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过持续观察发现,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如果再不拯救民间中医,任由他们被一纸证书湮没,我国的中医事业就真的完了!
但值得庆幸的是,如今国家和各地政府对民间中医的重视和保护力度有了明显的提升。
这里为大家列举一些地区对民间中医的利好政策:
安徽省颁布《安徽省中医药条例》明确:临床类别执业医师、全科医生、乡村医生按照国家和安徽省有关规定,参加中医药知识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的,可以在临床工作中提供相应的中医药服务。
除安徽省外,还有2020年2月15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组织召开《山东省中医药条例》起草工作座谈会;2020年3月31日,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召开《贵州省中医药条例》起草会议;2020年4月1日《陕西省中医药条例》正式施行……
民间中医的利好政策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只有放开,才可以搞好,才能让中医服务于千家万户!
1.开办中医诊所流程更简单; 2.鼓励社会办医,中医诊所不作布局限制; 3.基层中医药人员将发挥更大作用; 4.重视基层中医药人员教育; 5.职称晋升向基层中医医师倾斜; 6.明确师承特殊地位,保护民间中医资源; 7.纳入基本公共卫生体系,鼓励家医提供中医“治未病”服务; 8.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
但同时值得注意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更不能让不合格的“假中医”钻了利好政策的空子,反而破坏了中医药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一个合格的真正的好中医,可以从整体上把握人体,从全身上下,从表里辨察病情。一位好中医,一定是一位全科大夫。这就能折射出目前中医院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而分科治疗的一些现实弊端。很多病人去医院就诊,常常都不知道该挂什么科。对于中医而言,现在从院校教育开始,就分成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等。其中,中医临床又细分为儿科、妇科、内科、外科等等,甚至分得更细。在中医医院、国医堂的专家栏上,往往这样注明:某某教授擅长肝病,某某专家专攻妇科,某某是温病学专家擅长热病......这样的做法,其实不是已经将中医药原本追求的“整体性”抹杀了吗?如今分科诊疗的中医医院在发展壮大,能够做到全科医治的民间中医诊所的发展却备受阻碍,这样的现象必须得到及时的纠正。为什么西医这几十年将中医药压得喘不过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在上层建筑层面一直在单方面支持中医院的发展,然而却没有意识到,中医擅长医治个体,不同的个体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不适合中医院这样模仿西医院搞模式化的内容。最适合中医药发展的形式,其实就是靠民间中医发展起来的特色中医诊所。民间诊所卧虎藏龙,许许多多的民间中医都身怀绝技,他们为一个区域的病人驱除病魔,包括西医无法医治的疑难杂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却因为他们没有取得必须的职业资格证书,不能开设诊所堂堂正正地为人们医治。因此,把两会以及各地提出的发展民间中医药的政策落实好,搞好民间中医传承发展的现实意义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