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既然快乐是分泌多巴胺的结果,那大脑为什么不一直分泌?

 三戒AAA 2020-06-30

很简单,大脑一直分泌多巴胺会导致严重的生理和精神方面的问题。

多巴胺作为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确实与快乐有密切联系,例如梦想的实现、好友的重逢、遇见知己、性快感(高潮)等等。换句话来说,人类的兴奋和欢快都是大脑分泌多巴胺的结果,所以多巴胺又有“快乐因子”之称。

既然快乐是分泌多巴胺的结果,那大脑为什么不一直分泌?

物极必反,分泌多巴胺固然能产生兴奋和欢快,但人体一直处于这种状态,就会出大问题。第一个受伤害的就是大脑,因为这会让它一直处于负荷状态,得不到休息。

大脑是一个非常耗能量的器官(其中分泌神经递质消耗能量最大),为了能维持人的正常行为和思绪,它必须精打细算。因此,在进化过程中,大脑生成了一套自我平衡机制(或是说纠错机制),防止负荷过度。

以多巴胺为例,当分泌达到阈值的时候,大脑就会释放出γ-氨基丁酸,抑制感受器神经受到过度刺激,以及触发多巴胺能神经末梢对多巴胺的重摄取,让兴奋和欢快的情绪逐渐减弱,直到恢复平淡。

虽然大脑受制于平衡机制不能一直分泌多巴胺,但并不代表人类就没有办法突破。例如一些抑郁症患者的病因是多巴胺分泌不足导致,医生就会开一些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的药物,来帮助其恢复正常生活。

然而,此类药物又有一个很大的副作用,容易让人产生依赖,一旦停止服用,就会出现严重的戒断反应。所以,抑郁症患者对于此类药物是又爱又恨,能不吃尽量不吃,实在没办法,也只能通过两害相较取其轻来做选择(抑郁症发作也是挺恐怖的)。

除了治疗疾病的药物外,还有一种物质也能突破人体的平衡机制,不停的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那就是毒品。简单来说,毒品中的一些成分与大脑里的多巴胺神经递质相似,进入人体后就会影响到多巴胺的贮存、释放和摄取。

既然快乐是分泌多巴胺的结果,那大脑为什么不一直分泌?

毒品不仅能刺激大脑分泌大量多巴胺,还能不断刺激多巴胺神经末梢释放多巴胺,让吸食者持续兴奋,同时又抑制多巴胺能神经末梢对多巴胺的重摄取,使得突触间隙的多巴胺不断增加,达到突破平衡机制的目的。

尽管吸毒产生的快感可以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也不是永久的,因此当药效过后,多巴胺急剧下降(掉到平均值以下),人就会陷入极度空虚、惶恐和难受中,只有再次吸食毒品才能得到缓解,这就是吸毒上瘾的基本原理。

值得一说的是,通过毒品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就是随着人体耐受性(耐药性)的提高,快感会逐渐减弱,解决的方法要么加大剂量,要么改变使用方式(最常见的就是从口服、鼻吸到注射)。

既然快乐是分泌多巴胺的结果,那大脑为什么不一直分泌?

通过毒品刺激多巴胺不停的分泌,导致的结果就是大脑一直处于兴奋和负荷状态,得不到充分休息。久而久之,人就会出现严重的焦虑情绪,情感表现愚蠢而不协调,思维联想松散缺乏逻辑性,言语速度加快但内容含混不清,动作多而刻板,并有共济失调表现。

严重一点就会产生间歇性精神障碍,产生诸如幻觉、幻听、偏执、猜忌、被害妄想症等,进而出现自残自杀、暴力易激惹等失控行为,变得不愿与人沟通、冷漠无情、六亲不认,最终导致严重的精神分裂症。

综上,可以看出,大脑不一直分泌多巴胺,其实是为了保证我们的身心健康。而通过外部物质(特指毒品)强烈刺激,强行让大脑持续分泌多巴胺,达到享受快感的目的,百害而无一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