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毕业季,离愁别绪皆故事

 深夜爱报社 2020-06-30

编者的话    

每年的6月,有人笑着说解脱,有人哭着说不舍,构筑了一年又一年不同的大学毕业季。沙漏般的时光,仿佛一下子就回到初到校园时的模样,而一转身,便又过完了大学的整个青春。    

不同年代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的毕业故事,那些年,那些记忆的片段,构成了一帧帧美好的青春画面。    

在这个毕业季,本期《海南周刊》为您翻开那本“青春纪念册”,抚去岁月的尘埃,讲述那些有关毕业的动人故事。

“包分配”时代的去与留

“我们穿过流年,经过四季变迁,终于来到了这一天,毕业的我们,与难忘的夏天……”    

今年已80岁高龄的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党史专家邢贻孔,是1964年考上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专业的大学生,回忆起当年的毕业往事,他仍心中澎湃。1964年广东省从省内单位的优秀干部当中选拔人员参加高考,邢贻孔是当年全省录取的11人中的一名。读大学的几年中,学杂费、伙食费、住宿费全由国家包了,学校还发放一定的助学金。新生报到时,他和很多学生一样,都只带一件行李。“在北京读书的那几年,其实也是国家经济比较困难的时期,每月饭费12块钱,经常吃不饱,手脚有些浮肿。”毕业季一到,学校包分配,邢贻孔很想留校任教,但当时情况不允许,还是回到了海南工作。    

很多时候,命运的弯拐是时代的映照。1977年,停止了11年的高考重新恢复,断档10多年的中国人才链得以续上。1977年、1978年、1979年的大学生无疑是最值得骄傲的大学生。事实上,从职业选择、生存状态和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等多重方面来考量,1970年代的大学生无疑是让后来的大学生们较为羡慕的一代。当时仍隶属于广东省的海南,虽然录取率低到有些“可怜”,但也选出了一批称得上精英的“天之骄子”。    

“我从万宁农垦兵团参加1977年高考,那一年的高考是接近年底才开考的。揭榜时,整个兵团只有4个人入围,后来还有3个人主动放弃或没有被录取。”没有良好的备考教材,数理化缺乏老师指导,万宁人陈昱平在考入华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后,看到广州同学的高考辅导教材时,不由得惊叹:“怎么差得这么大!”因为基础薄弱等特殊原因,陈昱平大学念了5年。又是一年毕业季,参加过特殊之年高考的陈昱平,又有许多难忘的回忆涌上心头。他说,毕业之时,跟同学也是难舍难分,但在那样一个年代,大家想得最多的还是今后“分配”的毕业去向。 

“分配工作”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持续近40年。据资料记载,自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大学生毕业分配十分重视,1951年10月1日,当时的政务院决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文革”之后,百废待兴,恢复高考后的头几届大学生,个个是“香饽饽”,这一时期依然沿袭统一分配制度,个人无需为工作操心,却也没有自主权。中央在1985年曾表示,要改革大学生的招生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1987年,首次出现大学毕业生分配后被退回的“寒潮”,分配制度的不合理性凸显。到了1993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正式提出,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经过两三年的调整过渡,到1990年代中后期,毕业分配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段历史对于1990年代毕业的海南大学生记忆亦是非常深刻的。符海妹1994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学院,她说,“对赶上国家‘包分配’尾巴的大学生来说,宣布毕业分配去向这一决定自己命运的那一天,哪有人会忘得了?”    

“记得那是在一天上午,事先通知要宣布毕业分配去向,全班同学早早地来到了教室,当时除了有个别同学依靠亲友在老家找到了接收单位,其他大部分同学都是处于等待状态。”符海妹记得,那时候学校分配工作主要依据学生原户籍地,从哪里来念书,回到那个地方最正常不过。符海妹等到了她的分配通知:海南白沙。带着教育局开出的介绍信到当地乡政府报到后的第一个月里,符海妹就哭了几场,原因是当时白沙很多乡村没有通电,生活太难了。    

多年后,“包分配”如历史烟尘般消逝了,变成了一个历史名词。取而代之的是,大学生们习以为常地投递简历、参加招聘会等形式的应聘和入职。而面对更大就业压力的“90后”,有着不同以往的价值观,“宁愿不工作也要规划好自己的想法”在“90后”毕业生中比较流行。

青春送别刻骨铭心

海南大学退休教授周廷婉(后排左三),196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毕业前夕与女同学合影。

1964的夏天,在美丽的中山大学校园里,中文系的周廷婉和她同班好友一起在宿舍楼前留下了难忘的合影。周廷婉当时读的是5年制的汉语言文学专业,5年的大学时光不算短暂,到了离别之时没有什么礼物可以相送,女大学生之间,更多地就用歌声表达着惜别的深情。周廷婉记得,与同宿舍的好友留下合影的那一天,她们也在一起搞了又一场毕业聚会,聚会上有人动情唱歌,有人拉着手风琴……以至于许多年之后,很多毕业的具体细节都忘记了,但那一季里的歌声,依然回荡在记忆深处。  

“风吹雨成花,时间追不上白马,那栋楼成了最鲜艳的色彩,见证了青春和大学,在离开时给予鲜花……”  

2005年毕业的江西姑娘冰冰,2009年来海南工作,曾经就读南昌大学中文系。临近毕业之时,同学各奔东西,毕业照都没有照全,以至于10年后的2015年同学聚会上,冰冰身边还有很多同学感慨,没拍上毕业照,真是多少年都挥之不去的遗憾。   

可是与其他毕业生不同,冰冰的毕业“离愁”少了不少。南昌大学在2005年举办了一次考试,参加考试的毕业生中,有30%可以拿到学校奖励反哺的约10%左右的大学学费。这下子可在毕业生里“炸开了锅”,天上掉馅饼,对于当时每月生活费只有四五百元的大学毕业生们来说,一下子到手了一千多元,真的是意外惊喜。于是,在那年那个特殊的“富裕的夏天”,女孩子们结伴去旅行,买了渴盼已久的化妆品,男孩子们吃吃喝喝玩得不亦乐乎。那一年毕业的他们,离别当中,少了些忧愁。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史建蓉提供的1988年同班同学的毕业照,那个年代男生流行穿喇叭裤。

《兄弟》《最后一个夏天》《青春纪念册》《送别》《祝福》《栀子花开》 《回到过去》《同桌的你》……一首首歌谣承载着有关青春的情愫。“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毕业生们用不同的方式向一段青春道别,在不同的年代,的确留下了不同的故事。    

冰冰的欢乐毕业季毕竟是少数,更多的,还是弥漫着丝丝的愁绪。海南日报记者在与多位被采访对象交谈后,发现男女大学生对于毕业离别的思绪,还有些不同。女大学生们普遍有着细腻的情感,一遍又一遍地描述着曾经或哭或笑的毕业记忆,而男大学生们对毕业季具体干了什么似乎并不是那么留心。    

在海南已工作16年的四川大学新闻系大学生杨晓波2000年毕业,她有一个特别聊得来的同宿舍闺蜜,家在云南西双版纳,毕业离校的那一天,她送闺蜜好友一起到了“离别的火车站”,泪水润湿了眼睛,后来干脆搭上火车,送出了两站地再返程。杨晓波回忆说,那种分别的痛苦,几十年后都清晰可见。在此后的人生工作中,再也没有那般相送的滋味。相比女大学生的细腻情思,同于四川高校毕业,西南政法大学的王唯却告诉记者,毕业季印象深的,就是那年夏天散伙饭吃了好多场,吃完了,还去搓了一顿麻将,这是网游时代到来前男生们的相聚乐趣,或许,在川蜀大地也是一道充满特色的毕业餐了。

毕业礼物映射的变迁

“你的泪水饱含故事,你的欢笑溢出青春,毕业季里一言一行都值得收藏,前程似锦,万千珍重……”    

冰冰偶尔会从卧室的抽屉里,拿出当年的大学毕业纪念册来翻看。看看封面,再看看里面好朋友们的留言,冰冰觉得,那是一个时代的“标签”。

1990年代,一位老师在毕业留言册上给学生的寄语。 (张惠宁 摄)

    

没错,很多“80后”大学毕业生都不会忘记,尽管高校不同,但在学校发放的毕业纪念册里,都是同款封面,一张大照片,照片里的场景“规范而有套路”,校长带着教职工和学生们,款款带风地从远处走来,一派风华正茂。内页里,除扉页是学校的简介之外,其余空白,留给毕业生自己来涂鸦。

1990年代,东北大学毕业生纪念册里同学的签名和合照。 (张惠宁 摄)

泛黄,有些折角,但是现在翻来依然觉得有趣:“我一定会来看你的,祝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大学让我们相遇,我们也会携手走向更好的明天!”……一段段表白,充满着昂扬的志气。“有些口号式的话语,恐怕现在再写,也很难下笔了。”冰冰笑说。    

受物质条件的限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海南大学生们,毕业时较少互赠礼品,他们的毕业故事,没有现在这么热闹,但也少不了歌声和笑语。在海南工作、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70后”张树鹏还记得,临毕业前的班级晚会,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个节目,大家随机抽,抽到谁谁就表演。而“60后”的蒙桦,说到当年的毕业礼物还能笑出声来,那是学校第一食堂对他们特别好的大师傅破例提供的酒,很多同学第一次喝,迅速就醉倒了。

1979年,海南美术家易武和同学一起外出毕业调研。(徐晗溪 翻拍)

    

旅琼艺术家程连仲1979年从浙江美术学院毕业,那时,同学之间没有值钱的纪念品,大家就给对方画画,比如素描、速写等,互相留作纪念。他的很多同学后来都是中国美术领域获得较高成就的学者和画家。曾于1990年代任中国美院院长的潘公凯毕业时也给程连仲送了张画,后来程连仲就把潘公凯送的画,用按钉钉在了家中的墙上,每每看到,总能回味起那段难忘的大学时光。    

到了1980年代的毕业季,互赠毕业册、纪念册、笔记本开始流行了起来,册子的首页多是同学留下的励志赠言。追寻1980年代毕业生的人生轨迹,我们不难发现,除了“上大学改变命运”以外,很多198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后期成长和为社会贡献的成绩斐然,主要的原因之一是30多年来的吃苦、实干以及面对挫折的坚韧。似乎就像他们当年曾在毕业册上写下人生、事业的豪言壮语那样。

198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因为物质条件所限,赠送的毕业礼品也是以笔记本为主,但也有相对奢华的,比如送一支钢笔。1981年毕业于海南师范大学的吴钦回忆,离别时分,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礼物,干脆就手捧两个大椰子,为好友践行,送到秀英港码头,挥手告别。当时的椰子,价格还不到5角钱。“我们毕业时的伤感很单纯,只是因为分别和对踏入社会的忐忑,现在的毕业生要考虑求职、人生选择,比我们那时候复杂多了。”吴钦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毕业礼物也在逐渐演变,到了“80后”“90后”们毕业季,卡通U盘、DIY毕业册、苔藓微盆景、多肉植物等等都被当作礼物派上了用场。而后,许多学校也开始注重这一环节,纷纷给毕业生们“定制”礼物。

END

文\海南日报记者 杜颖

新媒体编辑\实习生 黄雅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