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理解的过程安全管理PSM

 飞来飞去001 2020-06-30


随着国家拟把安标化和双预防写进安全生产法,现在关于PSM和安标化、双预防的研究深度和推广力度非常之大,可以说对安全的重视空前;但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形势是:大型的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基本形成自己的HSE体系,安全领域的研究涉及较深;但大部分的中小企业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如何推进PSM和安标化工作,是一个长期的严峻任务;如何开展?如何评估?如何把政府的推进外力转变为企业的内在动力?真正实现政府指导,企业自主自觉重视安全。

每个人对如何开展安全工作有着不同的理解,但万变不离其宗,它的核心是一样的,只不过是表现形式和方式方法的差异;我个人对一个企业的管理体系的理解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层次形式:

顶层   管理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TQM(TQC)

第二层 安全管理体系 HSE体系或QHSE(完全融入TQM的安全体系)

第三层  动态体系      广义PSM体系(包括过程安全和作业安全)

第四层  动态机制      双预防机制和其他形式的外部检查机制

如何理解各层次的关系和落实手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1PSMTQM的关系;

2PSM和安标化的关系;

3PSMQHSE的关系;

4PSM和双预防的关系;

5PSM推进的形式选择。

一、层次关系和静动态管理

上面基本把各种关系表述清楚,在这里补充说明的是过程管理和过程安全管理、过程安全管理和安标化方面的个人理解:

1)在TQM体系内,管理工作均纳入过程管理,但为了突出重点,可以分成过程管理板块和过程安全管理板块,二者不是孤立的,PSM伴随着过程管理而存在,同时又是过程管理的一部分;这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也同时解释了企业内部生产和安全的关系,说明所有人员的一岗双责,安全不是安全部门的安全,真正的安全掌握在所有人的手里,浅薄的讲,甚至可以说掌握在基层管理和操作人员手里,实际上根源是掌握在掌握一切资源的领导层手里。这也是我最想说的内容,PSM的重点在人,尤其是与人的因素联系更加密切的要素,比如培训、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和领导力等方面。

2)可以把TQMQHSE理解为一个阶段内的相对静态管理体系,目标确定后就是阶段验证和评估,把PSM和双预防理解为动态体系,总是在PDCA循环中不断提升;安标化是对QHSE体系的静态评估,是一个合规性审查,是各种体系运行的法理基础,是一个强制性标准,也是最低标准,应该涵盖PSM的全过程,体现为阶段性的静态审查,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也是一个不断提升的动态管理过程;

PSM是企业在安标化达标的基础上的内在提升性要求,完全动态管理的过程。安标化不达标,就是有缺失的PSM,甚至说没有PSM;安标化是门槛,是入门证,而PSM就是持证上岗的动态体现。

因此,形成个人的一个想法或者是建议:按照企业规模区分,规模上企业严格执行安标化一二三级(A标)达标,不达标不予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规模下企业执行安标化一二三级(B标)达标,不达标不予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可以参照目前行业安标化检查标准制定行业细化AB标准,检查内容可以增减,但核心标准不能降低。

3)推进TQMHSE体系的融合,企业完全可以在一个体系内实现所有过程的质量考核(绩效考核和KPI考核),结合岗位(安全)责任制,真正实现全员管安全的形势。

二、PSM推进的想法

根据各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结合安标化和双预防机制的开展情况区别对待,比如安标化一级和二级企业应该全面推进;安标化三级和未通过验收的企业选择几个要素重点推进。

其实PSM十二个(应为十四个)要素中,很难把每个要素完全单独区分开来,只能在相对的完善每个要素,同时在涉及到其他要素时要充分考虑其他要素的要求,为其他要素预留发挥和延伸的余地和支持。

不论哪种推进方式,均应是在合规性达标的基础上进行,因此,个人观点就是在涉及人的因素方面首先推进,比如安全文化和领导力、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和培训管理入手,最需要进行的就是培训工作,把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作为重中之重来进行(首先重点是中高层),才能从根本上降低事故的发生频率和后果严重性,真正做到本质安全。

1)企业通过双预防机制建设,采用HAZOPLOPAJHASCL等工具方法对全过程进行风险分析评估,结合历史经验教训的积累,制定较为详实的风险管控清单、隐患排查清单、应急处理措施清单,结合PSI和操作规程制定各种应急预案,企业从基本知识开始组织培训,分阶段,分层次的组织全员培训,武装头脑,让一线职工明白有什么风险?严重程度?什么时候出现危险?如何处理危险和预警报警?如何急救和逃生?只有职工明白身边的危险,才能提高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杜绝哪些我们看了不知是无奈还是悲哀或愤慨的事故的发生,像宁波锐奇公司发生火灾用嘴吹的例子、频繁发生的受限空间群死群伤事故,根源都是安全知识缺失,再深层次的原因就需要政府去做了。

2)我认为可以这么理解:风险管理是PSM的前提,培训管理是PSM的基础,应急管理是PSM的防火墙;核心就是安全目标(基本等同于组织目标,不完全一样,是需要在安全目标和组织目标之间掌握的一个动态平衡),工具和手段就是其他要素和动态管理。

因此在各项工作推进时,确实存在着先后和侧重点,但很难完全隔离开来,14个要素最后形成的是一个体系,是一个系统化的管理体系;从哪里入手,就看你们自己认识到的短板在那里,其他的检查和诊断只是验证和坚定你的想法,如果你内心不想改变,那么好吧,没有人能够帮到你,等到最后只有政府的强制手段和事故处理结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