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公与洛邑

 我的致虚守静 2020-07-01

  《春秋公羊传》云:昔在周成王时,“自陕(今陕县西南)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亦见《史记·燕召公世家》)周公和洛邑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他辅佐周武王在今孟津县举行“盟津之誓”,北渡盟津灭商;灭商回师时,在今偃师市筑城“息偃戎师”;成王继位后,他营建洛邑、制礼作乐等。洛阳是成就周公丰功伟绩的主要基地和平台。
  
  一 周族与洛阳
  
  据有关古文献和考古资料所说:周族先祖名“弃”,为帝喾之子,而帝喾都于偃师。
  
  《史记·五帝本纪》云:“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史记集解》引皇甫谧曰:帝喾“都亳,今河南偃师也”。《水经注》引阚骃曰:“亳本帝喾之墟,在《禹贡》豫州河、洛之间,今河南偃师城西二十里尸乡亭是也。”1983年,考古工作者在偃师城西“尸乡沟”一带发现一座规模宏伟的商代城址,众多研究者认为即是“汤都西亳”之城,应和“帝喾之墟”有关。
  
  《史记正义》引《帝王纪》曰:帝喾有四妃,元妃有邰氏女,曰姜嫄,生后稷(弃)。《史记·周本纪》云:周族之先祖名“弃”,弃母曰姜原(嫄),为“帝喾元妃”。
  
  《礼记·祭法篇》言:“周人褅(tì)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孝经·圣治》言:“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
  
  帝喾之孙、弃之子名“不窋”。《国语·周语上》及韦昭注曰:周族先王弃为帝舜“后稷”(官名,掌农事),其子不窋为夏后帝启“后稷”。至夏启之子帝太康,废掉“后稷”之官,不窋失官,离夏而外迁于邠(今陕西境内)。《史记·周本纪》也云:“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由不窋二传到公刘、十一传到古公亶父、十三传到周文王,文王生武王、周公等(郭沫若《中国史稿》)。
  
  古文献有“禹都阳城(今登封境内)”“启都阳翟(今禹州境内)”的记载,均在河洛地区辖域之内。《逸周书》言:“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古本《竹书纪年》云:“太康居斟鄩(今洛阳盆地偃师二里头遗址)。”《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曰:“斟鄩在河南。”《尚书序》言:“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史记集解》引孔安国曰:“太康五弟与其母待太康于洛水之北,怨其不反(返),故作歌。”可知洛阳和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正是不窋任职、活动及出奔西迁之地。
  
  二 周公营建洛邑
  
  《尚书·召诰》说:(周成)王虽年轻,却是天子,他不敢延缓营建洛邑的大事,“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周公姬旦说:“其作大邑”“其自时配皇天”,要从此居中治理国家。
  
  《尚书·洛诰》说:我(指周公)“朝至于洛师”“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只有洛水一带得到了吉兆;“我又卜瀍水东”,也只有洛水一带得到了吉兆。
  
  成王拜手稽首曰:您(指周公)营建洛邑,作为与宗周镐京相匹美的都邑,您已经勘定了宫室宗庙的基地,让我“来视予卜”,福祥啊,都是吉兆(李民、王健《尚书译注》)。
  
  据《史记·周本纪》云:早在周武王伐纣灭商之后,就决定建都于“天下之中”。他对周公说了我们前面已经引过的“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后,又接着说“我南望三涂(《索隐》引杜预曰:三涂在陆浑县南),北望岳鄙,顾詹(瞻)有河,粤詹雒、伊,毋远天室(古代天、大、太三字通假,天室即太室,即嵩山)”。
  
  武王崩,周成王继统。周成王和周公秉承武王遗志,完成了营建洛邑、迁宅成周的重大决策。如史籍所载:“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作《召诰》《洛诰》。”(《史记·周本纪》)
  
  1963年,陕西宝鸡县出土的“何尊”铭文曰:“唯(周成)王初迁宅于成周……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指武王)其宅兹中国,自之义民。”铭文与《尚书》中的《召诰》《洛诰》可以相互补充和印证。
  
  从周成王五年(公元前1038年)三月,到十二月就完成了营建洛邑的伟大工程。新建的洛邑,称“新大邑”“新邑洛”“东国洛”“成周”等。洛邑成周、镐京宗周并列为都城,开创了我国都城史上的“两都制”。
  
  关于西周成周城,《逸周书·作雒》云:“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立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郛方七十里(当为十七里),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设丘兆于南郊,建大社于国中。”城内的主要建筑有太庙、宗庙(文王庙)、考宫(武王庙)、路寝、明堂等“五宫”。其具体位置,有研究者认为在今王城公园一带,也有研究者认为在今瀍河两岸。
  
  西周建都洛阳,还见于许多其他古代文献。
  
  《左传·桓公二年》曰:“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曰:“昔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
  
  《史记·封禅书》云:“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
  
  《史记·鲁周公世家》云:“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于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可知周成王常驻、而不是暂驻成周。)
  
  班固《两都赋》曰:“即土之中,有周成隆平之制焉。”
  
  《汉书·地理志》曰:“昔周公营洛邑,以为在于土中,诸侯蕃屏四方,故立京师。”
  
  《帝王世纪》言:“周公相成王,以丰、镐偏处西方,职贡不均,乃使召公卜居洛水之阳,以既土中。”
  
  《穆天子传》载周穆王西游故事,其出发点、返回终点都是洛阳。
  
  当年商汤建都伊洛盆地,曰“从先王居”。现在周成王“迁宅于成周”,其实也可曰“从先王居”。
  
  三 周公和儒家学说
  
  《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制礼作乐”这一对中国社会、中国思想文化、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伟大工程,是周公在洛阳完成的。
  
  在中国,礼乐文化有一个长期积累发展的过程。例如在洛阳孟津县妯娌遗址(仰韶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早期)中曾发现有石璧、穿孔石钺等属于礼器之列的器物,而“作为维护社会秩序之规范的‘礼制’,萌生于龙山时代,肇始于二里头时代”(许宏);“礼乐文化的制度化,及开始成为覆盖广大区域的主流文化体系,都是始于二里头时代的”(许顺湛)。在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坐北朝南、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中轴线规划的大型宫室建筑群,青铜礼器如鼎、爵、斝(jiǎ)等,青铜礼兵器戈、钺、斧等,玉制礼器琮、圭、钺等,还有铜铃、石磬、陶铃、陶埙、漆鼓等乐器,就是最好的实物佐证。
  
  孔子曾说过:“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这是说,西周总结继承夏礼、殷礼,继承发扬夏商文化,形成了一套以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和级别严格的等级制为基础的君臣、父子、上下、尊卑、亲疏等礼仪规制,形成当时宗法制、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典章制度。“吉、凶、军、宾、嘉”,即当时所谓的“五礼”,包括了有关祭祀、丧葬、军旅、盟会、朝觐、婚冠等种种典礼仪式及社会中的各种行为准则。而不同的典礼仪式,则需配以不同的乐舞,这就是“作乐”的内容。而洛阳正是“礼乐文化之源”。
  
  “周公集群圣之大成,孔子学而尽周公之道”(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孟子以前,儒学实际就是礼学”(范文澜《中国通史》)、“孔子所谓的德治,就是礼治;孔子所谓的仁,其标准就是礼乐”(朱绍侯《河洛文化通论·序》)、“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中心是礼”(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说明了礼乐文化和儒家学说的关系。因此,周公在洛邑“制礼作乐”的完成,应该是标志着儒家学说的诞生,至少是奠定了儒家学说的根基,故儒家学说一向被称“周孔之教”。礼乐文化、儒家文化,长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文化、主流文化,儒家经典是传统官学、私学的基本教材。“儒家学说起源于洛阳”,应该是符合中国思想学说史史实的结论。
  
  西周建立后,周公被封于鲁(今山东境内)。为辅佐武王、成王,周公未就封,长期驻在洛邑,而由其子伯禽代就封为开国之君,鲁国遂成为保存西周典籍及文物制度最多、最丰富的国家,所谓“周礼尽在鲁也”。自周公封鲁、伯禽代就封(公元前1035年),迄孔子诞生(公元前551年),礼乐文化在鲁国已经流行了近500年。就是说,孔子自呱呱坠地之日起30多年里,早在“入周问礼”之前,就长期接受周礼乐文化的熏陶和培育;后来又不远千里,到东周洛邑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伊洛开源,洙泗传流。历代儒家尊周公为“元圣”,河洛大地实为儒学渊源之乡;称孔子为“至圣”,他是儒家学说的传承和发扬光大者。(徐金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