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女神

 李怡楚 2020-06-29

(一)

某一天,在家里喝着酸奶,看东方卫视的《欢乐喜剧人》。

第二个节目,贾玲施施然走上舞台,台下有位男生很坚决地喊了一声“女神”,人群发出了善意的哄笑。

贾玲一脸的呆萌,啊,是你么,你在说我是女神么?

接着,贾玲表演了她近年来最好的作品--你好李焕英》。

演出结束,台下报以热烈的欢呼声,噙着泪水的观众山呼海啸起来,女神! 女神!

此后,贾玲被封为大碗女神。

在我们初浅意识中,女神应该是这样的:

一个让人心动的名字,心中念兹在兹的一抹温情,让人魂牵梦绕的一个侧颜;她代表着一段青春的记忆,或者是一弯美好的憧憬,有时也是一份情感的寄托。

比如:

心头落下一滴泪的朱茵;

白衣高马回眸一笑的张敏;

英气飒爽娇媚倜傥的林青霞;

浅浅哀伤暧昧宁静的王祖贤。

按照以上标准,贾玲与女神之间看起来隔着十个张晓斐。

那么,情况为什么变了?

(二)

随着历史的进程,价值观念的演变,女神的判定标准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来自于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改变。

往前追溯几千年的封建帝制时期,女性的权利多依附于男权之上,女性的价值不可避免地体现于男性的掌控中。

纵观中国其时的女性价值,多展现在她们的容颜。

倾国倾城、盛世容颜,便成为当时对于女神的判定准则。

这种美丽所产生的诱惑,投射到男性的社会行为,放大了褒姒、西施、貂蝉、甄宓、杨贵妃、陈圆圆等一众女性对于历史的影响。

同时,由于男性掌握了完全的舆论渠道,红颜时常被生生解读为洪水猛兽。

为博佳人一笑,幽王烽火戏诸侯,致使犬戎攻陷了镐京,西周变东周;迷恋西施,夫差丢了吴国;为了貂蝉,董卓吕布父子反目;借着甄宓的绝世风采,崔琰可以使离间计,使得曹家兄弟不和;杨贵妃的出现,盛唐不复;因为陈圆圆,吴三桂冲冠一怒,致使满人入关。

人们喜欢编篡这类故事,并一直流传下去,主要是因为男性的意愿在引导着社会的演进。

红颜是男人欲望的源头之一,当某些事件产生败局时,男性需要找一个不伤颜面的理由,红颜便成为了背锅者。而女性的声音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每每当历史进程中,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个人层面,发生任何不利于男人的结果时,红颜就成为了男性最好的借口。

期间,即使穿插着李清照、薛涛、李冶、鱼玄机等名字,但也微弱如风中残烛。

(三)

三千年过去了,从古代到现代,不论中外,女性的地位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女权思想启蒙于欧洲,英国贵族玛丽夫人最早提出女性应该拥有选举权和受教育权,哲学家杰里米.边沁更是从法律的视角揭露了女性权利的不平等----政治不自由以及婚姻不自由。

法国大革命时期,许多欧洲的中产阶级妇女加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洪流中,她们同男人一起,拿起武器,攻克了巴士底狱。及至十九世纪中期,开始出现了有组织女权运动团体。

而中国的女权运动相对更晚,推翻帝制后,直到五四运动,中国的女性才开始规模性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以五四运动为分割线,女性在中国的社会地位开始有了较大的提升。

民国是一个传奇的时代,旧的束缚被打破,西方的新思路潮水般涌来,再加上社会的宽容,迎来了先秦时百家争鸣般的思想大喷放。

一批批大家争相涌现,而其中布陈着许多灵魂里有香气的女子,孟小冬、陆小曼、阮玲玉、张爱玲、林徽因、张充和,等等。

她们秀外慧中,优雅精致。

她们被奉为女神,是因为风姿绰约而又才华横溢。

既能吟诗作对,也懂西洋弥音,凭一双素手,劈开乱世红尘。即使过了这么多年,我们依旧不能忘记那些旖旎的背影。

人间四月天的林微因,心口有朱砂痣的张爱玲,最后一个大家闺秀的张充和,她们的文字和故事流传至今。

并且,每个人都是故事的主角。

 (四)

到了现代社会,很多行业已经模糊了性别的界限。女性放开了手脚,以不同的姿态展现着自己的能量和魅力。

政坛上的体制精英,谋变布局,泽及民生;公司里的女性领导,心思缜密,杀伐果断;学校里的明星教授,学识渊博,胸藏锦绣;赛场上的体育健将,挥汗如雨,为国争荣。

每一个取得卓越成绩的女性,我们都可以叫一声女神。

她们个性鲜明、才华横溢,有专注投入的事业,有精通熟稔的专长。她们浓墨重彩地经营着自己的生活,有宽容和坚定的价值观。

把贾玲当成女神的人,他们不是在开玩笑,他们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贾玲没有盛世容颜,没有曼妙的身姿,她却是娱乐圈的一股清流,从底层拼杀出来的经历充满励志,自嘲自黑尽显高情商,人缘超好,人皆爱之。

努力、上进,坚守住属于自己的初心,每个人终会走出属于自己的女神之路。

(五)

叫一声女神,是为女性的努力正名。

女神们,节日快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