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剧演员的唱功训练:唱声

 xianshanyuquan 2020-07-01

京剧演员唱功训练四部曲:唱声

王琼

        唱声之“声”,既指声音,也包括声韵。

        元代燕南芝庵在所著《唱论》里说: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在他之前的晋代即有此说。丝,指的是弦乐; 竹,指的是笛箫; 肉,指的是人的嗓子( 声带) 。吹、拉、弹、弄,是依靠乐器发声,是由人操纵产生的,非自然的; 而通过嗓子歌唱,即声乐,所发出的自然音调,是各种乐器不可比拟的。

        戏曲的声乐尤其如此。凡合格的唱工演员,都是高、中、低音一应俱备,而且能担活,坚持长久。演唱时,对声音高低、强弱的运用,有自如的控制能力,对气息顿、断、连、擞,有特殊的操纵功力。同时,结合剧情,善于在行腔力度变化方面有鲜明层次: 洪亮时响若铜钟; 沉寂时细若游丝,但根基深厚,不飘不浮; 抒情时,行腔宛若金石; 情感奔放时, 具有一泻千里之势,却不粘不滞,实而不浊。无论力度强弱、速受疾缓,行腔、运气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之弊。只有在这些方面支配适当,才能使唱声之音产生丰富的表现力。

        从嗓音说,演员发出的声调,有横音、立音之别。譬如程砚秋先生的演唱,完全使用立音,即让声音竖立起来,而不使用横嗓。这是建立在正确的呼吸基础上有支点的声音,因此,发出的声音结实、宽厚、圆润,上下贯通,更便于自如地运转。他的低音浑厚、深沉,高音用脑后音,能将音量收、放到极弱或极强的范围内,在京剧旦角中具有独特的风格。

        戏曲演员在歌唱时,声音的位置需要靠前,不要过于追求方法化。把情感完全投入到剧情中去,让情感的起伏带着声音自然地发挥,唱出的声音柔美、干净,这样,听起来才不觉得僵硬、平直。

        从声韵说,要使演唱字音准确而且有韵味,就要严格遵守传统唱法中的出字、归韵、收声、过度、交代等语音规律; 对尖团字、上口字及四声调值等规范化,要求娴熟应用。

        唱声的关键是“气”,气足则音响、声实,气尽则音弱、声嘶。前辈戏曲演员曾总结经验说: “要想唱好戏,须用丹田气。”丹田一语,源出道家,丹田位于人体下腹部,脐下三寸处。道家认为那是男性精囊、女性子宫所在,为修炼内丹之地,所以称之为丹田。戏曲老艺人说: “气沉丹田,头顶虚空,腰脊悬转,双肩轻松。”优秀的戏曲唱功演员,无不善于控制气息。凡唱出腔来出现声音浮、薄、滞、竭等不瓷实现象,毛病大都出在不善于运气上。只有控制好气息,唱出腔来才能达远,声音才能送入每一位观众的耳朵里。自古以来留下不少赞美前贤唱“声”的典故。诸如薛潭抚节悲歌,响遏行云; 韩娥雍门卖唱,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还有虎啸龙吟、莺声燕语、鹤唳高寒等等形容歌唱的专用词语,无不与唱“声”相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