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5月17日 医案转自民间中医网-经方方药 经方问诊单: 所在省市:深圳 性别,年龄:女孩,9岁 现在主要症状: 女儿自小体质弱,脸色偏苍白,有青筋,大便有长期是二天一次,难于拉出; 一个多月前感冒好了后,一直吐白色的痰,感觉没有好利索; 在三个星期前开始有尿频尿急,有时有尿意不出,我想着是尿路感染有湿热就给她喝了四盒热淋清颗粒,开始有好转,并未完全好,看西医做尿检,有点血尿,医生说可能是身体辛苦所致先观察未给药; 这几天又明显有尿频尿急,有时有尿意不出,大便难,基本是二天一次; 近期睡眠不安,难入睡,上床后要起来二次小便,之后大约30到40分钟方入睡。 5月1日打喷嚏; 5月2日深圳降温,中午从学校回来脸,手脚冰凉,脸色苍白,中午泡脚,晚上观察她的脸上有些泛红,吐痰不爽,问之,说喉咙疼,吐黄痰,睡觉前脖子刮沙,出沙重,晚上给她喝了一包热淋清和一包栀子金花丸,早上起来说仍然疼,想拉大便又拉不出来。 5月3日早上上学未吃药,上午带了一瓶蜂蜜水,中午回来喝了一大半,问她,说喉咙干想喝水,有点疼。中午吃了白粥,拉了大便,舌头布满了白色的薄苔。 现正在服用的药: 喝了一包热淋清和一包栀子金花丸,今天未用药不敢用了。 哪些情况能加重病情: 饮食不当会加重病情 七情何者为重: 小女孩性格内向,有点思虑; 性格胆小羞怯,在家一人上洗手间都害怕。 QQ问诊: 日期: 2013/5/3 患者妈妈8:23:33 水先生,早上好,我想求医,谢谢。 水先生13:46:01 在吗? 患者妈妈13:46:59 在的,中午好。 麻烦先生了。 问诊单我不知道有没有写清楚,因为有些自己感觉不好把握。 水先生14:19:57 稍等,正在看问诊单。 患者妈妈14:20:07 好的谢谢。 水先生14:20:41 难以入睡,是尿频开始后才有的吗? 患者妈妈14:22:38 她一直入睡慢,基本都要半小时才能睡,但这几天尿频后就更不容易入睡了。 水先生14:23:18 小腹那个地方痛吗? 患者妈妈14:23:45 好像没有,她没有说有痛。 水先生14:25:06 有尿血? 患者妈妈14:26:34 两星期前做尿检有些潜血,我说错了不是尿血,是潜血,医生说没什么问题,让多喝水观察。 水先生14:27:31 口渴吗? 患者妈妈14:28:12 口干,她今天喝的水比以往多。 水先生14:28:34 请用下方。 患者妈妈14:28:29 口干不舒服,所以愿意喝水。 先生可以大概和我说下她的身体情况,我心里一直很着急,感觉她这些时间都状态不太好,一个多月了都每天有痰,也不愿意吃饭。 水先生14:31:35 处方:五苓散 患者妈妈14:33:13 好的,她现在好像还是有了感冒的症状。 好的,谢谢。 日期: 2013/5/5 患者妈妈8:18:11 先生,早上好。 女儿吃了两天的药,昨天感觉尿频好像好点了。 日期: 2013/5/14 患者妈妈8:14:48 先生,早上好! 我女儿的药差不多吃完了,她的尿频感觉好很多了,还要继续吃一副巩固吗? 女儿白天会有四到五次吐痰和鼻涕,比前几天好多了。 水先生9:53:32 可以继续喝1剂巩固。 患者妈妈9:55:32 好的,明白了。 水中火: 患者服用的是《伤寒论》五苓散。 《素问》云:“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 膀胱不藏的起因是肾有实。 经云:肾有实,则泾溲不利。 泾溲不利的含义包括小便数和小便闭,五苓散通治泾溲不利,说明其具有双向调节之功能。 其组方格局是个泻肾汤,我在之前的案例分析中,已经不止一次的提到了,请大家记住。 坛友互动: 方文发表于 2013/6/17 12:11:19 请教,这个病例为什么不用猪苓汤呢? 水中火发表于 2013/6/17 20:34:19 猪苓汤一般适用于尿痛偏热的情况;五苓散适用于偏寒的。 寻光发表于 2013/6/17 22:49:17 先生,尿频尿急应该是里证吧?我之前说是表证,应该是说错了。 水中火发表于 2013/7/11 12:55:16 尿频尿急肯定不属于表征,但是尿频尿急,可由太阳病发汗不得法,转化而来。因为误用汗法则伤肾,而肾主大小便。 bluewolf1982发表于 2013/7/23 14:58:51 这个案例苓桂术甘汤和五苓散如何取舍? 水中火发表于 2013/7/23 21:22:00 五苓散能治膀胱湿热,利水作用明显强于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七月老虎按: 1.《医方考》:茯苓、猪苓、泽泻、白术,虽有或润或燥之殊,然其为淡则一也,故均足以利水。桂性辛热,辛热则能化气。 2.《古今名医方论》引赵羽皇:五苓散一方,为行膀胱之水而设,亦为逐内外水饮之首剂也。方用白术以培土,土旺而阴水有制也;茯苓以益金,金清而通调水道也;桂味辛热,且达下焦,味辛则能化气,性热专主流通,州都温暖,寒水自行;再以泽泻、猪苓之淡渗者佐之,禹功可奏矣。 3.《医方集解》:二苓甘淡,入肺而通膀胱为君;泽泻甘咸,入肾、膀胱,同利水道为臣;益土所以制水,故以白术苦温健脾去湿为佐;膀胱者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故以肉桂辛热为使,热因热用,引入膀胱以化其气,使湿热之邪皆从小水而出也。 4.《伤寒六经辨证治法》:盖多服暖水,犹服桂枝汤啜稀热粥之法,但啜粥以助胃中营卫之气,而暖水乃助膀胱水府之津,俾膀胱气盛则溺汗俱出,经腑同解,至妙之法,可不用乎! 5.《古方选注》:苓,臣药也,二苓相辅则五者之中可为君药矣,故曰五苓。猪苓、泽泻相须,借泽泻之咸以润下;茯苓、白术相须,借白术之燥以升精,脾精升则湿热散,而小便利,即东垣欲降先升之理也;然欲小便利者,又难越膀胱一腑,故以肉桂热因热用,内通阳道,使太阳里水引而竭之。 |
|
来自: xmjulytiger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