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来解析一则手足汗出的医案林某某,女,...

 显出 2020-06-30
林某某,女,25岁,2019年8月11日初诊。

主诉:反复手足汗出5年,再发1月。

现病史:缘于五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手足汗出,其后反复发作,夏、冬天均可见,夏天更为严重。1月前在当地医院健康体检未见明显异常。现症:汗出成滴,手黏不冷,纳稍差,小便短黄,大便尚调,夜寐安,舌质红苔黄,脉数。

麻黄 杏仁 石膏 甘草 五味子 牡蛎 龙骨 浮小麦 茯苓

二诊:手足汗出减轻,余症皆缓,舌红苔白,脉稍数。予上方加连翘,续服7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手足汗出已止,近来偶有胃胀,舌淡苔白,脉稍数。守上方加山楂,再服14剂后,手足汗出未再出现,诸症悉除,疾病告愈。

解析:

汗症,从出汗情况的不同,有自汗、盗汗、战汗、脱汗等;

从汗出部位的不同有头汗、手足汗、阴汗、半身汗、心胸汗等;

从颜色有黄汗、红汗等;论其温度不同有热汗、冷汗等;

从量的不同有大汗、少汗、微汗;

从其质的不同有粘汗、稀汗等等。

手足心不分寒热常自出汗,甚者如水洗样,其余部位无汗者,称手足汗出,属自汗范畴。脾主肌肉四肢,脾胃互为表里,因此,手足汗出常与脾胃功能失常密切相关。

本案患者为年轻女性,脏腑气盛,病多为实。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依赖气的升降出入。阳热偏亢,迫津外泄,四肢禀气于脾胃,阳明热盛故见手足汗出;热蕴阳明,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气机阻滞,升降失常,则纳差;热伤津液,加之津液从汗出而分消,故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数,均为阳明内热之征。

所以上面的配伍,内泻热蕴,兼以敛汗;热郁清解,汗敛津固,气血流畅,津液得以正常输布,则出汗自止。

石膏长于清泻里热,石膏配麻黄,清而宣透。世人常因古人“汗出不得用麻黄”之说而不敢用麻黄,殊不知此所指之麻黄为麻黄汤而言,麻黄汤中麻黄与桂枝相配,发汗力猛,故而汗出不得用。本案用方无桂枝,且麻黄在此不在于发汗,而在于散热,即《内经》所谓“火郁发之”之意,石膏意在清泄阳明气分之热,石膏倍麻黄,变辛温为辛凉。

故阳明病热证用麻杏石甘汤乃取其“火郁发之”之意,因势利导,散其内伏之邪热,则热除汗自止,以治其本;同时适当运用收涩敛汗的药物,截汗出之流,以治其标。

本案在麻杏石甘汤中加用龙骨、牡蛎取之收敛汗液之用;五味子五味俱全,以酸为主,善于敛肺止汗;浮小麦甘凉入心经,能益心气,敛心液,轻浮走表,实腠理、固皮毛,为养心敛液、固表止汗之佳品;茯苓假松脂之余气,得坤厚之精英,为脾家要药,益脾除湿,入肺泻热而下通膀胱以利水。

二诊手足汗出减,舌红苔白,脉稍数。药已中的,效不更方,今舌红脉稍数,仍有内热,故予前方基础上加苦寒之连翘,入足太阴脾,清丁火而退热,加强清热之功。

三诊药后手足汗出已止,偶有胃胀,故予上方加山楂,健胃化积,行血开瘀,以资气血化生之源。

总之,手足汗出,虽系小恙,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症状虽简单,治疗却颇为棘手,临床治疗上常无效而终。目前,手足汗出的原发病因暂不明确,大多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异常增高有关。

祖国医学在手足汗症的治疗方面有一定优势。近年来对手足汗出的认识日臻完善,辨证审因,从调理患者整体功能出发,且疗效肯定、副反应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