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年人不风流

 李怡楚 2020-06-29

这个世界对年轻人其实是不友好的。

踏入社会,年轻人遇见的是前人制定好的规则和秩序,用时间和人脉构成的护城河,重重堡垒,漫天撒网。

掌握话语权的前辈们,囤积社会资源,抬高价码售卖给年轻人,一代人对下一代人进行剥削和抢劫,周而复始。

年轻人最有利的选择,是颠覆秩序,建立新的规则。

掀翻桌子,揭竿而起,大闹天宫,宁有种乎。

年轻人博上位的心理,以及时间优势带来的大量试错空间,会让他们具有极强的行动力,推动社会滚滚向前。

搏杀在风口浪尖的青年们,呼啸而行,放歌纵酒,显得特别炫酷,风流潇洒。

璀璨的青春无敌,年轻人的故事总是让人热血沸腾。

没过几年,那些鲜衣怒马的年轻人,突然就不见,齐刷刷地消散在生活里,变成一群泯然于众的中年人。

小马哥剪短了头发,长袖衬衣挡住了手臂上纹身。邻居们遇见了,拍着肩膀问一声吃了么?老马满脸堆笑,连声应诺,早已没有当年的桀骜不驯。

普通人的传奇过往、波澜壮阔并不会注名流传,大隐隐于市是一种过气的风流。

每个从身边擦肩而过面色沉稳的中年人,或许有过精彩曲折、不可言说的故事。

昨天送我去人民广场的快车司机,短袖白衬衣,目光清澈,文质彬彬。找零的时候,从袖口露出上臂的一道纹身,锋芒乍现,大约藏着一段快意恩仇的江湖往事。

每天早晨上班出门时,看见小区门口的保安大叔,渊渟岳峙,气定神闲地指挥我们车辆进出,似乎曾经掌控过大的场面。

提着鸟笼走过的大爷,面色祥和,一步三摇,带着高傲的回忆,不动声色地融入人群。

我们对他们一无所知,穷尽目光,也看不出他们的过往,是狰狞,是火烈,是波折,还是平庸?

 一人一世界,很多故事最后烂在心头。

人到了中年,身体机能退化。

身材变形发福,新陈代谢变慢,脸上油脂增多,发际线后退,眼球浑浊,美感逐渐丧失。

这是人体正常的生理演化过程,有意识地降低中年人在异性眼中的生殖吸引力,避免年长者跟年轻人争夺配偶,

外貌上的变化并不值得过多关注,每个人都曾年轻过,这是一个公平的进化路径。

随着时间流逝,中年人会感受到年轻人在身后咄咄逼人,呼吸声见闻。

中年人开始建立起心理的防线,对新人新事物产生敌意,只有面对自己熟悉的事物,才能获得安全感。

习惯呆在一个自认能够完全控制的区域,踏入舒适区陷阱。

生活中的琐事竞相扑面而来,柴米油盐是非,孩子升学教育,老人生老病死,父母频繁住院。

中年人的故事一点都不酷,弥漫着人间烟火,油腻世故。

张爱玲在《半生缘》里写道,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仲夜难眠,推枕自省时,时常觉得理想和信念慢慢飘散,剩下的只有别人过得比你好。

往上看,有些人一骑绝尘,功成名就。往下看,年轻人如狼似虎,杀气腾腾。 

念及大汗淋漓,茫然失措。

中年人不得不面对的压力,来自于内心,野草一样蔓延的不甘和现实中无可奈何的妥协之间的碰撞。

表面风平浪静,内心暗流狂动。身体里酝酿着一场海啸,可却只是静静站着,不能让别人知道。

父母老去,慢慢变得孱弱。小孩尚幼,各种开销。事业进入瓶颈期,身体也开始走下坡路。

这是现实,也是动力。

大闹天宫正是少年气盛,西行取经恰如人到中年。

中年以后,需要用妥协和坚韧讲好余生的故事。

岁月是把双面刀,侵蚀了肉体,锻造了精神。

时间给中年人留下来的痕迹,不应该是衰老的容颜,而是睿智的心灵。

人到中年,意味着需要独立果敢地独立应对生活,承受更多的压力。

生活报中年人以苦难,中年人报之以歌。

他们学会了自律,开始摈弃不良的生活习惯,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时间,做每个阶段该做的事情。

他们不断地学习新的技能,努力让自己始终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

他们懂得谦卑,做一个低调的绅士。心中有猛虎,低头嗅蔷薇。

他们知晓世故,了解阴暗,学会如何与生活更好的相处,对自己有清醒深刻的认识。

他们有爱情,有一个好好相爱的伴侣,有一个值得栉风沐雨的温馨家庭,可以休养生息的港湾。

年轻人的力量来自于未知世界的探索,中年人力量的源泉则是爱和责任。

有力量的中年人,自然能够讲好一段故事。

一个优秀的中年男人,就好似磨砺了十六年的杨过。

扔下华丽的君子淑女剑,改为低调沉稳的玄铁剑。即使胳膊折了,也只是暗叹一声命苦,放过郭芙,同时放过自己。

带上人皮面具,喜怒哀乐不形于色。纵然麾下英豪众多,襄阳城头也不多占功劳,始终以郭靖大侠为尊。

一副循规蹈矩、谦和冲虚的样子,很无聊,但很踏实美好。

烧了战袍,藏起重剑,隐居山林,静悄悄地过着平淡日子。

中年人不再风流,只会低调地优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