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黛玉在宝玉大婚上死亡?太小瞧黛玉了,这才是她的真正归宿

 仙人洞主晨曦馆 2020-07-01

林黛玉既是贾敏与林如海的女儿,同时也是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真身,这双重身份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林妹妹。如果说人间的林黛玉只是草木之胎,那么“绛珠仙草”则为其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与无限的灵气,两者一个是形,一个是神,只有形神兼备才合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林黛玉。


数百年来,关于林黛玉的死亡之谜一直萦绕在世人心中,有人说黛玉是

沉塘而死,越有人说她是投河而尽,然而,呼声最高的莫过于“宝钗与宝玉大婚,黛玉悲伤过度”而死。林黛玉在宝玉大婚上死亡?未免太小瞧黛玉了,这才是她的真正归宿。


首先,绛珠还泪的宿命。黛玉的前世是绛珠仙子,她下凡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报答神瑛侍者(贾宝玉)的灌溉之恩,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还他,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既然灌溉之恩无以为报,只能用一生的眼泪才能偿还得尽,因此可证林黛玉的死因必与眼泪有关。

黛玉自小体弱多病,有个赖头和尚曾要化她出家,并说除非一辈子不见外姓人,一辈子听不见哭声,疾病方可痊愈。这句话看似无意,实则道出了黛玉的死因,此处的外姓人显然指的是贾府一族,黛玉的母亲去世后,就被祖母接入贾府,见外姓人是不可避免的;紧接着黛玉又遇到了前世恩人(贾宝玉),既见恩人又怎能不伤情,因此哭声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也预示了黛玉的死亡。


其次,戏如人生。在大观园点戏时,元春点的

第一出是《一捧雪?豪宴》,描述

明朝嘉靖年间,有位名叫莫怀古的官员,家藏稀世珍宝玉杯“一捧雪”,权相严嵩之子严世藩得知后,诬告莫怀古谋反,随后莫怀谷被官兵抓获,预示了贾府的衰亡。第二出《乞巧?

长生殿》,描述安史之乱时,唐明皇逼迫杨贵妃自缢,事后又后悔莫及,伏元妃之死。第三出《仙缘?邯郸梦》中预示了甄宝玉送玉。

而第四出《离魂?牡丹亭》,则预示了林黛玉之死。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黛玉生于富贵温柔乡中,温柔乡中百花齐放,可一旦温柔乡被外界打压,成为断瓦残垣,昔日绽放的美丽失去了庇佑,都逃不过枯萎的命运。


第三,旁人的映照。黛玉身边前后有两个贴身丫鬟,在姑苏林家时黛玉的贴身丫鬟是雪雁,

雪雁,顾名思义,雪中的一只孤雁,处境多么孤苦,心思多么凄凉,由此可见黛玉虽然得父母疼爱,可心境却是悲凉凄苦的。黛玉进入贾府后,贾母命紫鹃照顾黛玉的饮食起居,从此紫鹃代替雪雁成了贴身丫鬟,而“紫鹃”暗含“杜鹃啼血”之意,预示了林黛玉泪尽而亡的事实。


综上所述,林黛玉的死的确是泪尽而亡,但并非高鹗在续书里写的那样,在宝玉与宝钗大婚之日悲伤过度而亡。黛玉虽然爱吃醋,但是自从得知贾宝玉的心意后她便放下心来,在黛玉看来,只要心灵相通已经足够了,她断然不可能因为嫉妒这等俗事,而哭得肝肠寸断。导致黛玉泪尽而逝的原因,或许只有一个,那就是当她听闻贾府落难后宝玉被抓,如此才能印证“质本洁来还洁去”的伟大爱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