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辟谣:空腹血糖6.8,一定是糖尿病

 春漪夏澜 2020-07-01
 注册营养师辛夷                                          

一位朋友一早发来消息,说早上用老妈的血糖仪测了空腹血糖,是6.8,觉得自己得了糖尿病,开始惶恐不安。

赶紧安慰,一次的检测数值说明不了什么,不要过度恐慌,开始分析症状和饮食状态,并建议明天再测一次看看结果,如果不理想,再去医院检测胰岛素等指标。

其实经常有人在家中用血糖仪检测出了高血糖(空腹血糖高于6.1mmol/L,或餐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高于7.8mmol/L。),就认为自己是糖尿病。

但这是错误的认知。

高血糖的原因

高血糖可能是因为检测之前吃了大量含糖食物,比如甜点、甜饮料等等,导致了血糖升高。还可能是因为急性感染出现炎症,或者在创伤等应激状态下也会导致高血糖反应,比如危重症、或不运动的人突然剧烈运动。

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糖尿病的可能。

如果判定是否是糖尿病

我们确实把空腹血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h血糖值(≥11.1mmol/L)作为糖尿病诊断的依据。但是如果不存在糖尿病典型临床症状(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就不能认定为糖尿病,需要重复多次检测,只有多次检测数值和症状都异常才能确诊为糖尿病。

辟谣:空腹血糖6.8,一定是糖尿病

就比如这位朋友,平常并没有“三多一少”的糖尿病症状。分析可能结果是近期饮食中糖分过高。最近几天每天都喝2杯奶茶,还要来块奶油蛋糕什么的。

另外,家庭血糖仪检测的是指尖毛细血管,血糖检测结果并不如静脉血精准,可能存在误差,所以不能作为糖尿病确诊依据。可以多测几次排除结果,如果还是怀疑,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医院检测,而不是随意臆测。

如果多次高血糖,需要警惕

所以单次的血糖监测结果,并不能确诊就是糖尿病,虽然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一般会有高血糖反应。

不过多次出现高血糖就需要警惕,可能存在空腹血糖受损的情况。如果两次以上都是高于6.1mmol/L,那么即便不是糖尿病,也可能是糖尿病前期,放任发展的结果就会是糖尿病。

此时开始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才有可能逆转高血糖反应,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比如:

1、低GI食物、高膳食纤维饮食;

2、增加植物脂肪占比、限制饱和脂肪酸与反式脂肪酸;

3、增加蛋白质,尤其是大豆蛋白等植物蛋白;

4、增加维生素D、钙、锌、镁等营养素;

5、减肥、增加运动;

6、限盐、控烟、限酒。

文献来源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 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