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识自我之难:我们不理解别人,唯一原因就是我们不是别人。

 王明鹏 2020-07-01


无论家庭教育,还是亲子关系,最要紧的还是如何认识自我问题。

认识自我到底认识什么呢?

这涉及三个有关自我的理论依据:

一个是横向自我认识,即“乔哈里窗”,从人际互动关系入手,重点看到盲区我的存在。

一个是纵向自我认识,即“知道四个阶段”,从自我知道不知道入手,重点看无知阶段。

一个是竖向自我认识,即“共情四个阶段”,从谁的需要为中心入手,重点看自我中心主义。

上面三个理论依据的重点,其实都指向同一个问题:那就是能否觉察到自我的无知!

由于人是从自我视角看世界的,没有真实的客观的世界,所谓世界都是自我心理的主观能够呈现。

心理学视野下,眼睛看到的不是真实的,耳朵听到的不是真实的,突破言语屏障和视听屏障是建立心理学头脑的基础。

但是,我们离不开自我感知觉和心理世界,自我中心主义又是必然的。

这就是悖论!我们离不开自我中心,又不能完全依赖自我中心。

为此,才有了德菲尔神庙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

才有了苏格拉底的清醒:“我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我一无所知”。

才有了心理学意义上的忠告,“人贵有自知之明”。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叫无知,知道自己不知道是自知,知道自己知道叫觉察。当然觉察也可以理解为意识到自己不知道,承认无知。

上面论述说起来非常容易,可是做起来非常难。一句话,“一说就会,一做就错”!

不信,举例说明。

生活中有关孩子两件事,自我中心主义思维导致看法不同。

一件事情是:是否提前一天去实习地方。

孩子自己联系了暑假实习单位,实习岗位是那种专门针对大三学生的,经过笔试面试好多关口的筛选,实习具有一定意义的管培生意向,是较为规范的暑期实习。

由于距离学校较远,在实习地方附近租了房子,租期从下初月正式报到那天开始。于是,我们建议他提前一天过去住下,这样次日九点集合时不紧张。

我们想的是反正租了房子,早住一天也划算,不住白不住,住了还省心,多好。

可是,孩子不这样认为,他说报道那天一早再去,理由是单位有班车从学校那里发车,坐实习单位班车,直接达到实习地点,很方便。

我们还是坚持早去多好,休闲,多好。

于是,给我们回复第二个理由,“要知道,那地方来回一趟,坐地铁再倒车要6个小时,而且下车后还得打的过去。”为了租房子他去过一次,这个时间、路程、奔波等人家最有发言权。

这就是我们的自以为是,总以为自己“为你好”,多好。

其实,是无知而已。

还有一件事情:是否让同学玩几天去玩。

前几天告诉我们,他的好友这学期不开学,要过去找他玩几天。

接到朋友后,俩人去住宾馆,我们倒是知道他们这几个铁哥们爱玩,说一起玩就坐车跑到另个城市去,过去后一起合租宾馆房子住,再出去玩。

我们觉得,这都租房子了,等几天再去玩多好,可以不用住宾馆,直接住租的房子,不是可以节省好多银子嘛。

这个到没直接说,因为同学已经过去了,孩子不过告知我们而已。

后来一琢磨,真的是位置不同思维不同。现在同学去,有时间一起玩,等租房后就开始正式实习了,根本没有空陪着玩了。

果然还是那句话:我们不理解别人,唯一原因就是我们不是别人。

认识自我的难点与重点,其实都指向同一个问题:那就是能否觉察到自我的无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