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通过一定的闻思,我们也了解了暇满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的内容,但是很多人都没有甚深的体会和觉受,所以学佛修行也是断断续续的。 想精进也精进不起来,想学也学不进去,学佛修行的事一拖再拖。 今天心情好了学,心情不好了不学;今天高兴了念,明天不高兴了就不念了。 这是什么原因?就是基本的道理没有彻底弄明白。 如果把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这些道理彻底弄明白了,绝不可能是现在这个状态。 什么叫出离心? 简单讲,就是对世间没有贪恋。 只需要要好好观察自己:对世间法有没有贪图? 如果你对世间还有贪恋,还有贪图,说明你的出离心还是没有修到位。 别人的评价不一定准,但每个人自己最清楚自己。 对世间法,无论是对财产、家庭还是对儿女,都没有丝毫的贪图,才是出离心。 有出离心的基础,才能修菩提心。 不为自己,完全为众生,没有丝毫的自私自利,才是真正的菩提心。 如果你还有私心,还有自私自利,说明你的菩提心还是没有修好,还是没修到位。 修证悟空性的智慧,最好是有了菩提心的基础,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其共同的前提就是出离心。 什么是证悟空性的智慧呢? 就是无论是对世间出世间所有的法,无论是对众生还是对佛,无论是对净土还是对娑婆世界,无论是对涅槃的法还是对轮回的法,都不执着。 证悟空性的智慧就是无我的智慧: 人无我和法无我,即破除了人我执和法我执。 对人对法,对自己对他人,对内情众生,对外器世界都不执着,都能观为性空妙有,这才是真正证悟空性的智慧。 有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的智慧,我们才能做到“清净、平等、自在、随缘、念佛”,才能做到明心见性,在明心见性的基础上才能修禅宗里的修法,或者修密宗通过两个次第修本尊成就。 如果没有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的智慧这三者,成就很难。 出离心不是谁都有,不是随随便便就有,不是想发就能发出来的。 要建立出离心,首先要深刻体悟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 对这些道理不是字面上理解,而是有甚深的体会和觉受,才能产生真正无伪的出离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