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把以太作参照物,爱因斯坦相对论中正确的速度相加公式证明过程

 网摘文苑 2020-07-01

现在很多书上引用的速度叠加公式是错误的,因为采用了以太作参照系,虽然没明确说明,但暗含着以太为参照物的速度概念即有绝对的快慢之分,不同惯性系互相看到的对方速度不对等,所以无法用相对论的理论来严格的证明。

现在分析了一些推导过程,发现里面引用了以太作参照物,所以结果(在相对论看来)一定是错误的。

另外一个最显然的错误是速度公式中包含了距离参数,惯性系的定义是两个惯性系之间的速度恒定不变,不可能因距离不同速度发生变化。

相对论中不存在以太这种绝对静止的参照物,因此不存在(以太为参照系时的)速度的快与慢的问题。任何两个惯性系都是对等的。A相对B的速度是v,B相对A的速度也一定是v,因此以A为参照系计算得到的速度一定等于以B为参照系得到的速度。

下面进行正确的公式推导,这里要注意避免一切用以太作参照物的概念。不存在速度的快慢问惯性系之间完全对等。

推导前先预习一下洛伦兹变换的推导:

不把以太作参照物,爱因斯坦相对论中正确的速度相加公式证明过程

上面的图中A是相对O以速度v运动的系统,注意也可以说是O相对A以速度v运动,两种说法等价。不要以为A的速度快,O是静止,因为O也许也是相对其他的参照物运动着的。

在A运动到与O重合位置的同时,一光子从A发出射向B。因为光速不变,在A上观测到的光子路径是ct',在O上观测到光子的路径是ct,并且在t时间内A相对O移动了vt的距离(与向左还是向右的方向无关)。

三个长度的关系是:(ct')²+(vt)²=(ct)²

解出 t' 得:t'=t√(1-v²/c²)

这个公式一定要牢牢记住,因为后面的速度叠加就要用到。

下面是速度叠加公式的推导:

不把以太作参照物,爱因斯坦相对论中正确的速度相加公式证明过程

与洛伦兹变换的推导过程相同,上图中有三个系统O、A、C,C相对A以速度v2运动,A相对O以速度v1运动,C相对O以速度v运动。我们要得v与v1、v2之间的关系。

C相对A系统以速度v2运动,根据洛伦兹变换(这里不重复推导)时间关系是:

t''=t'√(1-v2²/c²) ①;(参看ΔACD)

A相对O系统以速度v1运动,根据洛伦兹变换公式得到时间关系是:

t'=t√(1-v1²/c²) ②;(参看ΔAOB)

与洛伦兹变换的推导过程一样:在ΔCOD中有:

长度关系式:(ct')²+(vt)²=(ct)²用①替换t':(ct'√(1-v2²/c²))²+(vt)²=(ct)²用②替换t':(ct√((1-v2²/c²) (1-v1²/c²)))²+(vt)²=(ct)²平方开根号:(ct)²(1-v2²/c²) (1-v1²/c²)+(vt)²=(ct)²等式变换:(vt)²=(ct)²-(ct)²(1-v2²/c²) (1-v1²/c²)两边除以t²:v²=c²-c²(1-v2²/c²) (1-v1²/c²)

开方求速度:v=√(v1²+ v2²)√(1-v1²v2²/( v1²+v2²)/c²)

即得到速度叠加公式:(v与v1、v2之间的关系式)

不把以太作参照物,爱因斯坦相对论中正确的速度相加公式证明过程

这里的公式无论以O、A、C哪个惯性系作参照系,得到的结果都不会出现悖论,不会出现不对等的结果。任何惯性系上的计算结论是相等的。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速度相加的公式,爱因斯坦和洛伦兹都没有给出过那个公式,那是后来的一些人推导的,他们如果不引入以太作参照物,就无法证明。但相对论不承认以太的存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