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次改建揭开杭州“富庶盛于东南”的序幕

 真友书屋 2020-06-30
据记载,杭州城始建于隋开皇十一年(591)。

隋唐时代,杭州城已是东南重要城市,但还不是一流城市。它北不及苏州、南不及越州(今绍兴)。使杭州跃居为第一流城市,是在吴越国营建之后开始的。五代时期,天下大乱,军阀割据,兵匪纷争,要使城市安宁,百姓安居,必须有坚固的城池与设防。这是吴越立足杭州,“保境安民”,必建杭城的大背景。为此,钱镠在位期间曾先后三次扩建杭城。

第一次,在唐昭宗大顺元年(890)闰九月。据钱俨《吴越备史》和《钱氏家乘·武肃王年表》记载:“王命筑新夹城,环包家山,自秦望山而回,凡五十余里,皆穿林架险而版筑焉。”“王尝亲劳役徒,因自运一甓。由是从者争先恐后而工成。”这就是说,这次筑新夹城,从钱塘江北岸,环包家山,绕秦望山(今六和塔西),后往北折,经过钱王岭而达西湖之滨,拓展了五十多里的新夹城。所谓“夹城”,就是在城墙之外又建一道城墙。亦可称作“重城”。当时吴越国的“国治”在今杭州凤凰山下所筑的子城,称西府。原隋唐时期的州治也在凤凰山,原钱塘县城在其北。这次新筑五十多里“夹城”,是包括南州城、北县城在内都修了夹城,故称“夹以南北,矗然而峙”。李志庭教授认为,钱镠修建的杭州城墙北边部分,是将运河包括在内的。东城墙在运河之东,这段运河所在称五里塘,而“五里塘是杭州城内城东诸水北出上塘河的必经通道之一。”这里有两层意思:

一是在军事上这是水上通道的要冲之地;

二是在经济上这是商贸往来的渠道。

因其重要,钱镠修夹城把它包括在内,保护起来。陈志坚博士所撰《杭州城址变迁史话》指出:子城北面狭长夹城的终点是朝天门(即今鼓楼)。鼓楼下面的道路,是南北向的中山路。朝天门东边是中河,西边是伍公山,这是个“天然的关隘之处。所以,钱镠将夹城修到此处,可谓正合适”。

第二次,在景福二年(893)七月至十一月,筑新罗城。

上述修筑夹城之后,遭遇了两次战乱。

一是内部叛乱(徐绾之乱);

二是北方南下的孙儒之乱。

特别是孙儒之乱,陷扬州,进润、常,掠苏州,攻宣州,破坏性很大。这引起钱镠很大的警觉。“后始念子城之谋,未足以为百姓计。”即预感到虽筑了夹城仍不足以保障老百姓的安全。从军事防御和通商经贸上考虑,大造杭州城成为紧迫任务。

于是钱镠亲率十三都兵,征集20余万民工“新筑罗城,自秦望山,由夹城东亘江干,洎钱塘湖(西湖)、霍山(今少年宫)、范浦(艮山门外),凡七十里”。武肃王《杭州罗城记》说:“由北郭以分其势,左右而翼,合于冷水源(冰水峪),绵亘若干里。其高若干丈,其厚得之半(也有好两丈)。”据《十国春秋》记载,有十个城门:朝天门、龙山门、 竹车门、新门、南土门、北土门、盐桥门、西关门(亦名涵水门)、北关门、宝德门。三座水门。六个营屯(军营):白璧营、宝剑营、青字营、福州营、马家营、大路营。即在南、北两城之间的空间地带营造军营,进驻军队,以防卫城池。还有武台、钟楼等。城形“南北展而东西缩”,呈现出两头粗,中间细的形状,形如“腰鼓”,故有“腰鼓城”之称,易守难攻。这样的罗城,对老百姓来说安全有保障,在军事上利于御侮防守。这是钱镠集中力量进行的浩大工程。费时四五个月时间。《杭州罗城记》说是“七月丁巳至十一月某日”。据陈垣《二十史朔闰表》推算,这年五月闰,七月无“丁巳”日。《武肃王·年表》记为“是月”,没有具体日期。钱镠这次扩建杭州城,比隋时州城几乎扩大了近一倍,甚至与近代的杭州城差不多。相当于现在南到六和塔,东到候潮门至艮山门一线,北到武林门,西到涌金门、清波门一带。真正造起了一个“大杭州城”。钱镠说:“千百年后,知我者以此城,罪我者亦以此城。荀得之于人 而损之己者,吾无愧屿!”真是英明而有预见。应当说,钱镠大建杭州城是一大功绩,而不是过失。陈志坚博士指出:这次罗城的修建,对杭州城来说,是个真正的里程碑。此后,杭州的城址就真正地稳定下来了。杭州的这一步,走得非常踏实。“在某种意义上,钱镠可称是杭州城之父”。这个评价是公允的,也就是钱镠所说的“知我者”也!

第三次,在后梁开平四年(910)筑子城。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六七,开平四年八月条载:“吴越王镠筑捍海石塘,广杭州城,大修台馆。由是钱唐富庶盛于东南。”《武肃王·年表》在这年三月条记载:王(钱镠)又命七子元瓘修筑杭州子城。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七十八,在这年记载: “是岁,广杭州城,大修台馆,筑子城,南曰通越门,北曰双门。钱塘富庶由是盛于东南。”这就是说,钱镠在这年曾命七子钱元瓘在凤凰山麓隋唐州治故址修筑子城,大修宫室,殿堂楼台,雕梁画栋,重檐叠阁,其势宏伟。据说,子城周九里。也有说扩展罗城三十里。是不是扩大九里或三十里,可以详作考证,但这次修筑子城,在原城基础上有所扩展是没有问题的。可以理解这次筑子城(即牙城),是对杭州城(尤其是吴越的国治在凤凰山部分)来个内城大装修,台馆宫室,皆“金铺铁叶”,豪华坚固。此处,北宋即其宫为州治,宋室南渡,南宋定都杭州,此即为行宫。其基础,就是吴越国钱镠时奠定的。

五代吴越国杭州 (临安新闻网)

以上三次建造杭州城,在原城加筑夹城,夹城外筑罗城,夹城内修子城,重重叠叠,固若金汤。这是钱镠实施吴越基本国策的重大举措,“钱塘(杭州)富庶由是盛于东南”。

除上述三次扩建杭城外,在后唐同光二年(924),钱镠又开慈云岭,建西关城。修建了“西关城宇,台殿水阁”,等等。西关城,即在西关门,是杭州罗城最西边的一道城门。西关门在今雷峰塔下这个位置。西关城,也使杭州罗城往西扩展了一大截。钱镠对杭州城的修建,贡献是很大的,功垂万代。

杭州原是“江海故地”。翻江倒海的海潮为患由来已久。筑防海大塘也很早就有了。中唐以后,由于藩镇割据,战乱不断,海塘年久失修,潮患更烈。要筑城墙,巩固杭州安全,还需制服海潮。后梁开平四年(910)八月,杭州城垣基本完成后,钱镠就开始修筑海塘以遏海潮。钱镠《筑塘疏》写道:

海飓大作,怒涛掀簸,堤岸冲啮殆尽。自秦望山东南十八堡,数千万亩田地,悉成江面,民不堪命……平原沃野,尽成江水汪洋。虽值干戈扰攘之后,即兴筑塘修堤之举。

开始时,他采用传统的“版筑法”。但“江涛昼夜冲激河岸,板筑不能就”。于是,有“钱王射潮”的传说故事。据说钱镠下令“强弩五百以射涛头”,以镇潮神之威;又亲自去胥山祠(即今伍公山上的伍子胥庙)祭拜,还题诗一章,略曰:“为报龙神并水府,钱唐借取筑钱城。”既而潮头遂趋西陵,不再冲向北岸。这个故事在杭州民间流传很广,杭州多处地名与此有关。

据《吴越备史》记载,钱镠筑捍海石塘,采用新技术,“运巨石盛以竹笼,植巨材捍之,城基始定。其重濠累堑,通衢广陌亦由是而成”。从此,“沙土渐积,塘岸益固”。这个新技术,据《十国春秋》引《昭勋录》记载,就是以“大竹破之为笼,长数十丈,中实巨石,取罗山大木长数丈,植之横为塘(沉入塘基)”。“又以(大)木立于水际,去岸二十九尺立九木,作六重”。就是再用数丈的大木垂直穿过竹笼,护入塘基底部结成一个整体以抗冲定位,即塘外植滉柱(深水巨柱)十余行,以折水势。“外加土塘,内筑石堤”。这种用竹笼、巨石、大木筑成的堤塘,在科学技术上是个发明创造,在我国乃至世界筑塘史上都是一个创举。这种技术称为“石囤木桩法”。它标志着筑塘技术已由唐代的土塘“版筑法”,进入了竹笼石塘的新阶段。这种新技术,一直为后世所采用。“筑塘以石,自吴越始”。史称“钱氏捍海塘”,或“钱氏石塘”。此塘自八月开工至十月竣工。塘自六和塔至艮山门一线,全长三十三万八千五百九十三丈,计费十万九千四百四十缗。又建候潮、通江等城门。这么浩大工程在两个月内完成,这也是了不起的成就,是一个奇迹。

这个钱氏捍海石塘遗迹已多处被发现。例如,1983年7月,在杭州南星桥江城路立交桥施工时,发现了石塘遗址。据考古新发现报道,在地表3米以下,石塘大堤由沙土筑成,高约6米,底部宽约18米。堤外六行滉柱呈井字形排列,有规则向西倾斜,斜面朝向钱江。滉柱以西是一条石堤,滉柱与石堤之间还有实石的竹笼遗物,堤内有木桩护堤,并用横木和榫卯结构加固。这些,与史料记载是相一致的。考古专家认为,这样结构复杂,工程讲究的石塘,世所罕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重大发现,实为我国古代伟大水利工程之一。这也是钱镠一个巨大的历史贡献。石塘的建成,在较长时间内解除了杭州的江潮之患,从此塘内“悉起楼台,广郡郭周三十里”。可见石塘对杭州城之重要。

作者系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

文章内容稍有删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