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秀作文|| 陈奕君:信念伴我行

 百卉争春各自香 2020-06-29

信念伴我行

作者  陈奕君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荒漠茫茫,一眼望去,无边无际,永远看不到尽头似的。毒辣的太阳在头顶炙烤。一路上没有人说话,只有驼铃的“叮当”声响。

我的四肢早已被太阳暴晒得火辣辣的疼痛,嘴唇龟裂。汗水流出来被烤干,烤干了又流出来。衣服上结了一层厚厚的硬壳。口干舌燥,心中烦闷。

三个月前,我在朝堂上接受皇帝的指令,去联合大月氏与我大汉一起夹击匈奴,眼看这一路食物就要吃光了,更要命的,是水也要喝完了,可是,除了茫茫沙海,却连大月氏国的影子都没见着。要知道,这水可是在沙漠中续命的甘露!没有了水,就别说到达大月氏了,一队人葬身这大沙漠也是常事。回想起二个月前我在皇帝面前那信誓旦旦的承诺,说一定会说服大月氏同意共同夹击匈奴.....事到如今,面对艰难的现状和未知的前路,我对自己当初许下的承诺竟感到了异常的沉重。

“队长,怎么办?我们的水所剩无几,食物也快吃完了!”这个噩耗,早在意料之中,但还是沉重地打击了我。我四顾浑黄的荒漠,广袤无垠,看不到一点生命的绿色,显得是那样的荒凉、寂寥。我想放弃,退回去,可是,已不可能,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沙漠的中心。即使可以退回去,我也绝不能放弃!匈奴扰我边疆,抢我财产,杀我人民,无恶不作,罄竹难书,时刻威胁我大汉的和平安定,成为我大汉最大的心腹之患。一路行来,亲眼目睹了匈奴人的诸般暴行,在匈奴铁蹄的践踏下,兄弟民族的兄弟姐妹生不如死,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一去,不仅是为了兑现对皇上的承诺,而且关乎国家的前途与千千万万人的命运,即便是不可为也得为之!

我给同行者讲明道理,大家都支持我的决定。一声令下,一路驼铃“叮铛”,一支意志坚强的队伍,继续朝着大月氏的方向前进.....

“皇上,张骞回来了!”

是的,我历尽艰辛,终于回到了自己的祖国。这次出行并没有达到朝廷的目的,但也不是一无所获。在大月氏,我领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观赏了一种叫“魔术”的在我们这个国家没有的东西——会魔术的人能够从嘴里喷出火焰,可以将锋利的宝剑从口中吞下,还能从空无一物的手中变出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我也见到了许多以前没有见过的动物:有一种叫鸵鸟的长脖子鸟,下的蛋比鸡蛋大二十倍;有一种神奇的叫“长颈鹿”的鹿,脖子有几米长.....我也品尝了一些以前从未见过的食物:有五光十色,酸甜可口的葡萄;有凹凸不平,营养丰富的核桃;还有鲜嫩多汁,娇艳欲滴的石榴......我将自己在西域的见闻一一告诉皇上,皇上听后十分高兴,立即下诏由我带上精美的陶瓷与华丽的丝绸,组成庞大的商队,再次出使西域,与西方国家们进行贸易往来。

我们的诚信,感动了西域各国的化外之民,大月也与我大汉结盟,达成空前的团结。在我大汉军队的凌厉打击下,不可一世的匈奴土崩瓦解。

长路漫漫,一路驼铃“叮铛”,信念伴我行,是信念支撑着我穿过寂寥悠长的荒漠,从此将文明友好的种子一路播撒在这条丝绸之路上,造福子孙万代......

    点评:取材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终于历尽艰辛终于开辟丝绸之路的史实,展开想象,故事新编,讴歌了崇高信念产生的伟大力量,扣题紧密,主旨突出。文章以时间为序,详写张骞第一次出使在沙漠中经历的磨难,而略写其它,不蔓不枝,详略得当。细节典型,描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

文章作者陈奕君(建始县民族实验中学七(1)班)

指导老师:曾传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