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盆腔(女)MRI规范化扫描及序列的应用

 kadiwinyang 2020-07-01

   近年来磁共振利用自身的多种优势,现已成为盆腔脏器病变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 盆腔MRI主要是看盆腔的组织结构,尤其是妇科的子宫、双侧输卵管、卵巢与周围的器官及盆壁的关系,有助于发现一些B超不能发现的病变。

盆腔解剖图片(来自于网络):

  子宫宫体位于膀胱上方,宫颈及阴道在膀胱后方,子宫肌层主要为平滑肌,SE序列T1WI序列呈略低信号,T2WI序列呈中高信号,子宫肌层的MRI信号随年龄、月经周期看所不同。T2WI子宫肌层与内膜之间可见一低信号的结全带。子宫内膜在T2WI序列为高信号。

   矢状位显示宫颈最佳,同时与宫体、宮腔、膀胱及直肠的毗邻关系显示最佳。卵巢在轴位及冠状位连续扫描层面可以显示,卵巢T1WI序列呈低信号,T2W序列呈高信号。

盆腔(女)MRI检查注意事项:

1、在盆腔检查提前嘱咐患者排尿、排便(可用开塞露将大便排干净);

2、检查前嘱咐患者脱去内衣,防止金属伪影;

3、如需做增强扫描时,提前询问患者过敏史、既往史,告知患者及家属增强检查的注意事项并签好知情同意书;

4、将做完增强检查的患者留观几分钟后离开,并告知多喝水。

盆腔(女)MRI扫描方案:

1、线圈:体线圈;

2、体位:仰卧位、头先进、双手上举(请误交叉);

3、中心线:耻骨联合上缘;

 注意:

1、盆腔扫描时,嘱咐患者平静呼吸、浅慢呼吸,腹部起伏幅度不易过大,为了减少呼吸运动伪影。

2、如果不是指定检查膀胱,则将尿排空以消除膀胱内尿液的波动伪影。

备注:以下图像均来自我科3.0T MR机

常规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序列:

1 、SURVER                  定位像

2、T2W-MVXD-SPAIR   SAG

3、T2W-MVXD             COR

4 、T2W_SPAIR_MVXD  TRA 

4、T1W-TSE                  TRA

5 、DWI(b值1500)     TRA

6、mDIXON-Dyn+C      TRA

7、T1W-SPIR+C            COR

8、T1W-SPIR+C            SAG

9、T1W-SPIR+C            TRA

一、失状位扫描定位

在冠状位定位像上,扫描基线中心放在子宫部位,扫描基线平行与人体正中矢状面;

在轴位定位像上,扫描基线平行与人体正中矢状面;

为了减少腹部呼吸运动伪影,可在腹壁添加饱和带,但注意饱和带不能将成像组织覆盖掉。

此序列联合风车技术,明显降低了腹壁及肠管蠕动带来的运动伪影。

建议参数:FOV:240x240,层厚/层间距:5mm/1mm,层数:24层。若病变范围大时,可适当增加层数,包全病变范围。

二、(斜)冠状位扫描定位

 (以子宫病变定位为例)

在扫描出来的矢状位图像上,以病变生长部位进行定位:

1、当扫描宫腔/子宫体病变时,扫描基线平行于子宫腔;

2、当扫描宫颈病变时,扫描基线平行于宫颈管。

建议参数:FOV:240x240,层厚/层间距:4mm/1mm,层数:24层。

三、(斜)轴位扫描定位

(以子宫病变定位为例)

在扫描出来的矢状位图像上,以病变生长部位进行定位:

1、当扫描宫腔/子宫体病变时,扫描基线垂直于子宫腔;

2、当扫描宫颈病变时,扫描基线垂直于宫颈管。

建议参数:FOV:240x240,层厚/层间距:4mm/1mm,层数:24层。

注意:当扫描斜冠状位/轴位时,扫描出来的图像有时看着会二者颠倒,但这样扫描的优势在于很好的反应了病变的毗邻关系及侵犯邻近组织的程度。

如下扫描基线图:

m-DIXON-Dyn+C:(动态增强扫描)

    动态增强扫描可以定量分析病变在各阶段的强化特点,再通过时间-信号曲线(TIC)的类型,对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更进一步提高MRI分期的准确性。

四:当卵巢病变时,冠状位/轴位定位:

当怀疑卵巢病变时,正冠、正轴定位扫描对卵巢病变显示比较清楚。

分享病例:

一:子宫内膜Ca

二:宫颈Ca

三:卵巢囊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