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iP基板选择(1)——有机基板

 Long_龙1993 2020-06-29

SiP基板系列文章

在SiP系统级封装中,基板作为整个封装的载体,起着支撑和电气互联的作用,目前,常用的基板包括有机基板、陶瓷基板、硅基板等等,我们将逐一介绍,这篇文章,我们主要来讨论有机基板。

1

有机基板的材料

有机基板一般是由有机树脂和玻璃纤维布为主要材料制作而成,导体通常为铜箔。有机树脂通常包括:环氧树脂(FR4),BT树脂(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PPE树脂(聚苯醚树脂),PI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

有机基板常用的铜箔厚度为17μm(半盎司),35μm(一盎司),70μm(两盎司)等多种。柔性有机基板铜箔厚度比较薄,5μm、9μm、12μm等规格的铜箔在柔性板上应用较多。铜箔厚度和载流量成正比关系,如果需要通过比较大的电流,则需要选择较厚的铜箔和较宽的布线。

以FR4为例,介质材料根据树脂和玻璃纤维含量的不同,可分为106,1080、2116、7628等多种型号。一般型号数值越大,树脂含量越少,玻璃纤维含量增大,硬度增加,介电常数也越高。例如,106树脂含量75%,1080树脂含量63%,2116树脂含量53%,7628树脂含量44%。另外,还有一种RCC(Resin Coated Copper),树脂含量100%。树脂含量越多,材质越软,激光打孔效率高。

下图为不同型号的介质材料的树脂含量、介电常数DK及损耗因子DF

通常为了兼顾各方面的性能,SiP基板会采用多种型号的基材,一般表层用树脂含量较高的,例如RCC,106,1080,而内层则采用硬度较大的例如2116,7628,用于增强支撑强度,详见下面基板层叠结构实例图示。

2

有机基板的特点

有机基板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点,和陶瓷基板相比,有机基板不需要烧结,加工难度较底,并且可制作大型基板,同时具有成本优势,另外有机基板介电常数低,有利于高速信号的传输。

当然,有机基板也有自身的劣势,例如传热性能较差,传热系数通常只有0.2-1W/(m·K)之间,而氧化铝陶瓷材料可以达到18W/(m·K)左右,氮化铝更是可达到200W/(m·K)左右。

此外,有机基板的CTE也通常相对芯片比较大,这样就容易在热循环的时产生和IC的焊接处电气连接失效。

CTE(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是指热膨胀系数α ,理想的封装基材:α < 8×10-6/ºC,或者为8ppm/ºC,(ppm-parts per million,百万分之一)。

半导体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而硅的膨胀系数只有2.5ppm/ºC,如果半导体芯片与基板的热膨胀系数相差过大,在温度变化时,它们之间产生较大的应力。因此,为了保证SiP或者封装基板微细电路的精度,适宜用低热膨胀系数的基板材料。

Tg玻化温度,是板材在高温受热下的玻璃化温度,一般Tg的板材为140度以上,高Tg一般大于170度,中等Tg约大于150度。Tg值越高,板材的耐温度性能越好 ,印制板的耐热性、耐潮湿性、耐化学性、耐稳定性等特征都会提高和改善。尤其在无铅制程中,高Tg应用比较多。目前,高耐热性基板的Tg通常可以达到200度以上。


3

有机基板层叠结构

SiP或封装基板通常采用盲埋孔结构,这里我们用m N m代表,其中m代表Buildup层,采用积层法工艺进行制作,通常采用激光钻孔,每次只钻一层,层层往上累积成多层,因而被称为积层法,积层法英文为:Buildup。

N代表Laminate层,采用层压法工艺进行制作,通常采用机械钻孔,先将多层叠加在一起压合,然后统一钻孔,层压法英文为:Laminate。

下图为2 4 2的8层基板侧面示意图:

Buildup层的盲埋孔是可以叠加的,但一般不能与Laminate层的通孔叠加,这主要是由于生产工艺的限制。这个两类孔叠加容易出现断路。

下面几张图是有机基板层叠结构的实例(可放大查看每层所用的材料型号和铜箔的厚度)。

下图为6层基板,其层叠结构为1 4 1

下图为8层基板,其层叠结构为2 4 2

下图为8层基板,其层叠结构为1 1 4 1 1

下图为10层基板,其层叠结构为2 1 4 1 2

下图为8层基板,其层叠结构为2 4 2,机械孔又包含更复杂的多次打孔工艺

下图为10层基板,其层叠结构为3 4 3,机械孔层又包含更复杂的多次打孔工艺

4

有机基板的选用

有机基板主要应用于塑封器件,由于其具有成本上的优势,目前是应用最为广泛的SiP封装基板。

SiP或者封装设计者在选用有机基板时,要综合考虑成本和可靠性进行选择,主要考虑其热膨胀系数,玻化温度,吸湿性能等。从而选择FR4(环氧树脂),BT树脂(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PPE树脂(聚苯醚树脂)PI树脂(聚酰亚胺树脂 polyimide)等基板。

同时,需要设置合理的铜箔厚度和层叠结构,选用不同型号的基材,控制好介电常数DK和损耗因子DF,从而使SiP或封装的性能在成本优化的前提下达到最优。

相 关 链 接:

更多内容,请在历史文章中查看!

 Welcome to SiPTechnolog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