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很轻(强)的重型坦克——意大利P40“悍匪”诞生记

 纵横战略 2020-06-30

公众号:纵横战略Z

在1940年代初期,重型坦克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很多国家开始试验性的研发重型坦克,但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能成功的把重型坦克运用到战争中。在整个二战期间,成功研发重型坦克并得到广泛使用的只有苏联、德国、英国、美国、意大利这四个军工大国,其中以德国虎式坦克、苏联IS坦克、英国丘吉尔步兵坦克、美国M6坦克以及意大利的P40坦克为代表。其实意大利的P40坦克并不能算是一辆成功的重型坦克,因为被德国占领后,坦克还没有完成生产,设计方案就落入了德军的手中。

幸存下来的意大利P40坦克

意大利和重型坦克的渊源

意大利是第四个成功制造坦克的国家,他们的坦克研发经历几乎和英国、德国一样;最早可追溯至菲亚特2000坦克。与其他国家所有的重型坦克一样,菲亚特2000的体积和重量都非常大,尽管防御能力也很不错,但是机动性很差,而且最致命的是成本还非常高,所以菲亚特2000最终只生产了两辆原型坦克就被叫停。后来经过改进,体积更小、机动性更强的菲亚特3000坦克终于诞生,碍于出生在和平年代,菲亚特3000坦克的性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出来。

意大利早期的菲亚特2000重型坦克

在菲亚特3000发布之后的20年里意大利再也没有研发过新坦克,而此时世界各国的坦克研发似乎已经到了瓶颈期。英国自维克斯A1E1独立号重型坦克研发失败后就再也没有涉足重型坦克领域;而法国的B1重型坦克也算不上成功,虽然有正式量产过,但该坦克落入德军手中后,只是被当作训练车使用,可见其性能是多么的不尽人意;日本的重型坦克就更不用说了,除了自身“重”以外,毫无优势可言。

英国维克斯A1E1独立号重型坦克

所以在这段时间内只有苏联在设法研制T-35重型坦克,不过该坦克的毛病很多,最终只是进行了小批量生产;虽然苏联军方急需一种性能强悍的重型坦克,不过此前的1000吨T-39坦克被证明实用性极差,而且价格还非常昂贵,所以最终并没有量产。值得一提的是,苏联的T-39坦克其实也含有意大利“血统”,因为该坦克是根据意大利安萨尔多公司的65吨重型坦克改进的。

苏联1000吨的T-39坦克

p26/40坦克的改进使命

在1930年代后期,意大利军方开始重构重型坦克的想法,但是相较于重型坦克意大利机动化研究中心(Centro Studi Motorizzazione,简称:CSM)更看好中型坦克,所以就有了26吨的p26/40坦克。该坦克的设计方案最终确定于1938年12月1日,重量预计在20至25吨左右,使用47毫米的坦克炮和3挺机关枪,机组人员6至8名,最高时速在32公里/小时,坦克的续航时间为10小时。其实p26/40坦克并没有太多创新的地方,除了装甲更厚以外,就是一辆彻头彻尾的M13/40坦克。

意大利机动化研究中心提出的p26/40坦克简易图

1939年,意大利军方受到了德国Nb.Fz中型坦克的影响,于是p26/40坦克的生产再次放缓。德国的Nb.Fz中型坦克大多数是用于宣传目的,除了震慑周边的几个小国以外,还起到了迷惑敌人的作用,就连苏联军方曾一度以为Nb.Fz是一辆体积庞大的重型坦克。为了能够和Nb.Fz中型坦克平起平坐,意大利军方用75毫米的榴弹炮替代了47毫米坦克炮,甚至还有人提议用90毫米炮装备p26/40坦克,使其火力超越德国的Nb.Fz坦克。

1940年6月25日,意大利机动化研究中心再次改进了p26/40坦克的各种配置;除了75毫米的榴弹炮和同轴机枪以外,该坦克的前部还配备了两座微型的机枪炮塔,其中有一座炮塔装备的是20毫米的布雷达炮;坦克前装甲厚40毫米,在中远距离内可以抵挡25至37毫米炮的射击;配备的是420马力的发动机,最高时速为32公里/小时。

1940年6月,机动化研究中心提出的改进p26/40坦克,此时具备了微型炮塔

p26/40坦克的大小比例

改进前与改进后的p26/40坦克对比

使用75毫米榴弹炮的p26/40坦克很快就迎来第二轮改进,因为意大利军方认为这种重量过大的坦克对战场的火控能力较弱,如果能把重型坦克的重量提升至40-50公里/小时那就再好不过了。安萨尔多在1940年8月18日提出了p26/40坦克的改进方案,旨在原有坦克的基础上把微型炮塔移除,使坦克的重量在25吨左右;同时坦克的体积也变得更小,车轮减少至每侧7个;驾驶位从左侧移到了正中间,为炮手腾出了更大的操作空间。

首次亮相的p26/40原型坦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意大利军方需要的是装甲更厚的坦克,所以安萨尔多改进的坦克虽然速度更快,但是实用性完全比不上原来的p26/40。1940年12月,机动化研究中心再次提出了p26/40坦克的改进方案;把坦克的前装甲厚度提升至50毫米、侧装甲的厚度提升至40毫米;使用330马力的发动机,时速可以达到35-40公里/小时,比M13/40坦克略高一点。

安萨尔多的P40坦克

而就在受命于机动化研究中心的同时,安萨尔多公司开发了两种不同配置的p26/40坦克。第一种和1940年8月开发的差不多,驾驶员位于坦克的正中间,配备了布雷达38同轴机枪。这种设计很大程度是借鉴了M13/40坦克,就连底盘、炮塔等几乎都是一模一样。

p26/40坦克的侧面和M13/40坦克非常像

第二型坦克的重量更轻,只有23吨;配备了330马力的菲亚特Tipo发动机,期间还曾考虑过使用德国的迈巴赫HL120发动机作为替代方案。坦克的机组人员为4名,一名炮手、两名机枪手、车长、驾驶员。在原型坦克上还配备了20毫米的布雷达坦克炮,不过到了1941年5月之后,该炮就被移除了。

意大利机动化研究中心测试了两种坦克后,毅然选择了安萨尔多的第二型p26/40坦克,在1941年夏天时,该坦克正式被更名为P40坦克。同一时间,意大利军方意识到了75毫米的榴弹炮火力还不如英国的玛蒂尔达步兵坦克;所以为了提高P40坦克的防御能力,军方再次提出把坦克的重量增加到24吨。虽然P40坦克的重量只有24吨,但同样被意大利称之为重型坦克,这毫不奇怪,瑞典的Strv m/42坦克比这还轻,而且也被归类为重型坦克。

安萨尔多公司的两种P40坦克

1941年12月初,P40坦克开始进入试验阶段;事实证明该坦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50毫米的前装甲足以抵抗大多数火炮的袭击,而75毫米的榴弹炮也可以对付大部分的英国坦克和一些小型的防御工事。但是到了12月18日,P40坦克开始装备94毫米的QF 32磅炮,火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穿透效果也更好。

装备94毫米的QF 32磅炮的P40坦克

受苏联影响后的P40坦克

其实意大利武器对苏联的影响非常大,除了安萨尔多65吨重型坦克和菲亚特3000坦克以外,安萨尔多的100毫米舰炮同样受到了苏联军方的青睐,其中苏联B-24 100毫米舰炮就是根据安萨尔多100毫米炮改进的。甚至于,还衍生出了B-34、BS-3反坦克炮、D-10坦克炮、SU-100自行反坦克炮等武器。

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缴获了大量的苏联战利品;其中就有一辆T-34坦克装备了76.2毫米L-11坦克炮。1942年初,意大利从德军手中获得了T-34坦克,所以P40坦克也迎来了新的一轮改进。为了提高坦克的改进速度,P40坦克的底盘保持不变,使用了倾斜炮塔;装甲厚度和原来一致,不过前装甲的弧度更大,类似于德国的IV型坦克歼击车。同轴机枪被移除,所以驾驶员的观察口也更广;另外,坦克的出入舱口增加到了两个,发动机也增加了一个维修舱口。使用了342马力的菲亚特Tipo发动机,最高时速在40公里/小时左右,当然坦克的重量还是和原来一样只有25吨。

1942年改进的P40坦克

342马力的菲亚特Tipo发动机

虽然新型的P40坦克推出的时间比较晚,但是综合性能还是非常不错的,甚至可以和英国的十字军III号坦克相媲美。不过十字军III号坦克和P40坦克在战场上永远不会相遇,因为大多数的英国坦克先后被M4谢尔曼所代替,而且如果把P40坦克当作是中型坦克的话,那么它和谢尔曼坦克谁胜谁负还真难说。新的P40坦克在1942年11月25日开始服役,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更习惯把它叫做p26/40坦克。

正式量产时,P40坦克的重量又达到了26吨;车体和发动机舱的形状发生了微小的改变,炮塔上的小舱口被移到了后面,同时在炮塔后面还增加一个小型置物架;炮塔内部可以容纳两名机组人员;从以上设计不难看出P40坦克很多地方都和T-34一致,所以证明了在二战期间意大利的武器的确受到了苏联的影响。

在测试中的P40坦克

服役于德军的P40坦克

第一批P40坦克的订单为125辆,不过碍于此时安萨尔多正忙着生产M43突击炮,所以P40坦克的生产异常缓慢,直到1943年8月才生产了3辆坦克。德军收缴P40坦克时,意大利依然只生产了5辆,通过研究后德军发现这些坦克的性能足够强大,彷佛就是加装了50毫米装甲的4号中型坦克,而在德军中P40也被命名为Pz.Kpfw.P40(i)坦克。

1943年生产的P40坦克

1943年11月9日,德军开始量产P40坦克(Pz.Kpfw.P40),坦克又被分为两种型号;一种有发动机,另一种没有发动机。没有发动机的坦克被德军安装到防御工事上,这是因为工厂内有多余的坦克车体,而库存的发动机却非常少。1944年德军生产了38辆没有发动机的P40坦克,66辆具有发动机的坦克,总共生产了105辆,不过在生产时有一辆坦克出现了问题最终被遗弃。

德军的P40坦克,即:Pz.Kpfw.P40

安装在防御工事上的P40炮塔

有42辆P40坦克服役于纳粹的国防军和警察部门,其中有两辆坦克被注销。其余的坦克都被分配给意大利北部的第10和第15警察处,截止1945年4月9日,仍有15辆P40坦克服役于第10警察处,有13辆服役于第15警察处。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没有发动机的P40坦克以外,该坦克在德军中还诞生出一种用于防御工事的衍生型,名为:F.Pz.DT4814。其实这只是单纯的坦克炮塔,没有车体;炮塔由安萨尔多公司生产,配备的是德国的75毫米KwK /24炮。炮塔倒是生产了100多座,不过只有一座到达了试验场,之后就一直被丢弃在那里。

在德国库默斯多夫试验场上的P40坦克,上面的数字代表的是装甲的厚度

总结

战争结束之后,意大利P40重型坦克也随之被淘汰,时至今日仍然有两辆坦克保存在意大利的陆军博物馆内。即使P40坦克没有卓越的战绩,但其性能在同一时期坦克中绝对是数一数二的。该坦克不仅具备了超强的火力,而且它是介于中型和重型坦克之间的一个平衡武器,倘若该坦克早两年研发出来,那么意大利也不至于被德国占领;而P40坦克的另一个衍生型是P43 BIS重型坦克,不过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我们以后再讲。

试验型的意大利P43 BIS重型坦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