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效发挥数字化新基建作用

 宋志刚k5lpi995 2020-07-01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念首次于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之后中央多次强调要发展新基建,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城市在政府工作规划中提到要加快推进新基建。新基建逻辑范畴中的“新”,主要体现在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七大应用领域。其中,新一代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又是新基建的重中之重。数字化新基建不仅能在短期内创造信息产业投资机会、培育共享经济增长极、加速“数字中国”全面到来,而且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布局的贯彻落实也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全方位的助推作用。

数字化新基建释放数字经济新动能

当前,5G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业已成为数字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将进一步纾解数字经济旧秩序,释放数字经济新动能,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

第一,数字化新基建有利于实现传统4G向5G网络转型。一方面,新基建进一步完善通信拓扑架构,加快5G升级与网络商用,利用原有4G基础网络,升级改造5G信号基站,实现全国各省地市、区县、乡镇的5G网络全覆盖。另一方面,新基建推动5G与其他网络行业加速融合,围绕移动智能终端、“互联网+”、物联网等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打造网络全景视频直播、5G虚拟仿真实验、无线远程诊断医疗等一批典型数字经济应用场景。

第二,数字化新基建有利于实现传统制造业向人工智能制造转型。一方面,新基建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推动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例。新基建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转型的出发点和突破口,引导传统车企推进生产线智能化升级项目,针对新能源标准构建“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产业配套体系,形成现代化示范效应,发挥产业带动作用。另一方面,新基建汇聚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等科研力量,建立人工智能的产、教、研综合孵化基地,构建高性能计算、数据共享、测试验证等制造业开放平台,提高核心智能技术研发水平,支撑制造业现代化发展。

第三,数字化新基建有利于实现传统工业信息化向工业互联网转型。一方面,新基建在既有工段、生产班、车间的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基础之上,大力提高企业的电子通信、广电网络、光纤宽带接入覆盖率,推动传统工业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与“互联网+”实现深度契合。另一方面,新基建通过实施工业互联网的产业园、智能工厂、双创中心等数字引擎项目,加快培育配套工业软件产业,建立多层次、系统化、可视化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体系,实现工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制造现代化。

数字化新基建推进数字政府公共管理现代化

数字政府是政府治理结构与信息产业体系两者不断融合发展而嬗变形成的公共管理新模式。因此,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化新基建赋能于电子政务,将催生数字政府治理领域一系列的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显著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第一,数字化新基建有利于实施政府大数据中心建设工程。新基建深入构建大数据服务体系,推动公安交通、城市管理、农业生态等多领域数据中心建设,实施政务大数据平台、云技术规模化应用、灾备数据存储基地等项目,持续扩充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能力,优化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制、机制和制度,打通数据链路,消除信息壁垒。以IDC应用场景为例,新基建将夯实和拓展IDC主干节点,大幅提高基础平台承载水平(包括:ICP托管、电子商务虚拟主机、企业机构邮件等)和增值服务能力(包括:负载均衡系统、CDN带宽系统、数据灾备服务等)。

第二,数字化新基建有利于实施政府云服务建设工程。新基建推进政务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发展PaaS、IaaS、SaaS等关键云计算服务,进一步巩固政府内网与企业私有云等网络平台之间共建、共治、共享的数字化管理格局,加快微信、微博、APP等“两微一端”政务云应用的研发普及。

第三,数字化新基建有利于实施政府物联网建设工程。结合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低碳城市等城市规划蓝图,以垃圾无害化、污水处理、雨水排涝等市政业务为重点,新基建通过水电气网络服务终端、给排水智能管理平台、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等物联网项目,推进配套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同时,新基建将RFID、M2M和传感器等物联网技术应用在群体热力图、视频安防及模式识别等应急管理领域,实现物联数据的泛在采集与高效传输,不断提升数字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

数字化新基建推进数字民生基层治理现代化

基层民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最后一公里”,为了更好地解民难、排民忧、顺民意,数字民生以数字化新基建为契机,构建“线上线下贯通、服务丰富便捷”的智慧化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针对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上学、就医以及养老等社会问题,新基建将积极探索数字民生多样化的基层应用场景,例如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康养、智慧出行等,并且转变粗放式的信息单向发布为精准化的消息交互推送,提高基层服务的个性化和颗粒度。同时,新基建进一步下沉基层治理断面至网格、楼栋和单元,利用视频监控、微卡口和模式识别等信息技术实现辖区全天候无死角式服务,及时发现基层工作的痹点、了解居民关注的热点、填补小区安全的漏点,并且拓宽信息公开与政民交互渠道,从而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