的自我运行、自我调整、自我优化的轨道。”

任正非认为,企业之魂不能是企业老板,而是客户的需求,只要客户需求存在,企业就会存在。

“我个人对华为没有做出巨大的贡献,真正贡献大的是中高层骨干与全体员工。他们努力建立了各种制度、规范,研制、生产、销售了不少产品……。不是我一个人推动公司前进,而是全体员工一起推动公司前进。我的优点就是民主的时候比较多,愿意倾听大家的意见,我个人既不懂技术,也不懂IT,甚至看不懂财务报表……,唯一的是,在大家共同研究好的文件上签上我的名,是形式上的管理者。我认为大家总比一个人想得细致一些,可以放心的签上名。文件假若签错了,在运行中有问题,我也不会指责大家的会签,只要再改过来就行了,大家这次总会进步一点。每次我们都共同完成了一次修炼,次数多了,大家水平也提高了。”

任正非说,我唯一的优点是自己有错能改,没有面子观,这样的人以后也好找,所以接班并没有什么难,他只要比较民主,而且会签字就行。

所以,任正非的接班人问题根本不用担心,说不定任正非一直在等待那个可以取代自己的人。

“我不知道究竟谁会成为我的接班人,接班人会自然出现......这取决于人们什么时候能发明出长生不老药。我在等待这种长生不老药的出现”,我们至少可以肯定,这个人一定是上过战场、经过炮火的老将。

华为的交接班会在自然而然中进行,这是华为组织机制和流程的力量,但我们还是希望真的有长生不老药出现,因为华为还需要任正非,因为中国企业还需要任正非。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希望老爷子健康长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